试论当前中职院校学生德育工作的困境及原因
2020-11-19林云黔云南省玉溪工业财贸学校
■林云黔/云南省玉溪工业财贸学校
一、前言
中职院校已发展成我国教育事业中极为重要的环节,需要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输送大量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计划提供数以亿计的人才支持以及强大技术支持。
然而近年来社会普遍存在着一种“重视学历、轻视技能、重视普高,轻视职高”的思想,认为进入了职业教育,就等于成为了同龄人中的失败者。全社会人才价值观的错位,使得许多家长宁愿交高额学费上普高而不上职校。因此进入中职院校进行学习的学生往往都是在中考阶段被淘汰下来的学生,在大量的这类学生进入中职院校后,如何改变这类学生的生活、学习、行为习惯,就成了中职院校教师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就要求中职院校不但要承担知识技能的教学工作,更要注意对这类学生的德育教育。因此德育工作或者德育课程就成了中职院校日常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内容。
二、学生现状
当前中职院校的学生整体情况不容乐观,基本上都是在中考阶段被淘汰下来的学生,作为从小学到初中,老师、同学、家长眼中的“差生”,可以说,中职院校的学生是从小就在批评声长大的,这类学生本身就存在着较同龄人更多的问题。学习习惯差,行为习惯差等等。
中职院校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叛逆情绪十分严重,所以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抽烟、酗酒、加入黑恶团体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反映出中职院校的学生,由于正处在身心发展的特别时期,思想不成熟,所以不善于保护自己,同时对于事物好坏的辨别能力也是十分薄弱的。
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在于教育的缺失,从学校教育来说,中职院校学生可以说从小就属于被忽略的学生,老师不关注,身边同学不关心,从小就在批评声、质疑声中长大,学习积极性几乎为零,特别是在初中阶段,部分初中为了一味地追求升学率,对所谓的“差生”“后进生”更是采用了一种抛弃、放弃的态度。从家庭教育来说,中职院校学生家庭教育缺失现象十分严重。一些家长往往忙于工作而忽略了对子女的教育,放任了子女,而在子女犯错误后不问缘由直接暴力相加;另一些家长一味纵容子女,对子女溺爱过度,尽一切能力满足子女要求。正是因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双重缺失,才导致了中职学生的出现了“学习习惯差、行为习惯差、生活习惯差”等情况。
三、如何开展德育工作
鉴于中职学生自身存在着更多的问题,需要中职教师投入更多精力对这类学生进行管理,帮助每位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中职学生所存在的这些问题是长期教育缺失所形成的,因此,作为一名中职教师,在学生进入学校的开始,就应把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工作开展起来并一直持续下去。帮助每位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
(一)用爱去感化学生
人是具有高级情感的生物,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更应该倾注自己的爱心。作为老师,我们更容易关注品学兼优的学生,但难的是关注后进生,特别是所谓的问题学生,从心理上来说确实不容易接受。特别是中职教师,我们的工作就是帮助、关爱后进生,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鼓励。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促使他们转化。在日常的德育工作中,每位教师都应该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关爱每个学生,将心比心,用关爱温暖每个学生的心。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般爱护自己的学生,通过日常的每一件小事来对学生进行鼓励,多一些肯定,少一些批评,慢慢重新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进而培养他们的自尊、自强精神,让每一个学生学会求知,学会求真。
(二)采用合适的方式方法
德育工作有普遍性,有特殊性,既有规律可循,又无规律可找。中职教师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学生管理规律,了解大部分学生在何时能够容易接受老师的思想教育,在何时容易出现思想及情绪的不稳定,只有掌握这些规律,才能及时地进行帮助。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健康教育,注意观察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动态,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及时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正是由于人的个体性差异,因此在德育工作中,如果我们采用完全相同的方法去解决每个学生身上的问题,那往往收效甚微。但如果我们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我们对学生教育的效果将会事半功倍。因此,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针对不同的学生,需要在管理的策略、思想、方法上不断进行思考,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这就要求德育工作者在平时工作中,深入学生群体中,掌握每一个学生的特点,知其所想,知其所思,知其欲为。
(三)完善的管理制度
除了要有爱心以及适当的教育方式外,相关的规章制度也是必不可少的。当然,制度不能只对某一个或者某几个人有用,更应该带有全体性,强制性。通过制度来对所有学生的日常行为做出一个约束,从而让他们养成一种习惯,这需要反复的进行监督管理,据相关研究发现,一种习惯的基本形成需要重复21天以上,而形成稳定的习惯则需要90天,这不仅仅需要德育工作者的坚持教育,更需要有完善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因此,建立一套的德育管理制
度,是加强德育工作的强有力补充。
四、存在的问题
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在目前中职德育工作中仍然存在很多的难点需要破解,这些难点普遍存在于各个中职院校,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发展。
(一)德育工作者的思想观念有待转变
在很多中职院校里,德育工作者的思想及认识存在错误,认为只要学生不在学校惹事,就算偶尔有一些违纪行为,也都可以置之不理,只要保证学生安全,那么一些学生自身的问题也视而不见。
这样的思想认识与德育工作的要求宗旨、内涵有着严重偏差,德育工作的宗旨和内涵在于改变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而改变思想观念,而不是简单的人身控制。作为一名职业学校教师,一名德育工作者,这就是我们教育所能够获得的成就感,我们的工作不仅是要传道受业解惑,更要让他们学会怎样求知,怎样求真,怎样学会求真,怎样学做真人。因此从根本上来说,只有我们从工作的思想观念上进行转变。才能改变目前德育工作的现状,突破德育工作的瓶颈。
(二)完善管理制度
在多数中职学校里,德育工作仅仅依靠某个时期的突击,缺乏持之以恒的延续性,这样带来的后果容易导致学生仅仅在校园内或是一段时间内,在老师的突击监督下,短期内能够克服自身的一些不良习惯,但过了突击时段后这些不良习惯又再次出现。经过几轮反复拉锯以后,往往就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当我们狠抓德育工作时,学生可以改变自身的不良习惯,当我们放松下来,学生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又回到原来的样子。这种恶性循环即让学生感到能够找到学校管理的漏洞,同时也使得德育工作老师感觉疲劳和倦怠。因此,中职学校要根据自身的教师情况、学生情况,制定一套便于开展的可持续的德育工作开展制度,通过制定制度保证学校德育工作开展的持续性,并通过制度来鼓励广大教师主动投入到德育工作中,这样才能使保证德育工作能够持续进行,确保学生的思想行为不懈怠,教师的管理积极性不倦怠。从而形成一个系统的、全面的德育工作局面,保证行为习惯常态化,思想转变持续化,德育教育全程化。
(三)资金设备不足
在部分偏远省市,中职院校的办学条件较为滞后,不能够提供足够的德育教学设备,例如多媒体、电脑等,不能有效的组织学生观看爱国影片、科技节目。有的甚至连德育工作图片都无法满足,这需要国家有关政策支持以及相关部门给予适当帮助。
观念改变,态度才会改变;态度改变,思想才会改变;思想改变,行为才能改变;行为改变,习惯才会改变,习惯改变,人生才会改变。德育工作作为中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每一位学生的身心能否健康发展,关乎着国家的稳定,对德育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一刻也不能懈怠。当然,德育工作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做好的,这需要广大的德育工作者抱着“春蚕到死丝方尽”“润物细无声”的奉献思想,真正的把每一位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关心每一位学生,关爱每一位学生。这样才能真正的把德育工作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