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车行》中百姓的无奈
2020-11-19郝金超
郝金超
山东德州一中
唐玄宗李隆基早年励精图治,至开元年间唐代达到鼎盛。但到天宝年间,在对外关系上,他改变了唐初与边疆南诏、吐蕃等少数民族“合同为一家”的和睦共处的政策,扩张开边,对西北、西南少数民族的战争越来越频繁。《资治通鉴》记载:“天宝十载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讨南诏蛮,大败于泸南。时仲通将兵八万……军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杨国忠掩其败状,仍叙其战功……制大募两京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
不断的大规模战争,不仅给边疆少数民族带来沉重灾难,也同样给广大中原地区的人民带来了不幸,带来了诸多无奈。
一、送别途中征人被驱的无奈
征人被驱是通过送别之人写出的。
1.耶娘妻子走相送。
“走”意为“跑”,“相”是动作偏指一方。“走相送”就是送别之人边跑边叮咛相送。“走”说明征人行走速度之快,他们是主动参军保家卫国吗?
文章语句“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时间之长,可谓终身服役;“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所受驱迫,苦不堪言;“边庭流血成海水”“古来白骨无人收”战争场面之惨烈,结局之残酷。由时间之“长”、驱迫之“苦”、结局之“惨”,可知并非自愿。既然并非自愿主动,那么为什么还跑着相送呢?必定是被驱赶的。慢,是要受皮肉之苦的,更甚者要掉脑袋。
亲人——一个主要劳动力,一个家庭的支柱——被突然抓兵,又急促押送出征,家人们追奔呼号,去作那一刹那的生死离别,是何等悲愤,何等无奈!
2.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牵,意为拉着、拽着,是不愿意让其走;顿,跺脚,不愿意让其走但他又不得不走,跺中饱含一种无奈与悲愤;拦,阻挡、不让通过,是还想再多看两眼,多嘱咐两句,多陪伴一会儿;哭,因痛苦悲哀而流泪,没有办法只能用放声痛哭发泄心中的悲怆与愤恨,干云霄之哭声实为无奈之举,无异于亲自送亲人上刑场。
四个动词,精心揣摩,细腻入微,一气呵成,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摧肝裂肺、惨绝人寰的咸阳桥送别图,展现了成千上万家庭妻离子散、夫妻分别的悲剧,令人触目惊心、无可奈何!
二、田园荒芜健妇犁锄的无奈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放眼望去,(唐代)函谷关以东荆杞丛生,村落荒芜,萧条万状;广漠的田地上,禾苗不成行列,稀稀疏疏、歪歪斜斜……
男耕女织是我国古代社会家庭的自然分工方式,封建社会中的小农经济,一家一户经营,男人种田,女人织布。连年的战争,使得广大中原地区不再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烟火气息,不再有“华实蔽野,黍稷盈畴”的秋野美景。连年的战争,使得广大中原地区男丁稀少,有地无丁,谷不自生,衣食何从?为了养家糊口,家庭的重担自然就落到了“健妇”身上,但在男耕女织的封建社会,他们哪里下过田种过地?无可奈何,为了维持家中老弱病残幼的生命,“健妇”只能把锄扶犁。当然,天不遂愿,禾苗稀疏,收成之差,已在意料之中。
退一步说,“健妇”真的健壮吗?在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时代,难道她忍心看着家人一个个因饥饿死去而吃“独食”?当然不会!年龄正值壮年的她们,在诸多无奈之中,依然会扛起家庭的重担,去延续一家老幼的生路。在禾苗稀疏歪斜的背后,我们看到:瘦弱无力的妇女们弓着腰,拉着沉重的犁、锄在田地里慢慢挪动,他们步履蹒跚,气喘如牛;他们的眼睛,空无一物却堆满无奈……
三、重女轻男思想扭曲的无奈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确实知道生男孩是不好的事情,反而不如生女孩好。这两句话中饱含极度的愤慨与无奈。
男尊女卑,重男轻女,是封建社会制度下人们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是古代社会中的正常观念。“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我国的传统观念,即使是对现代社会也有深远影响,特别是在一些思想不够解放、经济欠发达地区,重男轻女的思想依然较为普遍的存在。男孩可以延续家族香火、男孩是养老依靠等,都在客观上反映着我国这一传统封建思想。
但在当时的封建制度下,人们的思想却发生了“质”的转变,认为“生女好”,是不是真的生女儿就好呢?重男轻女本是封建社会的正常观念,那么重女轻男则是“反常”。连年的战争“开边意未已”,不停的征兵“但云点行频”,战争的残酷“流血成海水”等残酷的社会条件使男子非残即死,进而扭曲了人们正常的思想观念,让人们普遍认为“反是生女好”——女孩子还能嫁给近邻,男孩子只能丧命沙场。这是发自肺腑的血泪控诉,是对战争的无情鞭挞,反映出人们内心极度的痛苦和强烈的怨恨之情。
退而言之,“生女犹得嫁比邻”,真能嫁得出去?如果都是女孩,哪有比邻之男?纵然有男孩,也是征战一生,终老沙场。可见生男生女都无法摆脱悲惨的命运。当生育都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时,心灵上的严重创伤,就都表现在了无可奈何的慨叹里。
一曲《兵车行》,是一段有哭声编织成的悲怆画卷。杜甫一支笔,摇下那个时代的帷幕,让我们看到百姓生活中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