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研究的共识、分歧与展望
——基于2015-2019年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的综述研究
2020-11-19国防大学政治学院
■田 心 常 珊/国防大学政治学院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一直使用粗放的发展模式,依靠中低端要素的投入,刺激需求增长。比如“三驾马车”、“四大要素”的投入来拉动经济快速增长,不得不说这样的做法卓有成效,中国GDP的增长速度令世界惊叹,但传统产业模式也造成再生产体系的诸多矛盾。“伴随着增速下滑,历史积压的问题凸显出来:经济结构单一;低端产能、劣质产能、无效产能过剩;杠杆率过高,社会债务高企;消费不足,居民消费率过低;国际经济环境恶化,对外贸易增长困难;经济创新力不足,企业缺乏核心技术;等等。[1]”为了解决一系列的结构性问题,我国立足于现实问题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概念的解读,学界普遍认同它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
(1)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的均衡增长思想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思想。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是应对我国内部的供需错位问题,这是从供给端即生产方面着手的体制性改革,是通过研究如何通过制度调整、结构调整,提高社会的总供给能力,以求解决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而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的中心内容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在再生产图式中,揭示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为:Ⅰ(v+△ v+m/x)=Ⅱ(c+△ c)。此含义是,第Ⅰ部类的生产的生产资料要在数量上要与两部类所需的生产资料数量相等,第Ⅱ部类生产的消费资料在数量上要与两部类所需的消费资料相等。为了达到两大部类数量比例的协调,再生产结构比例也必须协调。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中心路线,也就是实现社会生产部门的比例协调,令供给与需求吻合。
(2)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倡导的内涵式增长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方面。虽然中国经济体量巨大,但科技创新不足、财富分配不均、生产效率偏低、资源耗费大。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创新生产技术与生产方式,优化生产结构,使资本发挥最大效益。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倡导的内涵式扩大再生产,含义是提高生产资料的利用效率。这是最符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行的以科技创新驱动,消除产能过剩的,建立高新产业的理论。
(3)要充分认识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西方拉弗、万尼斯基等人强调的“供给学派”不是一回事。虽都使用“供给”字样,但产生背景、实际含义与实践指导意义都大相径庭。“供给学派产生的背景是‘滞胀’,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源于经济发展方式粗放,传统产业增长动力匮乏,新兴产业动能尚未聚集与释放的国内环境和有效需求大幅萎缩的国际环境。[2]” “供给学派”复活的“萨伊定律”是与“凯恩斯主义”相对的理论,强调减税放权,削减财政支出并控制货币发行量,核心思想是通过减少政府干预,只依靠市场本身的调节作用。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通过政府宏观调控,构建总量与结构相统一的国民生产体系,解放社会生产力。[3]”
二、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是指导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宏观调控理论
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包含了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运行的一般归纳与逻辑分析,可以为我们研究现实的国民经济运行提供基本理论指导。[4]“马克思在《资本论》当中把单个资本看作是社会总资本当中一个独立的富有个体生命的部分,这些独立的富有生命的部分的运动组合又构成了社会总资本。[5]”此后马克思构建再生产图式,模拟了这个国民经济有机体的再生产过程,论证了要实现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就必须使生产生产资料与生产消费资料的俩大部门实现实物补偿和价值补偿,揭示了资本繁殖的规律及条件。我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性的将市场当作工具,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实现了经济腾飞。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大的优势就是社会主义的体制优势,在市场与相关部门相结合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宏观调控尽量调节市场本身无法控制的因素。
三、“虚拟经济”对现代社会资本再生产的运行起着双刃剑的作用
“虚拟经济”是与“实体经济”相对的经济活动,是资本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依赖金融体系循环的经济活动形式。虚拟经济本身具有高利润率、高风险性和高投机性等特征,经过不断发展,虚拟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一种重要手段。虚拟经济发展有其独特的背景,依据马克思再生产理论,扩大再生产体系循环的重要方面是剩余价值的积累和投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致使劳动力本身变为商品,通过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结合,劳动力创造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剩余价值一方面被资本家用以购买生活资料和部分奢侈品,一方面被用于追加入扩大再生产。但想要扩大生产规模,追加的资本需要积累到一定的量,在到达最少积累量之前,追加资本以资本家储藏的货币形式存储在自己手中或被用于消费。为了更短、更快、更多的拥有可使用的追加资本,虚拟经济应用而生,一方面资本家可以通过借贷的形式获取资本投入再生产,另一方面货币可以通过金融循环系统以利润的形式获得增量。虚拟经济通过信用机制,克服资本积累自身的限制,使资本本来要经过的从资本转化到实物再转化为资本的过程,缩减为资本直接产生资本,即G-P-G’的过程变成G-G’,资本循环周期变短,利润率变高。
四、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需要赋予时代意义并不断创新发展
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具有穿越时空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马克思创立再生产理论之初是为了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在一定程度对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进行了优化和抽象。但如今我们再考察再生产理论是为了指导国民经济的有效运行,所以在论证上不光要知道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的根本立场、观点与研究方法,同时要深化与拓展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赋予时代意义,增强理论与现实的契合度,在抽去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规定性后,学界致力于从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找到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运行的路径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