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与文化自信关系

2020-11-19陈佩君中共漳州市芗城区委党校

长江丛刊 2020年35期
关键词:中华道路总书记

■陈佩君/中共漳州市芗城区委党校

一、以实干兴邦的精神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

(一)“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很多大会议上都提到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是他治国理政的一大特点。同时他身体力行,在国内外讲话中或署名文章里,大量引用中国典籍;在治国理政实践中,进一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造性发展。2017年1月25日中国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这是我国第一次以主体文件的形式颁布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开启了新时代文化传承发展的伟大工程。这份《意见》全面地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建设思想,在内容上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制定了目标、时间要求、援助、内容、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针对新情况提出七项重点任务和四项保障措施。其中每一项的重点任务,有上百项的工作之多。关系到我们子孙后代的文化素养、社会福祉,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志和决心。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最深厚的根脉

习总书记在国内外重要会议讲话中,常常大量引用中国的古诗词等经典名句。我们民族能够薪火相传,是因为在历史进程中形成了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这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源头力量,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可以在党内外和全社会形成更深沉更持久的精神凝聚力。这个力量,就叫作文化自信。

二、文化自信归根到底是从文化上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

(1)文化自信的提出: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想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从这时候开始,文化自信从对建设文化强国的角度开始转变为对全党全社会的要求,文化自信从狭义转变为广义的范围。这里的广义文化,是渗透并始终贯穿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中的文化,即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几次在各地考察工作时提出,要从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角度强调要有文化自信。他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庆祝大会的讲话中,完整地提出了“四个自信”。2016年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座谈会讲话中,习总书记再次深化了这个问题:“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2)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过程中,先秦诸子、汉唐气象、宋明风韵等每个时期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在内容上“文化自信”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其内涵还应包括近代的革命文化如苏区精神、红船精神、长征精神;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形成的“两弹一星”精神、航天精神等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文化自信”,准确的理解应该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或者说他论述的“四个自信”的文化自信,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理解为要从文化上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

(3)增强全面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文化上追根溯源来自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往前追溯到我国上古还处于部落首领管理的尧舜时代,那时推选部落首领就是以“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社会,那段“公天下”时期,是儒家学者十分怀念的“大同”社会。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其“天下为公”的理想追求,其中亦包含古代先贤“天下大同”思想,是中华民族一直追求的最高社会理想。

三、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道路故事

(一)深刻认识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内涵,掌握意识形态主动权

新时代树立文化自信,有利于掌握好意识形态和形态领域的领导权和话语权,可以改变西强我弱国际舆论的被动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外交场合,借助深厚的文化底蕴,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和而不同”、“互利共赢”等思想,讲述中华文化与各国文化交流互鉴的成果,让各国人民更好地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更好地理解中国人的价值观和发展理念。

中国人“求人不如求己”自强不息的精神,几千年来的演变中已无形渗透到中国人的思想理念中。在政治体制上,新中国建立以人民为主体,民主集中制的政治体制;在经济建设上,中国共产党坚持探索建设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这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也是文化基因自信的体现,这就找到了坚持中国道路的自信。

(二)坚定文化自信传承文脉,讲好中国故事

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我们并不缺乏讲述中国道路的中国故事。源远流长的中国文脉,留下了《易经》《道德经》《论语》、先秦诸子、汉唐气象、宋明风韵、书法绘画等包蕴文脉思想精髓和价值追求的灿烂遗产。优秀的文化基因,是中国人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2013 年 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时,就是这样开始的:“我的家乡在陕西,就位于古丝绸之路的起点。站在这里,回首历史,我仿佛听到了山间回荡的声声驼铃,看到了大漠飘飞的袅袅孤烟。”这段讲话既彰显丝路精神,也体现着我国优秀传统诗词文化的精神感召,可以更好地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民在情感上的认同。讲好中国故事,本质上就是用优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讲述中国道路的故事,就是传播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让世界各国更好地了解到一个更真实、更全面、更立体的中国。中国道路的文化软实力,文化自信和中国道路就这样在中国故事里融为一体了。

四、结语

2019年6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上发表《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重要文章,文章中再次强调了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市场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正面的伟大复兴。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道路上,还需把握好其高远之处和其仰止所在,创新载体,推陈出新,让古老的文化下沉接地气,这样才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绽放新的枝芽。一个有深厚文化自信的民族,必然拥有复兴之魂。

猜你喜欢

中华道路总书记
“2022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五指山市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等三则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时局图
运筹70年,中国道路
把对总书记的深厚感情转化为工作动力
习总书记“下团组”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