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性:走进我们生活的哲学范畴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视点
2020-11-19河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李 菁/河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一、前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当代最有影响了的思想成果,给各国的社会发展都带来了一定的思想影响,并且在中国得到了长期的贯彻。事实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符合当前社会发展规律,对于当前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异化,公共意识的缺失等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在社会,经济,文化全面快速发展背景下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公共性特点是当前思想研究领域的重要范畴。
二、公共性成为当代社会新的时代精神诉求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的哲学,对人在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公共性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且在公共性的集体意识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政治构想与社会发展阶段的经典论断。其中公共性是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也决定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状态。以资本主义国家的个体性意识相比较,公共性的优越性非常明显,而且能够适应当前人类发展的状态。个体性意识的产生和状态不但撕裂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对于人与社会的联动关系也以一并抹杀,单纯的为了个人生存与发展的集体意识必然会在时代的发展中被淘汰,甚至会出现社会单元结构失衡的现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公共性则能够在社会发展中规避这一问题,将人们的公共性意识逐渐培养并且调动起来,不但能够实现个体的全面性发展,而且能够保障国家的健康持续化发展,有效的利用先进的思想规避了社会发展的缺陷,也使公共性成为了当前时代的精神诉求,成为了人们研究和关注的热点。
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论根基是公共性的重要体现,“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的基础就是对个体化意识的颠覆,人们的思想不再局限在自我发展的层面,而是将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作为行动的原则。中国的发展历来都是在公共性意识的推动下实现的。当人与社会,社会与时代之间不断的适应,并且产生向前的动力,就足以应对发展中的风险与挑战。公共性的范畴就是适应过程中的动力,也是人们必须要遵循的思想导向[1]。
三、公共性一直是马克思主义忠贞不渝的理论关怀
(一)立足于当代最具公共性的群体的现实生存问题
无产阶级作为世界上人数最多的阶级群体,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相同的理论诉求,也是社会发展与进步过程中红利的最大受益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级基础以无产阶级为根本立足点,力图通过对社会政治与生产的秩序的重构,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愿景。在这个过程中,公共性作为始终贯穿在其中的思想基础,在政治构想与社会秩序的维护等多方面都有明明确的体现,也给人类社会的持续化发展指明了道路。公共性群体的生存直接关系到社会秩序的稳定与政治架构的合理性,因此公共性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基础在整个理论架构和形成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政治主体诉求上超越了个体与阶级的差别
在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的划分难以愉悦,在社会资源的占有与财富的分配方面有非常大的差别。因此公共性在资本主义社会没有推行的基础,人们对公共性也没法产生足够的认知。个体的需求逐渐异化,不仅限制了社会的发展,而且也逐渐割裂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使个体需求与阶级的差别成为资本主义社会难以解决的两大社会问题,必然会被逐渐发展的生产力和现代发展意识所淘汰。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则呈现出明显的公共性,无论是社会生活管理还是政治形态都以大部分群体的利益为先,突破个人意识与社会发展的异化现象,通过树立公共性的意识,维护社会秩序。
(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呈现公共性特征
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公共性特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在各自的社会角色中实现合作共赢,从而从理论上消灭了剥削和压迫产生的环境。对于资本主义国家而言,压榨劳动者的剩余价值是资本家的本质,也是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出现物化状态,一类人成为了另一类人的工具,人奴役人的现象出现。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人们容易出现极端的个人主义意识,满足个人的需求成为了首要目标。在产品分配的过程中呈现出更多的残酷性,在等级与阶层的限制下,产品分配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在社会主义国家中人与人的关系在利益的链条上形成了共赢的状态,人与人之间有合作有竞争,但究其根源是以合作为目的的公共性特征的显现。在产品分配方面则是兼顾个性与共性的融合,使产品分配的差距控制在了合理的范围内,保护了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四、社会生活中公共性价值向度的具体诉求
(一)社会主体多元化管理模式共建
我国在践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公共性的过程中,对社会管理模式进行了创新化的改革。通过多元化主体与多元化品德的构建,形成了以公共利益为中心的社会管理模式。这是公共性价值向度在社会管理方面的诉求,符合我国的国体与政体。当前我国的社会治理主体出了基本的政府工作部门外,还包括民间团体,社会组织及参与到社会管理工作中的公民,这种多元化的组建方式可以有效的体现出公共性的特点。人民民主专政既立足于公共性的主体,又提高了管理的效率,能够有针对性的维护社会秩序。基于个体意识与公共性的融合背景下的管理是防止社会思想异化的保障,也是建立我国与西方国家政治理念与管理模式的根本性差别。公共性特点是社会主义思想基础的内在精髓,是推进历史发展的社会性根源[2]。
(二)在平等互惠的基础上展开公平对话
公共性的政治诉求是共产主义,在实现这一政治诉求的过程中,必然要对社会政治管理体系进行重构,在实施多元化的社会治理模式的背景下,开展平等互惠的对话机制是公共性的必然体现。利用扁平化的管理模式结合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共赢的生产关系,充分的奠定了当前公共性特征下的社会管理基础。人与人之间不是简单的阶级的叠加和控制,而是平等互惠的前提下展开的公平协商和对话,通过民主集中制的方式形成统一意见,服务于广大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公共性在管理方式上的基本诉求。
(三)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共同享有
利益共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精髓,也是公共性的重要诉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的表现方式就是将个体化意识与公共意识融合在一起,并且通过公共意识的达成满足个体意识的发展。因此公共意识的形成与管理格外重要,通过多元化的治理模式的共建与社会环境下的共治两方面的保障,可以有效的确保公共利益的形成符合大部分人们的利益,并且符合当前时代发展的需求,切实为个体的全面发展和国家的发展融合在一起,实现公共意识形成的客观环境。在社会管理过程中利用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保障公共利益,解决多元化的生产关系冲突,将公共利益最大化,有效的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因此公共利益共享是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价值诉求体现。
五、社会生活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公共性治理体系构建
(一)完善治理主体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1、重视文化认知与思想理论对治理主体公共性的影响
西方最早的哲学思想涉及到城邦治理的方式方法,并为人类发展的终极“乌托邦”提出了构想,随着哲学的不断发展,其思想逐渐从单纯的治理意识开始涉及到个体意识与认知德性对城邦治理的影响。从而为西方国家的个体性意识留下了深刻的思想烙印。人们习惯将个体需求的满足与个体认知的发展放在首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公共性决定了社会发展要以公共利益为根本利益,以共同发展为根本目标,因此在社会管理过程中,要充分的认识到文化认知与思想理论对治理主体公共性的影响,不断加强社会管理公共性的认知,提高人们参与社会事务的积极性,促进对治理主体的规范与约束,从而形成完善的法律法规,确保社会管理过程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加强和完善奖惩制度,维护治理过程中的秩序
要想保障公共利益的共享,就必须要有明确的约束与界限,从而保障人们公共意识的养成。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对与法律法规提出了明确的认知,它融合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思想,提出了法的本质,规律以及发展历程。通过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础架构了完整的法律体系,指出了法律作为上层建筑,要代表广大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并对物质生活有着积极的反作用。从这一点看,加强和完善奖惩制度,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实现社会生活积极的规范效果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在社会生活中维护公共性的重要体现。
3、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应兼顾公私双方利益
在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的认识到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在保障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同时满足个人利益与全面发展,是当前时代发展的精神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公共性的必然要求。在这个前提下,法律法规体系建设要兼顾公私利益,确保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共同发展。只有这样才是对公共性的体现,也关系到人们公共意识的形成与培养。在当前经济业态不断更新,时代不断进步发展的背景下,法律法规要起到约束和规范的作用,明确公共利益的底线并且尊重个人利益的实现。比如在当前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党支部的先锋堡垒作用,提高企业员工的思想高度,保障国有资产的保值升值的同时,加强企业管理与思想建设,促进企业的生产效率的提升与市场竞争力的提高,使个人利益得到满足。在这个过程中党支部要认真贯彻理论基础中公共性的基本特点,立足于人民群众的同时,确保公司利益的兼顾,从而全面提升企业的发展[3]。
(二)推动治理主体相关行业规范的完善
1、行业规范的完善应以公共价值体系为基础
社会发展离不开行业规范,有了行业规范可以有效的约束行业的发展并形成公共价值体系。人们的社会生活与行业的发展和规范有密切的联系,治理主体要积极的完善行业规范,使其能够代表大部分行业内人群的利益及发展需求,使其成为公共意识的代表,另一方面又能通过行业的规范提高社会公共价值,增强人们的社会公共意识。围绕公共需求开展的主体行为,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客观需求的,也是人与社会消除异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公共价值体系带动人们社会生活的提升,成为当前行业内发展的重要课题,也是当前行业规范的基础和价值导向。
2、行业规范的完善应着重关注行业道德建设
西方哲学的起源是从探究世界的本源开始的,其对人的意识的观照则是从德性开始的,历代的哲学流派都将道德,德性作为研究的重要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将道德与西方国家的道德意识进行了深入的区别化的剖析,认为道德应该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内在的和谐的统一,而不是被阶级所利用的虚伪的用于麻痹思想的工具。从这一点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道德的看重,以及对道德内在维度的认知。在行业规范的过程中要坚持道德建设,维护行业内发展并且充分的体现公共意识的价值导向,通过行业道德建设可以有效的增强人们社会生活的和谐与安稳,切实的落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作用,让人们的公共性意识通过行业的规范表现出来,并且服务于社会生活。
3、行业规范的完善应强化治理主体的独立性
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诸多的问题,极大的挑战了治理主体的智慧。哲学作为古希腊时期的最高等的知识,并对其他行业的管控非常严格,并且强调哲学的统治地位。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则认为“政治的内容和形式表现为人与人关系的总和”[4],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具有较强的公共性。因此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具有非常鲜明的公共性特点。在这个前提下,开展行业规范活动就有了基本的前提。但是在规范和完善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公共性的特点,重点厘清利益关系与受益群体,保持治理主体的独立性,从而使社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增强管理的能力与执政能力,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彰显制度的优势。
(三)引导文化认知对治理主体的理性评断
1、以公共价值建设为基础,规范社会文化认知
在当前文化多元化以及改革开放力度不断提升的今天,公共价值的理念遭到了巨大的挑战,很多人开始对其正确性与先进性产生质疑,在这种思想状态下,治理主体要充分的发挥其作用,增强对人们思想意识的教育。加强人们的公共性的认知能力,结合我国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具体要求,增强人们参与社会事务的热情,开展正确导向的公共价值建设,从而有效的规避不良的社会风气与西方有一定目的的政治言论的传播给我国造成的影响。通过规范社会认知达到普及教育的目的,并且利用文化认知的高度统一,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2、以科学理性评判为基础引导社会文化认知
治理主体要注重开展思想导向工作,引导社会文化认知。让人们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与先进性,深入的了解其理论公共性的深远的指导价值,认识到公共性的社会导向作用。对于西方国家的政治理论思想要进行深入的科学的批判,不做一味的否定和全盘的接受,而要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引导社会文化认知趋向理性化,增强人们的理性思想与人文关怀,从更高的层面去理解公共性在生产关系与社会管理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优越性。
六、马克思公共性视点的当代启示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5]公共性作为时代发展过程中的具体诉求与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提出的“人类共同体”理念更是坚持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公共性思想的实践,从更高的视角提出了时代发展的需求。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必然会在公共性思想认知的引导下不断的呈现出制度的优势,构建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