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的创新研究
2020-11-19阿德江艾合麦提新疆农业大学数理学院
■阿德江·艾合麦提/新疆农业大学数理学院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含义
模式是一种通过理性和简化的形式来对现实进行概括,主要阐释的是事件或者事件过程间的相互之间的关系,这一词首先来源于科学方法论中。相对滞后的精神文明之间产生了一定的矛盾,这对于社会而言都是一种极大的危害,因此在这种矛盾的环境下,对于大学生的发展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在这种矛盾的环境下,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也会之间的显露出来,从而影响大学生的心理成长。近几年,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逐渐的突出,并且患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数量逐渐增多。面对这种情况,高校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大学生的心理教育问题,保证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观念。但是一些高校对于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并不重视,因此高校需要不断的改进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全面、高效的建立正确的教育方式。而目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则是将心理健康教育思想作为整个模式的指导思想,实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的工作模式。它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两种特性,是实践和理论之间的桥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形成标志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从无序化到有序化,从经验化到科学化的转变。
二、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弊端
(一)理论研究尚且薄弱
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开始逐渐发展起来,经过这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很多模式,例如思政教育模式,心理学模式,医学模式等,虽然这些模式在各自的实践领域中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模式的系统性还不够,相应的仍存在很多弊端。还有一个方面就是,虽然整合思想在我国已经受到了发展,但是大部分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都是根据经验来建立和工作环境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这种进凭经验而没有理论支持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不值得推广的,是经不起市场的推敲和检验的。但是在社会的大环境下,一些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并不完善,往往会受到框架的影响,因此理论性过强,但是实践性较差,仅仅使用理论性的教育对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改善并无帮助,并且我国一些理论知识也并不强,所以这也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弊端之一。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偏离
许多高校设立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学生产生心理问题而引发的危机事件进行补救,这是种病态心理学的立场,即关注的学生只是那些存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甚至有的高校将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混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求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学习,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大相径庭,完全偏离了心理健康教育要提高学生心理品质,塑造完美人格的目的,培养德智体美劳的合格社会建设者的目标要求。在这种要求下,一些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就会与思想政治教育相混淆,所以这就会逐渐的影响大学生的心理教育,也会间接的影响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发展,这是不利的,所以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偏离是不利的,也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三)整合的概念模糊
整合是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由于社会环境和人的心理机制都是复杂的,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也是十分复杂的。要想在该方面取得较好的成绩,就要将所有的研究综合利用起来,整合各研究成果。虽然目前我国各高校已经有了整合的意识,也将各要素整合起来,但是对于整合概念的理解还是不够深刻,仍具有模糊性,在整合要素方面不同,相互之间的标准也没有明确性,整合的内容和方法老套,创新性不够。
(四)工作方式古板单一
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是十分复杂的,因此工作的方法也应该是多种多样,从各方位入手。但是目前我国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方式仍框在一个框架里,仅通过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来对受教者,形成了心理教育是心理教育,学生的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各自发展的局面,没有将二者融合在一起,也没有和学生其他的生活空间接触,使得心理将康教育的普及不能够迅速的传播开来,工作的手段缺乏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并不是单一的,但是大多数的高校心理教育方面所使用的方式过于单一,因此单一的教育方式并不会有利于区分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因此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方法过于单一,并不利于复杂的心理问题解决。
三、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模式创新
(一)创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基础
上个世纪的兴起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将人性放在第一位,反对机械的行为主义心理学模式,对人性采取乐观的视角,开发人的潜能。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将来访者的个体经验作为研究的出发点,通过真诚的态度和来访者之间建立起共鸣。到了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该理论则要采取多元共存的非理性思维,摒弃原来的二元思想,确立教学目标,主张师生之间关系平等,要求给予学生充分地尊重。再就是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也为心理健康教育注入了新的源泉,更多的是对大学生性格和潜在能力的培养,展现大学生自己的风采。
(二)创新的基本原则
全方位: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创新要从多个面出发。一是要综合和自身相关的各要素,二是和其他高校的教育系统紧密联系,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
以学生为原则: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要把学生放在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重视学生的发言和创新理念,师生平等交流,共同进步。
可持续发展原则: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发展的看待学生,把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思想品质,塑造学生完美人格作为工作任务,促进学生平稳健康发展。
(三)对立体化、多元化的教育模式的探索
在对心理健康教育新教育方式的探索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途径使得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来。第一,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展相应年级的主题讲座。例如,大一新生初入校园,通过心理适应和职业生涯规划的讲座来减轻大一新生的迷茫感;对大二、大三的学生则需要开设人际交往,爱情,自我成就等方面的提高自我认识的心理课程;大四的学生面临着考研,毕业后就业等问题,考研和就业带来的压力则需要相应的心理课程来缓解。第二,对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宣传,通过社交软件发送推文,宣传栏,校园报纸,校园广播等多种方式都可以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第三,鼓励学生组织社团活动,通过排演心理剧,进行朋辈心理辅导比赛等潜移默化的让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
(四)使用多种渠道共同推进发展
第一要提高师资水平,通过培养教师来为学生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第二,重视课题的研究,一个课题可以同时使用多种心理工具,重视可以的研究也可以推重相关心理工作的发展。第三就是构建家、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环境,从而对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普及宣传,促进各系统之间的交流,实现优势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