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国家概况课程思政

2020-11-19甘肃农业大学人文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35期
关键词:概况英语专业思政

■王 旭/甘肃农业大学人文学院

一、前言

依据英语专业课程标准,《英语国家概况》作为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一门课程,是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进一步学习英美两国社会与文化的入门课程。课程旨在培养应用型英语专业人才、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语言文化类课程,本课程通过系统介绍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帮助学生宏观的了解世界主要英语国家的概况。课程知识体系建构科学,由浅入深,由点到面,以世界上主要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文学、教育、习俗等为切入点,帮助学生拓宽视野,熟悉主要英语国家的国情、社会和文化,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综合素质。由此可见,该课程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开阔学生国际视野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英语国家概况》(以下简称《概况》)作为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同样肩负着提高大学生政治思想素质的重任。由于该门课程几乎囊括了英语国家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笔者认为:与其他英语类课程相比,《概况》有更多的德育元素值得挖掘,教师可依托课堂教学,通过比较教学法,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使《概况》课程教学带有“中国温度”,让学生在学习西方政治、历史、文化等的同时,坚定文化自信,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二、《英语国家概况》课程现状

甘肃农业大学自开设英语专业以来,《英语国家概况》一直作为专业必修课,开设在第三学期,授课对象为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和翻译专业的学生,共计32学时,每周2学时,分16个教学周完成。本课程涉及知识面较广,内容较为丰富,同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尽管在教学过程中力克时艰、与时俱进、革新教学方法,力图提高教学质量,然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依旧收效甚微,经过梳理,主要包括如下的问题:

(一)学生层次良莠不齐,缺乏人文关怀

学生整体英语基础不好,层次不齐,甚至两极分化,为了照顾所有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师的教学只能折中于对书本知识的阐释解读,很难在教材的深度上有所突破。此外,教材内容庞杂,然而实际教学课时严重不足。《概况》主要介绍英国和美国两个国家,聚焦于地理、历史、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文学、教育、习俗等若干知识点的介绍,包涵数百个知识点和语言点,而学时数仅为32,在如此有限的时间内呈现庞杂的内容的确是步履维艰。这样也导致教学缺乏深度。同时,教学任务重,时间短,导致教师的教学流于程式化,为了赶上进度,好多知识点的教学仅仅是走马观花,流于形式,学生也是聚焦于“考点”的记忆;本课程作为英语专业基础课,能有效的对高年级学习打下基础,同时,该课程所涉及的文化、文学、历史等诸多知识点与《英国文学》《美国文学》《高级英语》和《泛读》等课程内容息息相关,能很好地促进这些课程的学习,更能有效促进学生顺利通过TEM-4和TEM-8等考试。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课时少等诸多因素,导致教师鲜能跨越课程的藩篱,最终学生无法科学构建相关课程和知识点,教材间相互独立,无法形成联动,从而很大影响到知识立体化的建构。

(二)教学缺乏深度,没有跨越课程间的藩篱,形成联动

教学任务重,时间短,导致教师的教学流于程式化,为了赶上进度,好多知识点的教学仅仅是走马观花,流于形式,学生也是聚焦于“考点”的记忆;本课程作为英语专业基础课,能有效的对高年级学习打下基础,同时,该课程所涉及的文化、文学、历史等诸多知识点与《英国文学》《美国文学》《高级英语》和《泛读》等课程内容息息相关,能很好地促进这些课程的学习,更能有效促进学生顺利通过TEM-4和TEM-8等考试。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课时少等诸多因素,导致教师鲜能跨越课程的藩篱,最终学生无法科学构建相关课程和知识点,教材间相互独立,无法形成联动,从而很大影响到知识立体化的建构。

(三)以传授知识点为主体的教学忽略了思想政治的教育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很少能将语言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得教学缺乏深度和广度。究其原因,课堂教学很难做到中西合璧,没有去引导学生以中国的思想和人文情怀去关怀西方文化。除了教师自身缺乏一定的思想观念以外,传统的以书本为核心点的教学方式亟待改变。

三、《英语国家概况》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

习近平同志曾强调: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概况》课程因其富含广博的文化知识而使得其极具思政性。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将其作为推进思政教育、优化课程思政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窗口。教师除了在平时准确传授教材中的丰富内容外,更需将每个知识点的传授和思想品德教育紧密联系起来。在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巩固时,一定要引导他们去挖掘教材内容背后所蕴含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道德的东西。让学生懂得以史为鉴,用历史照亮现实,以德服人,用中国的优良品德去阐释西方文化。饮食文化中的餐桌礼仪是个非常好的例子。

英国的饭食制作(cuisine)比较简单英文里也没有多少考究的高档饭菜术语。英国的这种做法也收到美国人的膳食习惯:注重营养而不花很多时间去搞人为的色、香、味、行。英国人用餐时有几条基本准则:(1)分餐制,各人把自己要吃的食品取到自己盘里,不得转让给别人,也不得从别人盘里取食,即使母子或夫妻之间也不得互相从对方盘里取食品,各人盘里的各人吃完,然后把刀叉餐具按要求重新放好;(2)吃饭时不得发出响声,包括使用刀叉和喝汤时都不得发出声响;(3)一日三餐是家庭私事,如未事先约定,不得在别人吃饭时登门拜访;(4)用正餐时必须衣着整齐,坐姿端正,不得后靠椅背。

可见英国有着十分严格的家庭就餐礼仪。这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中国,其实咱们的餐桌上的讲究绝不亚于西方,借此机会,教师可以给学生好好阐释一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会我们必须在餐桌上匡正自己的行为,“执箸巡城”,“三长两短”,“当面上香”,这都是我们伟大的优秀传统文化教会我们不应有的不当言行。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就是对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最好诠释,这种教学方法就是对《概况》的程的很好思政。

根据最新颁布的《英语国家概况教学大纲》,该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基本概况,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课程思政中要增强学生中国文化的自信。

四、结语

从以上分析可见,只要教师找准《概况》课程与学生思政教育的结合点,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运用比较教学法渗透思政育人元素,做到“润物无声”、立德树人;在准确解读教材、传递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深挖知识点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点以及隐藏在知识点背后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

此外,要加强新时代教师自身师德品德素养,立德树人,站好三尺讲台。“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面对新的形势对教师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教师们唯有不断增强自身的德育素养和理论水平,深刻把握时代脉络和教育的内涵,以课程思政为载体,探索外语知识传授与正确价值观引领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做到教书与育人相统一,引领学生成为新时代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勇于担当的应用型外语人才。

猜你喜欢

概况英语专业思政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Structure and context in College English learning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TheRelationshipbetweenLanguageandSociety
Pragmatic Analysis of Cat in the rain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