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模式探索

2020-11-19马振贵贾国军石镜如赵凤舞兰州职业技术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29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院校职业

马振贵 贾国军 石镜如 景 兰 赵凤舞/兰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前言

教学改革在高职院校提出多年,结合当前国际上比较成熟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我国各高职院校纷纷作出多方面探索。由于我国的国情、生产制造企业的用人机制、高职院校办学条件经费等因素制约,不可能完全套用国外优秀的教学模式,需要探索一套符合我国人才需求的培养教学模式[1]。

教学模式是指经过一系列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及学习实践指导,开展一定环境下的教学活动,包括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流程操作、实现支持、教学评价等[2]。我国的高职院校是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教学目的的院校,其教学模式中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并不是按照学科来安排,而是根据对应职业就业岗位或岗位群“应知应会”的要求来确定,其核心教学目标为学生掌握实际工作岗位所需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术能力,同时还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因此,高职院校开展的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岗位能力,在开展教学改革时,需要围绕这一核心进行,不管是理论知识的教学还是上岗实践训练安排。这就要求课程教学模式必须摒弃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科为中心,教师知识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和协作者,积极探索构建以职业为导向,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所要具备的核心素质能力[3],包括实践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自主学习完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心理素质能力以及职业行为能力等,通过推动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模式进一步发展,才能更好地培养与社会发展适应的高素质人才。

二、教学改革模式的整体思路

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模式需要以实践性、开放性与职业性为原则开展教学活动,在这过程中融入企业生产经营或服务流程。模拟真实环境,实施真学真做、掌握真本领教学,改革重心要以“教、学、做”为一体,以项目驱动为导向,通过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丰富教学手段,有利于拓宽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4]。同时,结合“互联网+”信息技术,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资源,为学生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思考与探究,实现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三、教学改革模式的主要途径

(一)提升教师专业素质,重视学生能力建设

教师作为教学改革的掌舵者,应当自身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与专业素养。教学理念直接决定教学活动设计,教学专业素质决定实践教学的开展。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的教学理念应从以教师为主体向以生为主转变,重视学生的学习需求,把教学重心放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5]。因此,首先需要加强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人事和教育管理相关部门应完善教师培养机制,例如安排专任教师到相关企业挂职锻炼、开展企业专业技术人才交流活动等,完善教师实践锻炼考评制度,鼓励教师通过多方面、多渠道的锻炼提升自身素质。其次,革新教学理念,减少理论课程的教师讲授时间,丰富课程教学内容,适当增加案例研讨和实践内容,加强师生互动。人事和教育管理部门可以组织开展教师教学能力测评活动,让教师重视每一堂课的教学设计,才能把教学改革落到实处。

(二)优化专业结构内容,与职业能力相匹配

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实施行动导向教学,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新模式应当做到专业结构与职业分类、课程设置与工作任务、教学内容与职业能力、教学情境与工作情境、教学评价方法与企业评价相匹配对接,一切的任务内容源于工作实际[6]。

1、专业结构设置结合职业分类

在设置专业时结合国家层面的职业分类及区域的职业特点,设置更适应区域产业发展的专业。高职院校应紧跟时代进步与国家发展步伐,及时开设与之适应的新兴专业,摒弃陈旧的专业。

2、课程设置结合工作任务

高职院校应按照设置的专业中对应的职业岗位工作任务进行课程安排。如何划分工作任务是其中的核心,需要通过深入的工作分析。工作分析包括对应工作岗位的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分析,然后根据工作分析进行工作任务的顺序安排,选择关键核心任务进行专业课程开发设计[7]。

3、教学内容结合职业能力

在实际的教学开展中,教师应在教学设计中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等环节融入职业能力。尤其应增加实践教学的时间与空间占比,让学生在真实或仿真的环境中反复训练,以达到熟练掌握对应的职业专业技能的目标。

4、教学评价方法结合企业评价

教学质量的保证是教学评价,能直接反馈整个教学过程的情况及开展质量。因此,需要邀请对口企业参与到教学过程和学习效果的评价[8],根据企业的评价反馈信息修改每一个环节中不合理、不恰当之处,进一步完善教学改革模式。

四、建立教学模式改革的评价体系

(一)以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升为主要依据

职业能力,是劳动者具备的与职业需求相匹配的职业素养、专业技能和认知的能力,包括构建自身职业生涯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9]。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要顺应现代教育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市场需求和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高职学生必须在充分掌握基础理论知识,提升职业技术相关能力。

教学模式改革评价应以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升为主要依据,全面评价学生懂得全面分析岗位需求,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综合职业能力,使学生提高自身的职业竞争力,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以适应现代开放社会的需求。

(二)以课堂有效性的提升为主要途径

高职教学模式改革,课堂教学仍然是教学活动的核心,也是教学的主体,是高职教育的基础活动。课堂教学没有改革,教学模式就没有改革[10]。只有课堂教学发生实质性变革,提升课堂有效性,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模式改革才能有成效。

(三)以实践课堂开展为主要手段

高职院校以培养实践技能型人才为基本培养目标,实践教学在教学活动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能使学生真正做到动手实践,及时掌握所学理论知识,将理论知识上升为实践技能,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有重要作用。教学模式改革应从实践教学入手,全面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升。

五、结语

高职教学改革模式涉及复杂而又系统的工程,改革迫在眉睫又不可一蹴而就,包括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需要各高职院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逐步探索完善。随着高职教育越来越被重视,高职教育改革一定会取得丰硕成果,形成符合我国当代教育实情的高职教育模式。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院校职业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有效性探究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职业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