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参与高校治理途径探析
——以学代会为例
2020-11-19丁震霆郑州商学院
丁震霆/郑州商学院
学生代表大会,简称学代会,是学校全体学生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参与学校决策、管理与监督的重要制度途径。作为学生体验中国式民主的重要途径,学代会实现了学生民主参与治理,推动了治理重心下移。因此,发挥高校学代会治理作用,让学生参与到高校治理之中,能够促进高校内部治理体系的规范,也是“一流”高校与“一流”学科建设基础性工作之一。
一、国外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经验
西方大学一直有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传统。以欧洲为例,欧洲各国自1999年《博洛尼亚宣言》以来,已举行五次部长级会议,学生参与高校治理是教育部长们关注的重点。2010年维也纳会议发表的《博洛尼亚政策论坛声明》中指出:“基于政府、高等学校、教师、学生、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伙伴关系的合作是欧洲高等教育区的核心”[1],基于学生的合作是高等教育合作中的重要内容。总体来讲,西方高校学生组织有两类代表,学生会与学生联合会,这两类组织参与高校治理的方式各有特色。
(一)学生会:延续学生自治的传统
学生会是发展历史最悠久,组织体系最完善的学生自治群体。美国学生会主要仿照美国三权分立体制构建自治制度,一般由学生内阁、学生会议与司法委员会组成。其中学生会议与国内学生代表大会地位类似,是学生自治群体的最高权力机关,但是学生会议独立性更强,作为反映学生心声的途径更加有效。学生内阁与当前高校学生会主席团类似,学生内阁由学生会议投票选举,作为学生会的行政机构存在[2]。
(二)学生联合会:突破自治的官方支持组织
欧洲学生联合会源于欧洲学生信息局,虽然其发展时间不长,但作为博洛尼亚进程咨询成员中唯一学生组织,在欧洲一体化发展过程中迅速壮大,成为欧洲最具代表性的学生群体[3]。
二、当前高校学代会运行问题具体表现
学代会作为统一治理校内学生事务的制度一直不受重视,在高校的执行状况也差强人意。随着《高校学生代表大会工作规则》[4](以下简称《工作规则》)的颁布,学生代表大会作为学生参与高校治理的途径得以明确。但是,《工作规则》中也存在不合理之处,例如:第二章关于学代会职权的阐述中,强调学代会对学生会领导和监督权,而对于参与高校治理权利叙述却很少。总体来说,我国高校学代会主要有以下问题。
(一)会前:提案搜集不全面,学生问题难反映
《工作规则》规定,学代会提案搜集和代表选拔工作由院系学生会负责,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不合理与问题。就提案搜集而言,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提案搜集途径单一,学生会是唯一官方反映问题的途径,容易导致会议提案在筛选过程中,部分学生问题难以反映。二是提案搜集不全面,学生会在搜集学生意见时,接触低年级学生较多,高年级意见很难在提案中反映。
(二)会中:会议内容不合理,重点问题难发掘
学代会会议内容过于侧重学生会工作是会议内容不合理的主要表现。一是会议内容规定不合理。学代会按《工作规则》要求有七项职权,其中,有五项与学生会组织有关,仅一项涉及学生参与高校治理权利。二是会议内容实施不合理。在会议实施的过程中,过多的学生会代表也导致会议内容过于侧重学生会工作内容的讨论。邱春宇等在对广州学代会现状的调查中发现:广州高校学代会代表产生方式中存在诸多违规现象,导致代表中学生会干部过多,与《规定》的条款相去甚远[5]。
(三)会后:工作对接不顺畅,解决措施难实施
《工作规则》规定,学生会的权益部门或机构负责整理提案,对接校党政部门,跟办进度、及时反馈。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由于校方是解决问题的主导者,学生权益部门在工作对接过程中,不受党政部门重视,甚至吃闭门羹的现象普遍存在。在何涌等人关于学生参与民主管理机构中校方权力比重的调查显示:认为比重非常高的占 20%,认为比较高的占 20%,认为权重适中的仅占 33%[6]。此外,部分党政部门也存在敷衍了事,推脱推诿等现象。
三、高校学代会模式改革对策分析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管理开始出现向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管理模式转向,但是由于起步晚,受计划经济影响严重,学生参与高校治理的模式一直难以拓展和推广。从现实来看,学代会一直难以得到重视,也与学代会自身缺陷有关。一是学代会在组成设置上缺乏完整性,一直与学生会重叠,导致其管理成果难以显现;二是学代会流程不够规范,易流于形式,导致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受到影响。
(一)提高学代会治理地位
学代会作为高校治理途径之一,一直处于学校管理的边缘地位。提高学代会地位,首先,要有法律依据。教育部颁布《工作规则》是提高学代会治理地位的重要一步,但《工作规则》中部分不合理内容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学代会的发展。修订《工作规则》,明确学代会是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统领机关、是学生与校方沟通的重要途径、是高校治理实施的智囊,才能确保提高学代会地位有法可依。其次,要加强校方参与。
(二)完善学代会组织结构
当前学代会在会前提案搜集、会后提案解决存在管理缺失,导致学代会不能有效解决学生问题。因此,应该设置专门机构,完善会前会后协商民主机制,确保学代会有效实施。成立学代会学生调研小组,深入基层调研是了解新时代下学生的真实情况的重要途径,当前团中央学生代表大会与省级学生代表大会会前调研已经实现常态化,但高校学代会会前调研有待完善。
(三)规范学代会运行流程
学代会易流于形式,是学代会不能发挥作用的关键症结。流于形式的主要原因正是由于关键环节不够规范。通过流程的规范,确保学代会关键环节有效进行。
一是多途径搜集提案,做好审核。在会前,通过学代会学生调研小组和院系、社团等多维度深入调查,汲取学生建议。二是调整学代会会议内容比例。减少对学生组织的审议流程,增加提案审议的工作,是做好学代会“里子工程”的重中之重。压缩审议学生组织的工作报告、学生会主席团的选举等工作。
学生参与高校治理途径的增多,也体现着我国高校治理生态的现代化趋向。学代会是学生参高校治理的制度性途径之一,制度只有不断调整,适应发展,才能免于走向僵化与形式主义。因此,学生参与高校治理是未来高校治理发展的趋势,学代会作为学生参与高校治理的制度性途径也将会有新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