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特色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分析
2020-11-19湖南科技职业学院
熊 坚/湖南科技职业学院
一、前言
高职教育是一种相对比较特殊的教育类别,它的目标定位更加精准,是为了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性技能人才。顾名思义,高职教育应兼顾职业和教育两种属性,它的所有教学科目都应围绕这两种属性进行,体育当然也不例外。
二、传统高职体育教学的局限性
体育课程是贯穿整个教育体系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当前很多院校视它可有可无,没有正确领会国家对体育建设的良苦用心,一般院校如此,高职院校更甚。
(一)体育观念落后
我们常说成功与成功之间并非没有共同点,除了努力之外,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这是基础。传统的体育理念局限在,认为体育仅仅是为了通过跑步、俯卧撑等项目强身健体,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别无他用。还有人认为体育课就是休息时间,区别于课堂紧张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体育课上肆意放松。更有甚者,认为体育课基本无用,仅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不得不开设的。
(二)体育课程敷衍
没有正确的意识引领,体育课浮于形式也就自然而然了。很多高职院校并没有配备足够的体育教师和体育设备资源,学生多老师少,学生多设备少的现象屡见不鲜。在这样不受校方重视的环境下,体育课程单一枯燥、课程内容浅显、体育教师积极性受挫,存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理,反映到学生方面,没有受到科学的教学和监督,势必没有好的效果。以上现象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缺乏针对于教师和学生的考核评价体系。
(三)脱离职业属性
前文说到,高职体育教育也应兼顾教育和职业,我们不怀疑高职院校在非体育科目上认真落实与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教学,但对体育课程持一定的怀疑态度。不管是从培养专业人才的目的出发,还是以实施体育教学的过程为导向,我们都很难看到高职体育与职业发展紧密结合。脱离职业属性的高职体育,其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三、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提高高职学生的身体素质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学生群体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很多学生在进入高职之前被学校严格管理,在繁重的学业压力下,同时也缺乏运动的机会,导致身心俱疲。进入高职以后,高压环境转低压环境,很多学生迷失在网络里不能自拔,长期久坐,生活不规律,同样也缺乏运动,身体各项指标逐渐下滑。我们经常能看到青年学生因网络游戏、熬夜等导致猝死的案例,但仍有很多人心存侥幸心理。
深化高职体育教学改革,就是要“两手抓”,一手抓教学质量,一手抓学生管理,双管齐下,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通过科学的体育训练逐渐改善其生活习惯,最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在掌握专业职业技术的同时加强体育锻炼,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是高职体育改革的第一目标。[1]
(二)就业岗位对学生的客观要求
高职教育旨在面向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毕业生步入社会后大多会从事一线岗位,一线工作紧张而复杂,且劳动强度大,毕业生能否胜任这些就业岗位的职责要求,很大程度取决于其自身身体素质。
以数控专业的学生为例,当前很多制造型公司引进了价值昂贵的机床、切割设备等,为了充分利用设备的价值,一般都需要专业人员一天24小时轮流看护,特别是包含夜班工作,倘若没有好的身体,如何能做好这些工作,由此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提前在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中接受相关培训,能够减轻未来在工作中的障碍。
四、基于职业特色是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关键
基于上述事实,我们可以发现,开展高职体育教学改革,一定要密切关注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的职业特点,以未来职业生涯发展为导向,因此基于职业特色是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关键。
(一)转变传统观念
从学校角度来说,应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认识到体育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理解体育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密切关系。从体育教师角度来说,教师作为体育教学的一线人员,责任巨大,应提高思想认识,密切关注当今的体育动态和发展方向,以传道授业为己任,通过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去吸引学生参与体育课程。从学生角度来说,学生应认识到开设体育课程的初衷,积极学习体育有关理论和实践知识,摒弃“体育仅体育”的肤浅观念,将体育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来,最终从中受益。
(二)坚持实用性的原则
为什么要开展体育教学,就是考虑到它的实用性原则,为什么要进行高职体育教学改革,就是要将其实用性原则进一步落到实处。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方法来发挥高职体育的实用性。比如高职院校可以将体育教学分为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以夯实学生理论基础为目标,设置一些体育常识、卫生保健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认识体育的魅力。第二阶段主要以日常锻炼为重要内容,进行跑步、引体向上、跳高跳远等方面的实操,逐渐提升学生的身体机能,以达到强身健体的切实目的。
高职体育课程内容一定要设置合理,尽可能地达到因材施教,这样一方面能结合学生实际,发挥实效,一方面也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可以选用小班教学,保证课堂效果。
另外,高职体育教学要安排合理适量的劳动强度,高强度的训练并不是体育教学的宗旨,过量的训练不仅达不到教学目标,还容易让学生受伤,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产生抵触心理。
(三)创新融合院校特色
不同的院校有不同的教学风格,可以创新融合校风校纪等,吸收老师、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开展具有特色的高职体育教学,例如围绕团结协作精神开展集体性体育项目,激发学生的体育热情,提高体育课对学生的吸引力。对于学生职业发展来说,可以结合所学专业设定突出职业教学特色的体育教学课程。比如酒店管理、乘务等管理服务专业,要求从业人员要有良好形体,擅长接待等特点,可以在体育教学中安排跑步、瑜伽、舞蹈、礼仪训练等有关项目,训练下肢耐力,锻炼站立基本功。
(四)建立考核监督体系
学校要跟踪体育教师是否设置了与职业特色相关的体育课程,从课程计划、过程开展,效果反馈等角度建立全方位的考核和监督机制,让学校和学生共同评价教师。在学生的考核上,体育老师要结合课堂纪律、出勤情况、考试成绩等综合评估,制定合理的平时成绩、期末成绩占比,保证学生学习效果。
(五)终身体育
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教育是终身性的,体育也应如此。高职体育教学不应拘泥于课堂,要鼓励课外体育,督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注重体育锻炼,形成“终身体育”的思想,这对学生在未来不管是追求职业发展还是追求高质量的生活品质都有积极作用。学校教育是最新影响人的,在一定程度上来说,高职是学生步入社会的最后一站,在此期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思想就显得尤为重要。
五、结语
现如今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高职院校应结合各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构建符合职业特色的高职体育课程体系。[2]为了使高职体育教学改革更加有效,我们可以站在职业特色的角度创新方式方法,开阔思维,更加充分地发挥高职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