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全民健身理念的高校体育节的创新研究
——以贵州大学为例

2020-11-19周子力柳孟利贵州大学体育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29期
关键词:体育节贵州大学闭幕式

周子力 柳孟利/贵州大学体育学院

一、前言

在全国热的“全民健身”理念的大背景下,如何使全校学生参与运动显得尤为重要。《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第四点指出,广泛开展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同时明确指出要加大对学校运动会的改革力度。在此情况下,把全面了解校园体育文化作为学习任务,把树立终身运动的理念作为学习目标,使运动场在课堂之外任然呈现出热闹的场面。从而改变体育节无人问津的场景,创建人人参与的景象。

二、贵州大学体育节存在的问题

(一)开幕式、闭幕式过于简单,缺少创新

开幕式和闭幕式它们的成功与否,会直接影响学生对体育节的重视程度。开幕式的独特创新,势必会将体育节推向第一个高潮。而闭幕式的完美收官,则会留下学生对下一届体育节的期待。目前体育节开幕式冗长的讲话和固化的方阵列队占据了其中的绝大多数时间,闭幕式仍是以颁奖,总结的“老套路”形式草草收尾。显然从目前的状况来看这已背离了举办的初衷,即使学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反响依旧差强人意,面对此种现状,改革和创新是关键。

(二)学生日常训练缺乏专业指导

“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应落实至体育节以及学校体育的始终。体育节项目几乎为田径项目,这提高了赛事的专业程度和难度等级使学生望而止步,并且导致学生在缺乏专业指导下盲目竞争而引起的运动损伤。经调查发现,许多同学在体育节来临之时,进行“突击式”的训练方法,目的是在短时间内提高运动成绩。以健康为代价来提高运动成绩,这样不仅违背了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同时背离了运动的初衷。

(三)项目设置陈旧,学生参与度不高

至今贵州大学已举办15届体育节,比赛项目以主流运动项目为主共13个。最新一届体育节新增了一项为“健身达人”的比赛项目。即使学校有加入健身性的特点但占比太少,同时内容常见、没有新意。尽管田径占据体育节的绝大部分时间,但不能片面的理解为田径运动会。无论是高校,还是中、小学都被传统体育节的举办形式和项目安排的陈旧意识观念所束缚,使体育节的开办止步不前。尽管田径向来占主导地位,但体育节举办效果与田径受重视程度却大相径庭。学生作为体育节的主要群体,这样的现状直接影响体育节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四)评价机制过于单一

目前体育节的评价机制主要从运动成绩来评价学生,造成了学生仅仅注重个人成绩的尴尬局面。体育节是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需突破仅重视运动成绩的窘态,在保证体育节比赛项目正常开展的情况下,新增其它涉及体育的比赛项目并且设置相关奖项。这样在进一步扩大参与人数的同时改变奖项单一的现状。

(五)项目注重竞技化

竞技体育受众群体是专业的运动员,其目的是超越极限、挑战极限。学校体育节本着“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宗旨展开工作,受众群体为学生,其目的是培养体育兴趣,促进身心健康。而目前体育节的突出特点依旧是偏向竞技体育。二者受众群体、所属范畴、开展目的都不同怎么能用相仿的理念来指导运动水平相差甚远的运动员。

三、构建新型体育节的思路分析

(一)把创新理念贯穿于开幕式与闭幕式

体育节是学校的传统活动,但我们不能被传统工学所束缚。冲破传统的束缚,引入新型的元素是体育节再次焕发生机的重要保证。体育节是一场体育盛会,在营造轻松、热闹、欢快氛围的同时将校园文化融入其中,展现独具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为了增加体育节开幕式和闭幕式的观言性和趣味性,需适当减少领导讲话和走方阵的时间来扩充节目表演的时间,加入各个体育社团的才艺表演和其他社团的文艺表演适当融入运动元素,使开幕式和闭幕式在充满仪式感的同时让它成为一个学生课外活动展示的舞台。

(二)用科学的方法指导训练

由于许多田径项目涉及到学生体育知识的盲区,导致学生始终坚持错误训练方法,从而使身体受到损伤,严重偏离了学校体育的发展轨道,走向了伤害身体的极端。引起这种现象的最本质的原因是缺乏专业指导。在此情况下,一方面学校能时常针对性开展体育节如何正确训练的演讲会,来缓解这一现象同时扭转学生“短时间提成绩”的错误观念。另一方面体育学院可以派遣学生至各个学院进行专业指导,在降低伤痛率的同时使体院学生学会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运。在实践中查漏补缺、总结经验。

(三)以学生为中心设置比赛项目

一尘不变的竞赛项目,使学生参与度下降的同时使观众席入座率降低。怎么扭转之一局面,改进和创新是关键。在追求出创新的同时,需以“人人参与”为主线,把快乐体育融入学校体育中,着重提高基本身体素质和基础运动技能。而民族传统体育在这里发挥这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本就是集娱乐、文化和体育于一体的传统体育,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地理位置、地域文化孕育着一项体育项目的诞生,并且沉淀了当地的人文精神。而贵州先天占据地理优势,完全可以将其融入并且将其发挥至极致,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走向更大的舞台。在改变项目的同时,增加体育知识竞赛的环节。

(四)把文化元素体现于评价机制

运动成绩的竞争只是体育节的外在表现,人人参与和感受体育的魅力才是其开展的本质。需淡化金牌意识,多元化进行评价。通过要求各个学院开展体育文化工作发布有关体育摄影、体育知识征文、体育新闻报道、学院体育节口号、手抄报等来增设体育文化宣传奖。

(五)“健康第一”指导思想贯穿于体育节

1、淡化竞技性

淡化并不意味着放弃。江河万里总有源,树高千尺总有根。竞技是体育的底色,失去竞技等于失去了体育的根源。竞技是体育发展的必然结果,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创新性。

2、强调健身性

本着“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宗旨,以促进身心健康为本质,将体育节注入健身性的新观念。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把健身和趣味相结合,使学生在身体健康及心情愉悦情况下参与体育活动。

3、增加趣味性

趣味性是“快乐体育,大众体育”的基础,是实现“全民健身”的强精剂。小强度、大群体,小负荷、长时间的运动特点与运动形式,在满足大部分群体需求的同时激发运动能力偏弱的小部分群体参与其中(身体有缺陷、协调能力差等)。

(六)把体育文化融入思想观念

人生唯有运动和读书不可辜负。学校需对校园体育文化引起重视,改变只注重“全民读书”的传统观念,强调“全民读书”和“全民健身”两头抓的意识。加大宣传力度,改变体育节氛围仅仅集中在体育场的现象,实现把氛围延伸至学校各个角落,把阶段性锻炼不断持续量化进而形成自觉锻炼的意识。对于教师,需更正体育节是“学生表演,教师旁观”的想法。教师应起到引领的作用以身作则鼓励学生人人参与。对于学生来说,必须淡化“精英体育”的观念,建立“大众体育”的思想,将“全民体育”真正融入到生活中。

四、构建新型校运会的目标

(一)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终身体育在上世纪末提出,但直到今天仍然仅是文件上的要求并没有贯彻执行。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形成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体育节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播终身体育价值观念的最佳载体。对学生终生体育意识培养的关键是对学生体育兴趣与行为的培养,但这是一个漫长、且持续的过程。通过对体育节的改革从而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使学生在不自觉中接受体育的教育,并逐渐内化为行为、习惯、意识的过程。

(二)以体育文化塑造体育的育人功能

体育的育人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体育精神作为体育运动的一部分,又反正作用于体育运动。内缇什坚持完成比赛、邓亚萍的夺冠之路、中国女排等都是体育精神的完美诠释者。将顽强拼搏、永不放弃、勇攀高峰、团结协作等体育精神贯穿于学习、工作、生活中,这又何尝不是一笔精神财富。其次,倘若体育运动是社会的缩影,那么体育道德就是社会规则和准则的体现。不论是体育运动还是社会生活都离不开行为准则,而长期坚持体育运动对培养思想品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最后,由过度减肥造成的以瘦为美的畸形审美已经成为一种全民性、病态性的社会风尚,其实质却是人们认知出现偏差,而体育能使人们跳出审美怪圈。坚持运动不仅能塑形、拥有健康的体魄和优美的肌肉线条而且能愉悦身心,调节心理。因此,体育节的开展需加强重视体育的育人功能。但体育只是其功能的储藏室和中继站,将其功能运用于人生道路中才是最终目的。

五、结语

随着社会以及学校体育的发展,贵州大学体育节显然从指导思想、项目设置、评价机制等方面已经暴露出严重的问题,面对改革需提高参与人数、健全评价机制、细化奖项设置、优化项目设置、更新意识观念,最终,使学生在不自觉中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并不断内化为生活习惯的一部分。在学校、学生以及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构建一个适合贵州大学并且与时俱进的新型体育节。

猜你喜欢

体育节贵州大学闭幕式
冬残奥落幕
谢以家绘画作品欣赏
360名运动员角逐体育节
档案见证贵州大学百年文脉
天易水竹学校学子竞技体育节
小康微博互动
百年贵大生生不息
闭幕式
人火共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