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象、意”理论与主题报道采写
2020-11-19范步淹
◎范步淹
严格地说,主题报道是“主题先行”的报道,虽然具有新闻属性,但同时也有与生俱来的、鲜明的宣传特征。 也正因如此,在实际操作中,主题报道极易出现程式化、空泛化、俗套化等弊端,从而影响宣传效果。
如何提升主题报道的宣传效果?近年来,业内人士发表了许多经验之谈,学界也从多角度立论,见仁见智,多有启迪引导之功。本文试图运用中国传统的“言、象、意”理论,梳理主题报道的功能层次, 谈一谈对增强主题报道吸引力和感染力的看法。
一、“言、象、意”理论精要
“言、象、意”理论的发端,可追溯到古先贤表达的痛苦。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庄子有云“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孔子亦有言“天何言哉”。而最典型的则是《周易》的感叹——“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为何“言”不能尽“意”?这要从“言”“意”两方面去理解。“言”即语言,是思想的产物,为了表达思想便形成了一系列概念,所反映的是事物的一般特征;而 “意”即思想、情志,在被语言表达之前,往往处于混沌状态,丰富、复杂、微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正如黑格尔所说:“语言实质上只表达普遍的东西, 但人们所想的却是特殊的东西、 个别的东西,因此,不能用语言表达人们所想的东西。 ”[1]
那么,宇宙之意、圣人之意、凡人心中之意,如何得以完整表达?在“言”不尽“意”的痛苦折磨中,哲人们一直求索语言完整表达意识的途径。《周易·系辞上》在“言”“意”之间找到了一个中介——“象”。 “象”指物象、形象。 魏晋时期玄学家王弼受此启发,进一步论述了“象”的作用,形成了完整的“言·象·意”理论——“夫象者,出意者也。 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 意以象尽,象以言著。 ”
这段话全面论述了 “言”“象”“意” 三者的功能及其关系,清晰地阐明了通过“言”和“象”两个层次的手段达到表“意”目的的路径。
《周易》的言、象、意是指卦辞、卦象、卦意,而王弼的理论已经不限于此,而是从一般认识论的意义上来谈的,对后来的哲学、美学和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特别是在文学方面, 这一论述被后世文论家引申发抒, 写作者遵循实践,创造出了一个有别于西方的、意味无穷的文学世界。
在文论家看来,“言”“象”“意” 三者构成了文学作品文本的三个层面:“言”是浅表层次,“象”居中间层次,“意”为最深层次。作家通过语言描绘形象,语言又和形象一起共同完成了对意蕴、意味、意境的表达;读者通过对语言的理解,沉浸到色彩斑澜的形象世界, 从而受到情的感染、 美的熏陶、意的激励。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其文本结构也是由“言”“象”“意”三个层次构成:记者运用语言叙写事实,通过事实传达意义;受众则是通过语言了解事实,透过事实领悟意义。 因而,引入“言、象、意”理论,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认识新闻,指导报道采写,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主题报道的特征及采写启示
新闻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事件性的,一类是主题性的。
触发事件性报道的,是事件的发生。记者通过对事件的了解、理解,发现其暗含的意义。 也就是说,先有了“象”,再示明“象”中之“意”,其报道过程是一个“明象”的过程。而主题报道则不同,它是“主题先行”的,是围绕一个时期的宣传需要而先设定了主题的报道, 有些甚至是指令性报道,是“命题作文”,即,主题报道是先有“意”,报道的过程是一个创造性的“尽意”过程。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主题报道作为主流意志的传播,追求的是效果。“尽意”不只是单向的表达,宣传效果只有在受众接受过程中才能实现。也就是说,新闻人写完稿、出完报,只是完成了工作的一部分, 另一部分工作是受众的阅读和领悟。这后一部分工作表面上是受众完成的,实则靠的是新闻作品本身的吸引力感染力。
根据“言、象、意”理论,“意”的表达与接受,要通过“象”和“言”两级媒介才能得以实现。
1.“意以象尽”:主题报道要以“象”为中心来构建
主题报道的“象”,是用以阐明主题的新闻事实。它既要具备表达功能,又要能达成接受效果。许多记者拿到报道主题,首先想到的是罗列在工作总结中的最新建设成就、工作的重大突破、某方面的创新实践、涌现的人物典型,以及现实进展给人民生活带来的改善, 等等。 这些宏观层面的事实,有的人尽皆知,没有新鲜感,有的流于空泛,缺乏吸引力,这些虽然也能实现表达主题的目的,写来洋洋洒洒,读来却空洞乏味。
原因在于,我们常常忙于表达,却忽视了接受。 要解决这一难题,最好的途径是以“象”为中心来构建主题报道,也就是说,既然“意”(主题)已经有了,记者的首要工作应该是寻找既能完成完整表达,又能让受众易于乐于接受的“象”。
《工人日报》记者车辉总结自己长期的主题报道实践,提出“三化规律”,即“主题人物化、人物故事化、故事细节化”。[2]笔者很赞同这个观点,人物、故事和细节可以视作主题报道“象”的三维。
人物。每一个人都是生动的独立个体,生存于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又无不打上了时代的印记,是“时代之子”“社会之子”。 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个人足以显现时代大变迁。主题报道从人物入手,关注生命个体的生活与奋斗、理想与追求、成功与挫折、喜悦与忧烦等等,可以极大地拉近报道与受众的距离。
故事。有人就有故事,故事的启承转合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从人类早期的口口相传,到今天的津津乐道,故事永远具有抓人的魅力。在主题报道采写中,往往找到一个恰当的好故事,就是成功的一半。但是,故事有两种,一是时间链条上的延展,一个人先做了什么、又做了什么、再又做了什么之类;二是因果关系上的演进,前因导致后果,后果又导致新的后果。 前者关注的是单个人,表现力较弱,且有流水账之嫌;后者往往产生于人与人的关系之中,环环相扣,复杂丰满,更有表现力。
细节。细节是故事中最有表现力的部分,好的细节描写可以增强新闻的现场感,烘托出环境气氛,给读者以情绪的感染。 特别是人物的一颦一笑、一个眼神、一个不经意的举动等动作细节,往往是其精神风貌和性格品质的流露,记者捕捉运用好了,能使人物形象更生动丰满。
主题报道的“象”,还应包括环境和场境。 这是人物的家园,故事的舞台,细节的温床,其重要性自不待言,不作赘述。
总之,“尽意莫若象”,对“象”的搜寻与选择是主题报道成功的关键,记者只有深入深入再深入,才能寻找到恰当的“象”;只有提炼提炼再提炼,才能打磨出能“尽意”的“象”。
2.“象以言著”:主题报道的语言应具有构象功能
主题报道的“言”是用以叙述新闻事实的语言,是新闻报道文本最表层的要素,是受众能直接接触到的部分。受众通过对语言的识读,了解人物,感知细节,串连故事,从而达到对报道主题的理解和认同。
语言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抽象的、概括的,一类是形象的、具体的。 根据“言、象、意”理论,“言”不是直接表达“意”,而是以描绘“象”为目的,所以,主题报道的语言必然只能是形象的、具体的,而不能是抽象的、概括的。
而在实际操作中, 许多记者常常将两种不同性质的语言混为一谈,材料从工作总结、经验报告、领导讲话中来,写作时自然戴上了公文语言的枷锁,概念化、符号化、概述化,空泛枯燥,难以卒读。
语言是新闻事实在新闻文本中的存在方式, 是新闻事实的物质外壳,所发挥的是语言的构象功能。 从理论上讲,用以构象的语言有两种特性,一是纵向动态地、宏观地看,它是叙述的;其二是从横断面静态地、微观地看,它是描写的。 所谓语言的构象功能,即是指描写与叙述的结合,是在叙述过程中的描写,在描写基础上的叙述。通过描写性的语言从细微处刻画人物、铺陈环境、并在人物与环境的交织中展开讲述,以达到维妙维肖、生动逼真的效果;通过叙述性的语言把人物的心理言行、人物之间自动互动关系、事件之间的联系和环境置换等联结成一个整体 ,构成一个完整的“尽意”之“象”。
同是发挥语言的构象功能, 新闻语言又不同于文学语言。 文学语言可以极尽铺排之能事,甚至细腻到令人发悚;而新闻讲究新和快,语言也要求简洁灵动,干净利落。 从这个意义上说,主题报道的语言应该具体以下要求:
具体可感。主题报道的语言目的在叙写新闻事实,因而必须是形象生动的,而不是抽象概括的,要通过绘声绘色的描写,使受众如临其境、如睹其物、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新闻的描写不宜冗长,因此,记者要善于抓住人物、事件和环境中最突出的、标志性的特征,抓住了特征,只需三言两语粗笔勾勒,就能绘景造型,传神写照,生动活泼,栩栩如生。
要有动感。动是新闻的基本特征,新闻语言自然也要有动感,要将概括的介绍具体化,让枯燥的数字生动起来,摈弃静态描写,多用灵动叙事。 要做到这一点,记者要学会多用动词,巧用动词,让所有的句子都动感十足,生动形象。
善用白描。 白描作为一种写作手法, 是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渲染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主题报道往往是综合性的,要运用多个人物、多个故事、多个场景,共同完成一个主题的表达,因而写作时不可能面面俱到,个个细致入微,简洁朴素的白描笔法,可以让报道更加丰富生动。
注释:
[1]黑格尔:《哲学史演讲录》,商务印书馆1978 年版
[2]车辉:《主题人物化,人物故事化,故事细节化——浅析如何成功采写时政主题报道》,《传媒》2019 年第7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