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作文教学“三步走”

2020-11-18王忠明

教育·教学科研 2020年10期
关键词:三步走小学作文有效教学

王忠明

摘要:小学的作文课堂教学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对生活的观察感知能力。同样,语文作文课堂的教学质量高低、课堂效果的好坏与教师如何开展作文教学密不可分。课堂教学的方式反映出教师与学生的教学关系,关系到课堂的教学策划、教学活动的组织安排以及教学方法的制定方方面面。为了更好的把握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课堂效果,教师应着重研究教学的各个要素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发挥教学的整体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关键词:小学作文;有效教学;“三步走”

作文写作本质上是通过叙事、议论科普说明等方式,通过日常的积累,表达作者对生活细节的观察,或是对生活的感悟,真切地表述一件真实或虚构的事件。借助语言的力量,巧妙的使用修辞、成语、表现手法来营造效果,情景再现给读者感同身受的体验。这是一个完整的作文构思的过程。在应试教育中,小学作文教学强调写作技巧,以使写作过程遵循规则。但是,知识面狭窄将不可避免地限制学生的感知和想象力,由于缺乏全面的知识供应,随着时间的流逝,学生撰写的文章变得乏味并且没有美感,而且,教师领导的“填鸭式”灌输违反了孩子的天性,而忽略了培养学生自主性的重要性。一般而言,教师在教学时,往往都是以下三种方法:构思写作大纲、模仿练习、创新教学模式。如何有效运用这三种方法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做了以下研究。

构思写作大纲,为丰富阅读奠基

从细节入手,搜集写作素材 从细节入手,在写作构思的过程中,运用多重表现手法,夸大渲染,或是联想想象,完整和延伸信息的使用价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通过教学设计培养学生获取、选择和表达信息的能力。

比如,在学习课文《爬山虎》一文时,教师可以以此为例,分析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作者是通过哪些角度进行的描述,以及写作前进行了哪些准备活动,都是值得关注的部分。接下来,总结归纳一些技巧和观察角度,引导学生借鉴写作手法,学习如何发现被观察者的特点,其中哪些是值得记录下来的,有针对性的学习。再进行信息筛选整合之后,进一步要做的是,把所见所闻转化为文字和语句,组织语言,尝试从片段入手开始练习写作。感受写作的奥秘。

感知生活,丰富阅读 阅读是写作前必不可少的环节。大量、丰富、不同体裁的文章的阅读是写作的灵感来源。学生能够轻易地捕捉到生活中的细微事物,但是文字表述能力总是欠些火候,而阅读则是解决这个问题至关重要的环节。从最基础的课本开始,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深入思考能力受限,那么一开始的阅读读物也应是基础,贴近教学大纲的内容。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挑选过对写作和阅读理解能力有着普适性的文章,每一章节后还有对于写作练习和技巧讲解,教师要巧用现有的资料带领学生仔细阅读,为接下来的写作打好基础。同时,小学生现阶段的学习任务不重,课余时间多,教师可以适当推荐一些课外读物,寓言性的故事或是有大量描写的语段,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比如,小学读物《三毛流浪记》是一篇用情至深的有情节性的小说。教师需要在学生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分析作者写作的用意,逐渐去理解大家作品的写作模式,对情感的描述,对细节的把握,如何才能写出打动人的文章等都是需要学生去主动思考的问题。此外,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三毛流浪记》有大量关于环境的描写,不同的环境衬托不同的气氛和心境,这也是需要学生注意到的。

构建写作框架 在写作前,一件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构建写作大纲。如果说语句修辞是血肉,那么框架大纲就是骨架,只有完整的、逻辑学严密的提纲才能支撑起一偏有血有肉的文章。因此,在写作前,学生要学习如何列一个写作提纲。写作提纲能够准确地表达作者内心的中心思想,在混杂的观点和想法中,提炼出一个中心思想,从此入手再发散思维,延伸出分支的观点来支撑主要思想内容。语文作文的写作大纲的联系,有助于帮助学生锻炼总结提炼的能力,增强思想的深度和語言表达的凝练性,提升综合素养教育。

模仿练习,渐入佳境

教师通常十分重视学生写作技能的培养,而这就需要大量的模仿练习,对于刚开始学习写作的小学生来说,能够帮助他们快速成长,真正的理解课堂上所讲作文写作的基本内涵。叶圣陶曾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模仿符合小学生现阶段的天性和学习特点,因此,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范文和模仿的经典模板,分析这些段落的写作特点,明确模仿的要点,再带领学生进行示范练习,激发学生对语文作文学习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的能力。例如,教师可带领学生逐一分析某一篇或一段名篇佳作中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加强学生在写作方法方面的实践,之后再给出修改意见,指出学生的不足,最终行之有效的提高写作技能。通过不断地练习,帮助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深刻领会语言表述的关键之处。同时,要注意的是,在仿写的过程中,教师要强调,仿写和模仿不是一味地照搬照抄,要结合自己的想法和思考,即模仿的关键在于形式,而不是内容本身,坚决要杜绝抄袭的现象。

比如,在作文课上,教师可以展示同体裁不同文法、同一文风不同写作手法、同一作者不同思想背景下的不同的优秀范文。通过不同类型文章的学习,来给学生展示写作的手法和技巧的运用。接下来,教师可以布置一篇短文写作,在学生经过大量的练习后,在独立写作和思考中把所学彻底转化为自己的理解。如借鉴学习,仿写一篇关于动物的文章,在给出题目之后,教师要明确以下几点:一是在写之前要先理清头绪,构建写作框架;二是仔细观察,抓住描写对象的特点,展开合理的想象联想;三是在描写中要尝试使用情感表达,巩固之前的练习;四是恰当运用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通过给出一些提示和思路,帮助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开拓自己的写作想法。

用图文并茂创新教学模式

利用多媒体的手段来创新语文作文教学方法,加强教学的趣味性,将智能化的技术手段应用于小学语文的作文教学,激发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开展多方面、丰富的师生互动环节,有助于培养学生文字表达能力,提供情感抒发的不同载体。多媒体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于一体,借助多媒体平台开展作文教学,可以更好的实现对语文抽象知识的直观化和具象化,通过图文不同的表现手法,给学生不同的感受,加强印象,提升联想和想象力。最终促使学生真正理解作文写作的技巧和思考方式。

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设备,以视频、图片等表现方式,将作文知识进行具象化处理,创设合适的学习情境。此外,教师还可以依据各单元的教学要点,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理解水平,设计相应的写作主题。例如,在《我最喜欢的家人》这一命题作文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我最喜欢的家人》这一主题,开展课堂讨论,鼓励大家说出自己最喜欢的一位家人和理由,在语言组织和思考的过程中,凝练语句,迫使学生深入思考。这同时也是写作构思的重要思考环节。打动人心的文章需要真情实感的流露和表达,这有赖于学生将自身情感融入作文写作中,通过氛围的渲染和心理的描写来完成。而讨论的目的是为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最终达成提升语文作文教学的目的。

结束语

生活是写作的开端,细节是写作的素材来源。教师一开始就要培养学生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善于观察,懂得观察,在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的同时,加强对生活的感知并牢记于心。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去筛选有价值的写作素材和信息,经过选择、整合和加工的方式,对信息加以提炼和思考,最后使用自己印象最深刻、最有表达欲望的材料进行写作。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学校)

猜你喜欢

三步走小学作文有效教学
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的几点思考
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新思路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中国创新“三步走”令人着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