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绣为约皆因缘起
2020-11-18丁永霞
她一次次地拓展着马尾绣的应用领域;她一件件地收集着水族的古老绣品;她一步步地带领着村里的绣娘实现脱贫致富……从一名普通的绣娘,到贵州水族马尾绣的领头人,宋水仙为国家的非遗传承与发展做出了诸多贡献。
宋水仙,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水族马尾绣)代表性传承人,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主席,第一个将马尾绣运用到服饰上,开启了马尾绣商业化的道路,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杰出手工艺徽章认证书”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授予的第三届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等。在40多年的马尾绣制作生涯中,她盡力收集马尾绣老绣品,建立了第一家水族家庭民族民间展览馆,并且发起和促成了三都水族自治县水族马尾绣传承保护展示中心的成立。
踩着吱呀作响的楼梯而上,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县里一家马尾绣工艺品展馆的二楼别有洞天,这里陈列着宋水仙30多年来辛苦收集来的水族马尾绣背带、翘尖鞋、铜鼓及“水书”的历法书籍。它们散发着古老而又历久弥新的气息,静静地讲述着这个水族女子为马尾绣的传承与保护所做的努力,述说着属于这个民族特有的灿烂文化。
以传承马尾绣为初心
说起马尾绣,宋水仙一边拈起三四根马尾毛和白线熟稔地缠起马尾,放到旁边备用,一边笑答:“都是缘分。”从自小学习马尾绣到现在传承马尾绣,一路仿佛都是际遇使然,但是这些际遇的背后却是宋水仙对水族文化与马尾绣的初心与坚持。
1965年,宋水仙出生于三都水族自治县三洞乡板闷村—水族文化的流传地。马尾绣是水族妇女世代传承的一项古老而独特的手工制作技艺。宋水仙三四岁便帮着母亲穿针引线,耳濡目染,自小便对水族文化和学习马尾绣非常热爱,17岁时就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绣娘。
1986年,21岁的宋水仙不顾家人反对,嫁到有“马尾绣之乡”美称的三洞乡板告村,跟随婆婆和祖母学习马尾绣。祖母潘水英是十里八乡闻名的能工巧匠,她绣制的马尾绣背带每逢赶集总是被哄抢而空。祖母将自己多年的马尾绣绣制秘诀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宋水仙,比如,浆布壳的时节应当如何把握,如何利用适宜的天气和合适的模子浆出好用的布壳;在图案的设计上,既不能过疏,也不能过密,要把握好留白的程度;如何配线、如何搓马尾、如何放花、如何做结,通过绣、挑、补、梭,再加以各种彩色丝线来填充,才能达到色彩浓重、线条分明的浮雕感等。在婆婆和祖母的指导下,并凭借自己对马尾绣的耐心领悟,宋水仙制作马尾绣的技能得到极大提高。见到村里寨上哪个人做的花好,她都要拿来仔细地看,虚心向别人讨教,学习他人的长处。渐渐地,宋水仙制作的马尾绣越来越好,不但针脚精美细腻,而且配色和谐、图案古朴,她成了当地有名的马尾绣制作能手。
马尾绣是刺绣中的“活化石”,通常被运用在妇女背小孩用的背带、穿的翘尖鞋,还有女性的围腰和胸牌、童帽、荷包及刀鞘护套上,但只有在重大节日时人们才会用上这些马尾绣物品,其使用率并不是很高。“使用才是最好的传承”,为了让马尾绣被更多人认识和了解,宋水仙首先将马尾绣运用到服装上,1990年完成了第一件水族马尾绣服饰。她认为每一个水族姑娘都应该拥有一件属于自己的马尾绣嫁衣,一针一线绣出的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后,她又将马尾绣运用到首饰、箱包等物品中。“小时候把花鸟鱼虫绣在背带、童帽、翘尖鞋上,寓意吉祥”,宋水仙拿起手中的绣品滔滔不绝,“即使是现在,马尾绣的图案也没怎么变,我们就是要把最古老、最原始的东西放在文创产品里,传承加创新,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文化,爱上我们的文化”。将传统的马尾绣与现代生活理念相融,“图样不变,工艺不变,初衷不变”,是宋水仙始终秉持的宗旨与信念。
然而,宋水仙也对马尾绣传承现状充满担忧,很多优秀的绣娘年事已高,年轻人又大多不愿意留在家里只靠手艺赚来的微薄收入生活,想出去看看更大的世界。“从非遗的可持续来说,加强非遗传承人的培育非常重要。我希望能激发更多年轻人关注非遗文化,特别是助力非遗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为马尾绣的传承与创新注入新鲜活力,宋水仙期盼地说。
以保护马尾绣为使命
20世纪80年代,旅游热开始兴起,水族马尾绣吸引了外国人的目光,很多外国人走街串巷收购马尾绣老绣品。宋水仙亲眼看到一个外国人花了500元钱就买到了一件有着200多年历史的马尾绣背带。
正是这次“偶遇”,让宋水仙意识到保护马尾绣的迫切性。“我当时就很着急,再过几十年,我们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好东西都被外国人买走了,后辈们怎么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怎么学习和传承呢?”
为了留住民族文化的根和魂,宋水仙开始收集各种老绣品。以前交通闭塞,信息技术不发达,很难掌握天气状况,出去一天,或遇上倾盆大雨,或暴晒几小时都喝不上一口水,“天亮走到天黑,一年不知道磨破多少双鞋子”。收藏之路虽然艰辛,但她一做就是30多年。
宋水仙四处打工、省吃俭用,从不多的收入里拿出很大一部分来收集老绣品。1989年,因为爱人生病,孩子又小,家里过于困难,家人趁她不在家时卖掉了一个精美的马尾绣小钱包。她回来后得知,急得眼泪都掉下来了,硬是退了人家钱,把钱包追了回来。宋水仙走遍了水乡的村村寨寨、山山水水,在最穷和最需要钱的时候,她也舍不得卖掉任何一件马尾绣绣品,咬着牙走过了人生最艰难的时候。通过近40年的积累,一年又一年,一件又一件,宋水仙收集了上万件水族老物件,除了年代不一、样式各异的马尾绣珍品,还包括“水书”作品、水族老银饰、老铜鼓等。
“收购来的老绣品越来越多,我想有一个展示和摆放它们的地方,让我们的子孙后辈和外来的客人了解我们的水族文化。”宋水仙说。2010年,她腾出自家的住房,成立了水族地区第一个家庭博物馆,免费对外开放,使其成为当地展示、宣传水族文化的一个窗口。
这些藏品一摞一摞地叠放着,挤在一间89平方米的木房里。有一次,隔壁饭店着火,宋水仙回忆道:“当时几个年轻人慌里慌张地不知道该怎么办好,我赶紧跑到屋子里拎了一大桶水就往上冲,同时大喊,让更多的人赶来救火。”幸好,这些藏品在火灾里得以安然无恙。宋水仙“把心放回肚子里”的同时,又开始忧虑万一以后发生这样的事,却来不及救火,这些“宝贝”该怎么办。
2018年两会期间,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宋水仙在会上提出修建一个宽敞明亮的水族马尾绣博物馆的建议—“我们水族的‘宝贝就放在89平方米的木房里,防虫、防火、防盗都是难题,同时还要在里面进行绣娘培训,这既不利于保护绣品,也不利于这项非遗的传承和发展,真希望能有一个博物馆来收藏它们”。
2019年1月23日,在有关部门的协调和帮助下,集展览、培训、销售于一体的水族马尾绣传承保护展示中心建成了,上万件马尾绣“宝贝”有了“新家”。一直关注这项工作的宋水仙难掩激动之情,“以前好多绣品都是叠起来的,现在我们搬到那边(展示中心),都能铺开放了”,能够更好地守护这些民间艺术了。
以带动“指尖经济”为目标
在深圳打工时,宋水仙发现外国人对她绣的马尾绣零钱包很感兴趣。她想起家乡的姐妹、娘婶为了照顾家里,不能外出打工,只能靠着农作贫苦度日。为了让家乡的绣娘们在赋闲时也能赚钱贴补家用,她号召村里的绣娘们一起绣零钱包,再统一收购卖出去。但是供大于求,很快,就积压了好些包包卖不出去,又不能让绣娘们断了贴补家用的生计,宋水仙着实苦闷,对自己当初的想法一度产生了怀疑。
2002年,政府组织宋水仙参加荔波旅游展销会,她把绣娘们做的马尾绣背带、包包等产品带了过去,产品不仅很受欢迎,而且获得了奖项,宋水仙第一次觉得自己做的事得到了认同,确定自己做的事是有意义的。
2006年,宋水仙在三都水族自治县县城开了第一家马尾绣工艺品专卖店。店里不仅有她收购来的绣娘作品,绣娘们也可以将自己的作品放在店里寄卖。宋水仙将马尾绣转变为商品,开始了马尾绣的商业化之路。
2012年,宋水仙又成立了三都水族自治县水仙马尾绣有限公司。在板告、庙良、杨柳、姑引、良村等几个马尾绣绣娘集中的村里,她举办了马尾绣技能培训班,并请来自治县非遗中心、民族研究所的专家给学员上课。她自己也上台给绣娘们讲马尾绣工艺,分享她一路走来的体会和自己的马尾绣梦想。近些年,她培训绣娘5000余人次,大大地推广了马尾绣的传承和保护工作。很多人重新拾起了马尾绣针线篮,不会的也开始来学习制作马尾绣,很多妇女不再外出打工,在家里做马尾绣就能有收入,又能照顾孩子和老人,为马尾绣的传承与保护提供了更多的后备力量。
杨小秧就是宋水仙众多“学生”之一,跟随宋水仙学习多年。如今,杨小秧已经“出师”,在中和镇雪花湖移民社区的马尾绣工厂担任指导老师,带动更多的妇女依托指尖技艺脱贫致富。宋水仙的“得意门生”韦娘更办起了自己的公司。三都水族自治县的马尾绣产业有了一定的规模,截至 2018 年,全自治县共有马尾绣公司 22 家、水族马尾绣传习所5个。
2020年的两会上,宋水仙又与贵州省苗绣代表性传承人石丽平联合建议,打造一个集展示、宣传、销售于一体的贵州民族文化产品平台,在带动民族传统工艺发展的同时,通过民族文化产业帮助大家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实现乡村振兴。
“一定要让马尾绣传统工艺产品走向市场,带领更多乡亲们脱贫致富,‘绣出好日子。一定要把老祖宗留下来的珍贵绣片保留好,把这一针一线织成的文化瑰宝传承下去。一定要让水族马尾绣迈出大山,走出中国,迈向世界。”这是宋水仙曾许下的三个约定。她坚信馬尾绣及其蕴藏的水族文化内涵会被世人看到,“再艰难也要坚持下去,决不放弃,这是我们民族的瑰宝,是民族文化的根和魂”。
丁永霞,南京大学历史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