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幽默反讽看《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

2020-11-18李佳

青年文学家 2020年30期
关键词:反讽婚姻观傲慢与偏见

摘  要:简·奥斯汀凭借她敏锐、理性的洞察力和高超的语言艺术形成了独特的讽刺风格,并使反讽成为她作品的重要风格和精髓。在《傲慢与偏见》中她运用幽默反讽将婚姻观展现得淋漓尽致。

关键词: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反讽;婚姻观

作者简介:李佳(1979-),女,汉族,云南人,硕士研究生,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社会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30-0-02

一、引言

美国著名批评家埃得蒙·威尔逊曾说:“英国文学口味的翻新影响了几乎所有作家的声誉,唯独莎士比亚和简·奥斯汀经久不衰。”简·奥斯汀生活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英国乡村,当时的社会等级较为分明,权利大都掌握在贵族和地主的手中,她本人家境相对殷实,生活圈子较小,所以其作品多以英国乡村的家庭生活和婚恋故事为题材其代表作《傲慢与偏见》更是被奉为文学经典,拥有众多读者。

在《傲慢与偏见》中,简 · 奥斯汀以理性细致的洞察力、轻松诙谐的语气、幽默和反諷的笔调围绕爱情与婚姻这一核心主题,讲述了几对年轻人发生在英国乡镇上的婚恋故事,表现出了她对人性、现实的深刻思考。近两百年来,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傲慢与偏见》进行讨论和研究,而小说中的婚恋主题和反讽艺术的运用一直是学界关注和研究的焦点之一。自从1870年,理查德·辛卜逊提出“反讽”是奥斯丁小说的生命以来,这个问题便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特里林指出,要谈论奥斯汀,就必须懂得什么是反讽,因为不能正确理解她的反讽,就会对她的小说产生极大的误解。朱虹(1982)也曾强调弥漫全书的“反讽”是“奥斯丁笔下喜剧性的精髓”。奥斯汀正是通过对反讽艺术的巧妙运用,才将如此复的人的道德生活写得如此深刻,反讽艺术正是奥斯汀小说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反讽对于她来说不仅只是一种艺术手法,更是她理解人性、领悟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

所谓“反讽”,迄今学界并无一个公认、统一的界定。反讽起初被狭义地理解为“讽刺”、“嘲弄”的意思,并作为一种修辞手法运用于文学语篇。特里林认为“从简单的定义来说,反讽是一种修辞手段,它说的一件事,指的却是它的反面;或者它实际所指的比它表面所说的意思要多或要少。”

正如徐彦俐,尹贵俭(2011)所说,在《傲慢与偏见》一文中,简·奥斯汀对讽刺艺术的运用无处不在,通过前后矛盾的事实对比,将当时社会心口不一的爱情观和婚姻观揭露得淋漓尽致,使读者在感觉荒谬和可笑的同时产生深深的思考。

二、从幽默反讽看小说中的婚姻观

简·奥斯汀在小说一开头就写到“凡是有财产的单身汉,必定需要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可所谓这条“举世公认的真理”真是举世公认的吗?显然,这至少是小说中班纳特太太的想法。正如我们所知,班纳特家有五个女儿,而依照当时英国的财产限嗣继承法,由于没有儿子,在班纳特先生去世后,他的财产要由其远房亲戚柯斯林继承。这样班纳特太太和她的女儿们就将失去经济来源。因此,班纳特太太及其迫切地想把自己待字闺中的女儿们嫁给这些“有财产的单身汉”。她满脑子想的都“凡是单身的女子都需要嫁一个有钱的丈夫”,加之她又是一个缺乏教养、爱慕虚荣且见识浅薄博的人,闹出了不少笑话,还差点影响了简和伊丽莎白的婚事。我们不禁嘲笑班纳特太太的俗粗俗浅薄,然而小说结尾却出乎我们的意料,她成功地嫁出了三个女儿,她那“举世公认的真理”居然成真了。

我们不得不承认,一直被我们嘲讽的班纳特太太成了最后的胜利者,她那粗俗浅薄的见解也都一一兑现了。结尾和开头形成巨大反差,“举世公认的真理”和“荒谬可笑”竟然相互转化了。这个反讽意味十足的开篇,被看做是世界文学中最著名的开场白之一,也奠定了整部作品的一个反讽基调,为下文中将要发生的各种趣事埋下了伏笔,对当时社会以金钱和地位至上的婚姻观进行了深刻的反讽和批判。

1.简和宾利的婚姻

简是班纳特家的大女儿,美丽端庄、温柔善良,是姐妹们的典范,更是被班纳特太太给予厚望,最适合成为有钱的单身汉需要取的那位太太;宾利则是典型的绅士,既温文尔雅又风度翩翩,正是一个需要娶位太太的有钱单身汉。两人也在舞会上彼此倾心,按理说如此般配的一对应该很快就能步入婚姻的殿堂。然而,简因为性格拘谨、腼腆内向,不敢表露自己的心迹,把对宾利炽热的爱小心翼翼地隐藏在她典雅的外表下。宾利对简一见面便心生爱慕,然而他无法从简平静的外表判断简是否也爱他,缺乏自信和主见,屈服于周围人的舆论,在他和简的感情看似发展顺利的时候突然离开。这让简以为宾利并不爱自己,或至少爱她爱得并不深,一度非常伤心、情绪低落。富有讽刺意味的是看似典型的淑女绅士、郎才女貌的两个人内心都懦弱胆小,明明喜欢对方却不敢表露,因为害怕别人的嘲笑而不敢走到一起,过于在乎社会舆论,缺乏勇气去主动争取自己所爱。要不是在伊丽莎白和达西的帮助下,两人很有可能有可能知识因为性格上的懦弱而彼此错过。好在最终简和宾利消除了误会,明白了彼此深爱着对方,终于克服阻碍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简和宾利的婚姻虽然起初因懦弱而险些错过,但终究是以真挚的爱情为基础且经过考验的,是比较幸运且幸福的婚姻。

2.夏洛特和柯林斯的婚姻

柯林斯是班纳特先生的一个远房亲戚,也是日后班纳特先生遗产的继承者。他极其令人讨厌,在地位比他高的人面前卑躬屈膝、阿谀奉承;而在其他人面前则装腔作势,自以为是,荒谬可笑,他是小说中金钱至上婚姻观最忠实的践行者。他因为“有幸奉为恩主的那位贵妇人特别劝嘱我要结婚”和“每个生活富裕的牧师,理当给教区的婚姻方面树立一个榜样”,所以迫不及待地要娶位太太。他求婚的目标迅速地从简转向伊丽莎白再到夏洛特,很明显,柯林斯并没有真心爱上其中任何一位姑娘,他不过是要完成恩主的“劝嘱”,树立一个“榜样”,至于结婚对象具体是谁并不重要,所以与他各取所需的夏洛特成为他不错的选择。

夏洛特是伊丽莎白的好朋友,聪明务实且接受过良好的教育,然而已经27岁的她既没有丰厚的家底,也没有迷人的外表,只能将婚姻作为自己的目标和出路,“大凡家境不好而又受过相当教育的女子,总是把结婚当作仅有的一条体面退路,尽管结婚并不一定会叫人幸福,但总算给她安排了一个最可靠的储藏室,日后可以不挨饿受饥。”对于18世纪的英国女性而言,没有财产就意味着没有生活保障,夏洛特不得不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低头,不得不通过婚姻让自己远离挨饿受冻。尽管她明知柯林斯愚蠢、自负、令人生厌,但她不得不抓住这个“最好的机会”,答应了柯林斯的求婚,为自己找“一个最可靠的储藏室”。

夏洛特和柯林斯的婚姻反讽意味十足。夏洛特结婚之后曾对伊丽莎白坦言道:“做做家务、养养家禽、帮忙处理教区事务等等,我都充满了兴趣,生活谈得上非常幸福。但是幸福的前提是:只要柯林斯不在我眼前出现。”在夏洛特看来,她的婚姻出了丈夫柯林斯以外,其他一切都令她感到满意和幸福;只要丈夫不出现,家里的一切都是那么顺眼。简·奥斯汀用反讽无情地批判了以追求金钱和地位为主要目地的婚姻,在她看来这样的婚姻注定是不幸福的,但对于当时英国女性所面临的生存大于爱情的现实又不禁流露出同情。

3.莉迪亚和威克姆的婚姻

莉迪亚是班纳特家的三女儿,年轻漂亮却轻浮浅薄,小小年纪就进入社交圈,喜欢和那些驻扎在麦里屯的军官们往来,卖弄风骚。威克姆就是其中的一名军官,表面上英俊潇洒,彬彬有礼,实则是个卑鄙无耻之徒。莉迪亚被其外表所迷惑,在威克姆花言巧语的蒙骗下不顾一切地跟着他私奔了。威克姆带着莉迪亚私奔,并不是因为他真的爱上莉迪亚,而只是为了躲避债务,在出逃路上多个女伴而已。这件事差点让班纳特家族蒙羞,所幸后来在达西替威克姆还清了债务还给了他一笔钱后,他才同意与莉迪亚结婚,保全了班纳特家族的颜面。奥斯汀对于这种建立在盲目冲动,一味追求情欲诱惑和金钱至上婚姻进行了无情地讽刺和愤怒地批判,持完全否定的态度。

4.伊丽莎白和达西的婚姻

伊丽莎白和达西之间曲折迂回的感情发展是整部小说的主线,达西和伊丽莎白分别是“傲慢”和“偏见”的化身。伊丽莎白聪敏而有主见,美丽而又谈吐不俗。达西出身贵族待,家财万贯,待人接物显得有些傲慢。二人初识于舞会,伊丽莎白被达西怠慢,自尊心受到了伤害,由此对达西产生了偏见。在去宾利家探望生病的简时又与达西产生摩擦,加之后来威克姆的恶意挑唆,她對达西的偏见日益加深。达西却在与伊丽莎白不断的接触中被其聪明睿智、优雅举止和独特见解所深深吸引并向其求婚。达西自认为向伊丽莎白这样一个出生普通,母亲和妹妹又显得缺乏教养、粗俗浅薄的姑娘求婚,已经是放下身段让自己降格了。然而,达西的傲慢却激怒了伊丽莎白,她断然拒绝了达西的初次求婚。这正是对当时认为婚姻必须要门当户对的一种反讽。我们不难看出,从男女主人公的初次见面产生隔阂,伊丽莎白曾经发誓不会嫁给傲慢的达西,结果成为了达西太太;而达西最开始也曾断言班纳特家的女儿很难嫁给有地位的男人,结果自己却娶了班纳特家的二女儿,再到后来二人消除“傲慢与偏见”,最终走到一起,在整个过程中运用了大量的反讽艺术。在奥斯汀看来,这种以爱情为前提和基础,同时又兼顾了经济需求的婚姻是幸福、理想的婚姻。

三、结语

简·奥斯汀凭借她敏锐、理性的洞察力和高超的语言艺术形成了独特的讽刺风格,并使反讽成为她作品的重要风格和精髓。正如著名的文学评论家戴维·塞西尔所说:“有谁比简·奥斯汀更认真地遵守小说艺术之规律。她高超的小说艺术技巧使得所有其他英国小说家都相形见绌,她胜过了英国任何一位其他的小说家。她以自己高超的幽默与绝妙的嘲讽开了一代文学新风。”在《傲慢与偏见》中,整部作品轻松诙谐,富有喜剧性冲突,反讽艺术随处可见,奥斯汀正是以这样的幽默反讽,善意温情地向我们传达她对于所处社会的婚姻观和人生观的思考和理解。

参考文献:

[1]徐彦俐,尹贵俭 .《傲慢与偏见》中的幽默与讽刺[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10).

[2]申卫华.浅析简·奥斯汀在《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J].张家口技术学院学报,2020(33).

[3]朱虹.《奥斯丁和她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J].《外国文学研究集刊》,1982.

猜你喜欢

反讽婚姻观傲慢与偏见
浅析恩格斯的婚姻观及当代价值
Study on Jane Austen’s Views on Marriagein Pride and Prejudice
《傲慢与偏见》的婚姻观
狂欢背后权力“颠倒”的闹剧
《小世界》的现实主义革新之我见
《黄色墙纸》的女性主义解读
可怜又可悲的女人
《傲慢与偏见》汉译文片断对比评析
毛泽东早期的婚姻观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