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思维在高职学生双创能力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2020-11-18宋小丽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0年18期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高职教育能力培养

宋小丽

[摘 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高职教育中,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素质。在当前日新月异的时代潮流下,知识体系不断更新换代,而创新能力、工作习惯、工作方法、思维方式等都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积淀。基于此,本文探讨了高职学校利用互联网思维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方法,通过把企业中的一些优质工作方法、工作思维、工作习惯和工作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传输给学生,使学生在创新创业等方面的能力得到全方位提升,为今后打下良好的创新创业基础。

[關键词]高职教育;能力培养;互联网思维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0.18.110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20)18-0-02

0     引 言

在当今时代的大背景下,受到高职扩招等政策的影响,国家和社会越来越重视高职教育。在强调就业率及技能培养的当今,如何提升学生的素质教育至关重要。目前,很多学校培养学生的知识体系往往并不适用于企业。一方面,由于技术知识等迭代更新速度快,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技能到企业对可能已经落后;另一方面,在就业过程中,学生学到的知识及技术并没有完全与工作岗位相匹配,导致很多学生在工作中表现不佳。基于此,高职院校应利用互联网企业的现代管理思维,结合信息化手段,以平时教学为载体,多方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就业之路打下良好的基础。

1     互联网思维在当今社会的广泛应用

互联网思维,是近几年的比较火热的概念,最早由百度的创始人李彦宏提出。他认为在企业家的经营理念中,应该具备互联网思维。这种思维理念不仅局限于互联网行业,在其他行业中也可以应用,更有人提出要用互联网思维改造传统的房地产业。可见,互联网思维这种理念已经应用到社会的各个层面,无论人们从事的工作与互联网是否有关系,但是思维方式和做事方式要“很互联网”。互联网思维之所以能够广泛应用,和大量的互联网创业企业快速创业成功具有很大的关系,其中,互联网思维是这些企业总结出来的方法论。本文简单列举了一些互联网思维方法论,说明互联网思维在高职院校的应用价值。通过培养学生互联网思维,让学生提早适应企业工作模式,具备更好的平台视野和发展眼光。其中,应具体培养学生以下3种思维。

①用户思维:即一切以用户的需求为中心,以解决用户的痛点为首要目的,根据用户的反馈提升产品质量。学生在双创过程中,应坚持用户思维,始终把用户放在首位,以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②极限思维:把产品和服务做到极致。不仅要满足用户的心理预期,还要不断超越,给用户惊喜。在时间、人力、财力允许的范围内,尽自己所能把产品做到最好。③迭代思维:通过不断优化逼近最优解。不要妄想长时间做出一个完美的、庞大的系统,而要尽快占领市场,立足某一点做出满足市场需要的最小功能原型。通过投放市场后的用户反馈,不断改进,使之接近最好的可预期产品。除了以上3个思维方法外,还有简单思维、免费思维、众筹思维等。这些方法都是互联网企业的成功经验总结,通过学习这些实战经验,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双创效果。

2     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双创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在办学理念方面更强调实用性,突出应用和实战能力。目前,学校会开展很多实践活动,比如,通过实战教学、学期培训、项目管理等手段,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但较少考虑学生的企业思维。高职院校虽然会从企业中引入双师型人才,但很少提及企业的工作方法和思维。学生的专职任务是学习,但是很多毕业生,包括高职院校的学生及本科院校的学生,刚进入社会往往不适应工作岗位,不知道如何开展工作。因此,高职院校利用互联网思维培养学生很有必要,也很急迫。

2.1   缺少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更注重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导致现在学生普遍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只习惯于被动地灌输知识,等待教师教授知识。而未来在工作中面对的问题,很多是没有在学校学习过的知识,这需要学生具有独立学习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互联网是众多领域中知识更新换代最快的领域,从业者必须时刻保持学习能力。同时,高职院校要引入互联网思维理念,让学生从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获取者,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思想意识,未来在工作中,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走得更远。

2.2   缺少企业工作思维的传授

目前,学校对学生考核,往往都是60分即可,而在企业中,100分只是及格线,这样一来,导致学生对完成工作的要求存在认知差距。企业要求是按时、按质完成工作,工作要做到完美,甚至超出领导的期望。而学生在学校培养阶段,从来没有涉及这种工作思维。另外,学校的学习节奏与企业的工作节奏存在巨大差别,使学生在心理上很难适应。通过互联网思维的传授和训练,可以有效弥补学校在工作思维方面的缺失。

2.3   创业课程较少,针对性和实战性不够

目前,在高职院校中,关于创业的课程较少,有一些创业创新课程也仅停留在一些基本方法的传授上,没有贴近实际。此外,教师的创业经验较少,并不能有效指导学生创新创业。而互联网思维的用户思维,就是要找到用户的痛点,为创业者提供创业思路。通过互联网思维训练,模拟真实场景,进行针对性训练。

2.4   缺乏对商业模式的讲解

商业模式是创业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但是目前高职院校,尤其是一些工科学科,很少讲解商业模式,很多学生并不了解怎样盈利、怎样获取用户,思维还停留在低买高卖的认知阶段。众筹思维和免费思维等互联网思维,为创业者提供了更多商业模式选择,学生通过学习互联网思维,了解更多的商业规则,为今后的创新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2.5   缺乏创新创业师资

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一部分是刚毕业就在学校教课毕业生,一部分是从企业来的职员,虽然现在倡导双师型教师,但是真正创业过的教师非常少。他们缺乏创业经验和实践经验,另外,创业过程也是在创新,教师并不可能面面俱到,及时掌握各类专业知識,使他们在具体指导学生创业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而传授互联网思维,本质上是教授学生创业的方法论,具体的工作和操作环节均由学生完成。比如,互联网思维中的敏捷思维,通过敏捷小组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闭环。而教师的职责是作为一名管理教练,从旁指导,这减少了对创业导师的专业能力的要求。

3     高职院校利用互联网思维培养学生双创能力的路径

3.1   核心是以课堂教学为载体

在日常的教学中融入互联网思维。从教学目标到教学过程再到教学的测试评价均采用互联网思维方式。比如,在教学评价中,对学生的要求不再是给出答案即可,而是做好、做细产品。以PLC编程为例,不同的方法可以达到一样的效果,但在编程效率、可扩展性、可读性上存在很大差别。因此,在课堂中,教师要教会学生,使学生全面掌握知识。

3.2   组织方式是以团队模式进行管理

团队管理指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通过团队的方式促进学生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把一个班级分成若干个小团队,每一个团队指定一名“leader”(领导者),并进行团队分工。其中,不同的教学任务应有不同的团队,且团队分工也应不同。通过白板管理等方式进行敏捷开发及团队协作,让大家提前感受到互联网企业的工作模式,了解互联网思维带来的好处。

3.3   实现路径是项目式培养模式

很多高职院校开发了创新创业的方法,比如,将课程进行项目式管理。项目式管理本身是一种很好的理念,但是要将项目中的要求、管理、验收和考核更加贴近企业管理模式,需要引入互联网思维。在实践过程中,高职院校应从立项开始到立项结束都运用互联网思维,一开始不要求产品尽善尽美,但要求快速做出一个版本,之后不断深挖细节,完善产品。同时,通过真实的客户反馈,提供一些能够解决客户实际问题的服务。

3.4   对接企业实际需求

一方面,要求教师每年去企业进行实践锻炼,使教师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增强教师的创新思维能力。另一方面,高校协同地方企业共同培养学生,通过顶岗实习、校企合作等各种方式,让学生提前了解企业的工作方法、工作思维和工作流程。

4     结 语

实践表明,利用互联网工具和互联网思维,不仅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管理理念、创新能力、思维层次等,帮助学生打下双创基础,提高创新创业能力,还能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水平,使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符合企业需求,推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浦秦夏.浅谈互联网思维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素养教育的途径拓展[J].营销界,2019(43):274-275.

[2]刘海红.移动互联网时代下高校创业教育的“四维”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4):248.

[3]谢磊,刘光玲.互联网思维视域下高校协同地方创新驱动能力培养研究[J].传媒论坛,2018(1):19.

[4]刘颖.“互联网+”视野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6(35):37-40.

[5]牛冰非.浅议“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模式[J].亚太教育,2016(2):46.

猜你喜欢

互联网思维高职教育能力培养
论述互联网思维在电子商务中的作用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微商思维在高职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互联网思维下零售业发展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