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集纳农村劳动力促进农业发展研究

2020-11-18赵芳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0年18期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农业发展乡村振兴

赵芳

[摘 要]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业发展不仅需要物质资本的投入,更要发挥人的作用。农村劳动力的质量、数量、结构对农业生产力的增长、科技水平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从我国农村劳动力现状看,乡村振兴战略在促进农业发展上的价值和作用仍不突出。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相应对策,以供相关研究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劳动力;农业发展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0.18.083

[中图分类号]F32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20)18-0-02

0     引 言

乡村振兴战略对农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农业发展不仅要注重产量和生产效率的提高,更要關注产业结构优化和完整产业链条打造,这需要生产、管理、经营、科技等各类型人才的支撑。但当前农村劳动力缺失且综合素质不高的情况普遍存在。在城镇化背景下,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在加快城市建设的同时也给农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阻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因此,政府、企业和相关社会组织应侧重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发展的劳动力需求,从多个角度探讨农村劳动力促进农业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和原因,为更好地推动农业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提供建议。

1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集纳农村劳动力促进农业发展的现实意义

1.1   有利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的基础。虽然当前我国农产品产量节节攀升,但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现象依然普遍存在,这造成了农村地区农业发展不均衡、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通过集纳农村劳动力,政府能够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更好地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根据市场要求和地方农业特色给予科学的发展指导,同时也能带动更多的人进入薄弱产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1.2   扩大农业生产规模

规模化生产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美国、德国、加拿大等农业大国都在规模化生产和机械化生产的帮助下实现农业的快速发展。而规模化生产需要规模化土地和高标准农田,对农村劳动力的集纳和流转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集纳农村劳动力,实现合理的人力资源分配,政府能够更高效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将劳动力安置到农产品加工、农业配套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等领域,在加快农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同时形成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1.3   丰富农业产业链条

通过集纳农村劳动力,能够推动务农人员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让农村劳动力逐渐成为农业发展的宝贵资源,特别是当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经营管理人才、农业技术创新与推广人才增多后,农业产业分工得以进一步细化,进而催生出新产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加农业可容纳的就业人数。此外,农业劳动分工细化有利于该领域从业人员的专业化发展,提高他们的农业生产经验。在集纳农村劳动力和农业发展的相互影响下,农业市场容量不断扩大,就业岗位不断增加,劳动者人数和素质不断提升,二者共同促进了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

2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劳动力缺失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2.1   加剧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现象

土地资源的利用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石,也是实现农村“产业兴旺”和农民“生活富裕”的重要途径。但长期以来,受“城乡二元制”、城镇化加快、农地产权和流转制度的不健全影响,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失,造成耕地搁置和土地资源浪费。第一,受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影响,农民收入结构发生变化,传统农耕带来的收益无法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务农收入远不如务工收入,打击了农民参与耕种的积极性,大量农村青年进城务工。此外,农村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现象越来越严重,从事农耕的农民在体力、脑力上相对滞后,掌握的耕种技术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符,最终导致土地荒废。第二,现代化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是爆炸性的,但要想发挥现代农业技术的价值,则需要规划农业用地。我国虽然耕地面积排世界第四,但人均耕地面积只排在126位。从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角度看,只有充分整合闲置的农业生产土地,加大投资和科技应用力度,才能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和经营收益。但当前农地产权和土地流转制度尚不健全,农民对制度认识不够,认为土地流转效益低、风险大,这也导致企业或大户无法形成足够的生产规模,进而减少对农业的投资。

2.2   阻碍农业技术创新与推广

现代化农业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等农业大国均拥有较高的农业机械化和数字化水平。高效的航空农业、便利的机械化农场、先进的农业生物技术极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经营收益。而人才作为科技创新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决定了农村产业技术的发展水平。目前,农村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主要面临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本地人才留不住,农业科技的发展需要扎根于农村的人才操作,本地人才是推动农业技术创新的主力军,但正如上文中提到的,城镇化使大量农村劳动力流转至城镇,农业发展不均衡,农村大学生、中青年企业家等农业科技储备人才短缺,不仅不利于农业科技的发展和创新,也阻碍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另一方面,人才引进不足,收入不足、环境不佳等因素制约了外部人才的引进,导致农业市场缺乏活力,阻碍农村农业发展,不利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2.3   影响劳动力素质

农村劳动力素质能够体现出一个地区农业生产水平和农业受教育水平,是该地区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动力。农村劳动力通常向经济更发达地区流转,教育水平通常远远高于本地区。目前,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还远远落后于城镇,农村体力劳动者过多,技术应用型人才则严重短缺。在基础教育方面,农村教育大多鼓励学生努力学习,走出农村,使教育与本地农业发展和经济建设相对立。在职业教育方面,由于劳动力的缺失和农业生产的复杂性,师资水平参差不齐,无法对所有农民进行针对性教育。这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即劳动力流失越严重,农村教育起到的作用越小,整体劳动力素质提升的难度越大。

3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促进农业发展的对策

3.1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完善土地流转制度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加是集纳农村劳动力最根本、最直接的对策,同时也是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目标的重要途径。因此,政府应着力提高农民平均年收入,特别是可支配收入,大大提高农民务农收益。第一,完善基础设施,为农业发展提供保障。政府应加大涉农项目的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完善产区水、电、路、渠、棚、灌等基础设施,以完善的水利基礎设施解决农民务农的后顾之忧。第二,加快产业融合,推动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发展。农业不能独立发展,而要与第二、第三产业充分融合,以农业发展助推其他产业发展,以旅游观光、休闲加工等行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以政府为主导建立产业融合示范园区,加快出台乡村旅游民宿、农家乐、特色美食标准,规范乡村旅游行业,在拓宽农民收入渠道的同时推动农业多元化、特色化发展。

土地的充分流转和合理利用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基础,也是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流转的重要途径。国家应在坚持土地公有制性质不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的基础上完善土地流转制度,避免土地浪费和劳动力流转不均衡的情况。第一,加强土地规划与利用。理顺农民、土地、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充分整合集体经营性用户,妥善安置被征地农民,充分利用和整合闲置用户,进一步发挥现代农业的规模优势。第二,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政府应盘活农业经营市场,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地方应加大农业职业经理人的引入和培养力度,做好农业综合服务工作,优化农业发展环境,为农业生产、经营提供良好的配套资源,进而吸引劳动力回流。

3.2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完善金融服务体系

科技水平的进步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为进一步发挥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提高农业经营和管理水平,政府应着力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培养农业经营管理人才。第一,鼓励高校、科研所等科研机构专家、农技人员在农村挂职,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让技术、专利和科研成果的持有人能够获得足够的利益,让参与者获得技术帮助,进而形成利益共同体,促进农业技术推广。第二,进一步丰富农业技术推广主体。完善企业、合作社、农场和养殖、种植大户中技术人员的职称评价体系,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让其能专心从事技术工作。市场经济环境下,农业需要“靠天吃饭”,同时还存在一定的市场风险。因此,农村劳动力的集纳和留存,应建设和完善农业保险机制。一是完善农民和务农人员的保险机制。除医疗保险等基本的社会保险外,还应进一步优化农业保险产品设计,对于经营风险高、经营规模大的大户和企业,应优化保险费率机制,减轻农民和企业的负担,提高其抗风险能力,进而提升农村劳动力的留存率;二是进一步分散农业生产风险,由政府出资设立农业风险准备金,对重大自然灾害进行兜底,让更多的人愿意从事务农工作。

3.3   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新型职业农民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主力军,自2012年启动以来成效显著,农村劳动力呈现回流趋势。为进一步发挥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发展中的价值和作用,政府应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第一,鼓励大学生和青年农民工回乡创业。建立本地生源和流出劳动力人才库,加强情感沟通,建立定期联系制度,动员他们回乡创业。同时,做好人才服务工作,简化审批流程,在用地、用电、用水等配套服务上予以优惠,对确立投资意向的项目请专人对接。严格贯彻落实国家优惠政策,及时发放创业培训补贴和实体经济补贴。第二,开展专项培训,加大激励力度。鼓励和支持新型职业农民以各种方式完成学业,从农民现实困境出发提供农学交替的学习方式。同时,创建示范区,以点带面,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进一步丰富农品培育主体,发挥市场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社会资源,让更多爱农业、懂技术的人参与其中,共同促进农业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蒋和平,王克军,杨东群.我国乡村振兴面临的农村劳动力断代危机与解决的出路[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28-34.

[2]袁书成.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劳动力缺失问题研究[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18.

[3]罗琦,王浩.农业发展与农村劳动力农内转移的互动效应[J].甘肃社会科学,2019(3):217-222.

猜你喜欢

农村劳动力农业发展乡村振兴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短板分析及对策构建
浅谈转型期农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国外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经验及启示
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地区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地区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汝南县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关于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综述研究
浅议水利现代化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