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问题导向 助力三轮复习
——以甲午中日战争为例

2020-11-18湖北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20年3期
关键词:历史日本学生

湖北

在三轮复习中,既要强调宏观视野,重视时空坐标与阶段特征,又要注重微观把握,深化理解并运用具体知识点,还要有效地将二者融会贯通,以适应绝大部分小切口、大跨度、深挖掘的高考试题要求。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实现呢?笔者认为,应该增强问题意识,发现历史问题;坚持问题导向,运用适当的历史学理论与方法正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锚定问题驱动,引领学生进行深度复习,由点及面地自主构建和完善知识体系,由浅入深地发展历史认识。

每年高考都会创设新的问题情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选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为《考试大纲》)也明确指出:“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突出强调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包括发现历史问题、论证历史问题、独立提出观点。由此可见,“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应该是历史复习备考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增强问题意识,发现历史问题

在历史学习中,发现问题是历史知识的生长点,是历史学科能力与素养发展的起点。在三轮复习中,要真正从简单机械的重复走向温故知新,需要一双善于发现历史问题的慧眼。

(一)于细节处发现历史问题

仔细分析高考真题可以发现,很多试题都在考查学生从材料的细节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1.(2018·全国卷Ⅰ·28)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 (C )

A.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

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C.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

D.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

试题材料介绍了甲午中日战争前,在舆论宣传战上,日本颇有斩获,而清政府却无所作为。学生若能从中发现历史问题,积极思考中日双方反差如此之大的原因,题目就会迎刃而解。由此可见,增强问题意识,发现历史问题非常重要,也说明关注历史细节是尝试发现历史问题的重要方法。

在复习教学中,教师既可适当呈现新的历史细节,也可引导学生关注熟悉的历史细节,以培养学生发现历史问题的能力。

例如,众所周知,清政府是在朝鲜政府请求下出兵镇压东学党起义的,而日本则是不请自来、主动出兵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朝鲜为什么向清政府而非日本求援?日本为什么要积极出兵?教师可由此引导学生认识到,当时朝鲜与清朝还存在宗藩关系,且清朝统治者兴起于满洲,朝鲜一直是所有藩属国中最特殊的,它是保护龙兴之地的重要屏障,所以,朝鲜向清政府求助并得到了应允;而日本与朝鲜并无宗藩关系,虽然日本更具有镇压东学党起义的实力和意愿,但其动机不是维护朝鲜和平安宁,而是侵略扩张。

(二)从表象中发现历史问题

常言道,透过现象看本质,在历史表象之下往往隐藏着一些深刻的历史问题,等待我们去发现。

譬如,《马关条约》中规定,中国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内地免收内地税。教师可要求学生思考:在以前的不平等条约中是否有类似的条款?学生会发现这是没有先例的新的侵略要求,教师进而可引导学生思考这一新现象出现的原因,发现隐藏其后的历史问题:明治维新之后的日本,同其他帝国主义一样,掀起了瓜分世界、输出资本的狂潮,企图争夺殖民地,并将其变为商品销售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其目标不仅指向朝鲜,更指向中国。

再如,在中日《马关条约》签订之后,出现了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事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这一历史表象下的历史问题:《马关条约》是中日签订的双边国际条约,为什么三国会从中干涉,并且还取得了外交胜利?学生联系相关知识可知:日本要求割占辽东半岛与俄国侵略中国东北的企图相冲突,同时,法国在中国西南获得侵略特权后,更进一步觊觎台湾,而日本要求割占台湾。1892 年俄法两国结成了联盟,处在法俄之间的德国为避免东西两线受敌,企图在拉拢俄国的同时染指中国。李鸿章等部分清政府外交官员秉持“以夷制夷”的外交策略,努力游说西方列强,最终出现了三国干涉还辽事件。日本之所以在外交中失败,一方面,因为其实力较之其他帝国主义国家不够强大,另一方面,因为其在《马关条约》中的要求太过分,侵华野心太大,引起了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的不满与警惕。由此可知,19 世纪末,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发展不平衡,在瓜分世界、输出资本的狂潮中,既相互勾结,又相互斗争。

(三)在联系里发现历史问题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事物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并从这些联系里发现历史问题,这也是高考考查唯物史观的要求之一。

例2.在甲午中日战争后,张之洞提出了“先发制人”的战略,建议清廷“急宜筹护华商、华工之法,以抵倭人”,得到了光绪帝认可,谕令在通商口岸“筹议招商,多议织布、织绸等局”。该战略的实施 (C )

A.使洋务运动向纵深发展

B.直接促成维新变法运动

C.有助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D.有力遏制了帝国主义瓜分狂潮

学生可从试题材料中抓住甲午中日战争与“先发制人”战略间的联系,并从中发现历史问题:清政府面对日本在《马关条约》中提出的侵略要求采取了怎样的应对策略?有何影响?通过对问题的思考不难得出,张之洞“先发制人”战略应对的是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内地免收内地税的侵略要求,而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并采取支持、鼓励的态度,加之“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民间掀起了兴办实业的高潮,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

二、坚持问题导向,走向深度教学

教师在教会学生发现历史问题后,还应该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需要坚持问题导向,正确运用适当的史学理论与方法,走向深度教学。

(一)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是五大核心素养之首,也是《考试大纲》中突出强调的内容,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首选指导性史学理论方法。在三轮复习中,教师可以结合试题进行教学。

例3.(2016·上海卷·19)当某条约的若干条款传出后,光绪皇帝发出“台湾割则天下人心皆去,朕何以为天下主!”的哀叹,台籍京官及举人纷纷声言“与其生为降虏,不如死为义民!”该条约应是 (D )

A.《南京条约》

C.《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D.《马关条约》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即社会的系统、架构与组成社会的各个要素)与社会意识(即伴随体系架构产生的意识、诉求、思想等)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可以塑造与改变社会存在。《马关条约》规定,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后因三国干涉还辽而未能得逞)、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试题材料中光绪的哀叹和台籍京官及举人的声言都是对此的反映。这道试题并不难,但渗透着对唯物史观的考查,反映出唯物史观本身的真理性决定了其可以用来分析一切历史事物,故必须深入理解和运用。

(二)全球史范式

自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全球化浪潮也席卷了中国。如今,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支持和促进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因此,在分析甲午中日战争时,全球史范式也是一个非常合适的理论工具。

例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 —1842 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 —1860 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 —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A )

A.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中国不断丧失抵抗侵略的民族血性

C.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D.基本中断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这三次战争都使中国不断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商品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不断解体,近代民族工业逐渐兴起,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现)代化。其实,近(现)代化范式也是分析甲午中日战争等近代史问题的常用理论,但当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还有待完善,以往的近(现)代化理论着重强调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深受欧洲中心论和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价值观念的影响,尚有些值得商榷之处,因此,不建议在近几年的三轮复习中过度强调近(现)代化理论范式。

(三)新史学方法与史学研究新视角

20 世纪以来,新史学的理论与实践影响了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史学研究,涌现出了比较史学方法、计量史学方法、口述史学方法、心理史学方法等一系列跨学科的新史学方法和独具一格、别开生面的诸多史学研究新视角。在三轮复习中,教师应对这些学术前沿予以适当关注,因为来自高校的高考命题团队不可能不受其影响。在甲午中日战争的复习中,教师若引导学生从新的视角审视,可能会发现不一样的叙事。

例5.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朝百姓争先恐后应募日军的招工,盼望能获得一份差事。这直接反映出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是 (B )

A.当时的中国人缺乏对日本的正确认识

B.人民普遍缺乏民族国家观念和国民意识

C.自然经济瓦解背景下中国百姓生存堪忧

D.落后的封建制度不敌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本题要求学生在民族国家的视角下重新审视、分析甲午中日战争战败的原因。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还是一个比较传统的、正在衰落中的封建帝国,以华夷之辨看待“天下”,当时的人民还是专制君主的臣民,并不具备国民意识和民族国家观念。甲午中日战争战败使传统的朝贡体系彻底瓦解,这极大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是中国人民民族国家观念和国家意识形成的重要转折点。救亡图存成为无数仁人志士的共识,孙中山愤然走上了革命道路,康有为、梁启超“公车上书”掀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张蹇等爱国志士投身“实业救国”的浪潮,台湾同胞进行了持久不息的反割台斗争,还有些知识分子主张“科学救国”“教育救国”等。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不能忘却甲午中日战争的历史,借助史学研究的新视角,不仅可以有效实现温故而知新,还有力地培养了学生的家国情怀。

三、锚定问题驱动,引领深度复习

在三轮复习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时,不能过于零散,而应将之与必备知识的夯实、核心价值及学科素养的提升进行有机结合,以必备知识的拓宽与挖掘为载体进行深度复习。在此过程中,师生都应锚定问题驱动,教师应引领学生在深度复习中充分发挥主体性作用。

(一)由点及面,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学生发现、理解、解释不同历史事物之间及历史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关联。基于此,教师可以尝试将提升这种能力与建构知识体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以甲午中日战争为例,教师可以设计如下学习任务,组织教学活动:

任务一:围绕甲午中日战争,在中国近代史前期范围内尽可能延展,从多方面探寻与之相关联的历史事物,绘制一张思维导图,与组内同学相互交流,并修正、完善。

任务二:先在小组内轮流展示并解说自己的思维导图,再推荐一名最优秀者向全班同学进行展示和解说。(要求:解释并说明自己的思路和相关历史事物之间的联系)

在教学活动实践中,教师可进行恰当地指导和点评,也可参考下图进行示范。

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既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引导学生围绕甲午中日战争,从政治、思想、经济、军事及外交等层面构建起立体的、全面的、完备的知识体系。

(二)由浅入深,不断发展历史认识

教师应锚定问题驱动,引导学生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到解答高考试题中,最终将其转化为解题能力。为此,教师可以精选或原创相关试题,一边训练能力,一边深化发展历史认识。

例6.(原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韩国官方出版的《韩国史》认为:“甲午战争是1894 年至1895 年中国与日本围绕着控制朝鲜展开的战争,战争导致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传统的世界秩序崩溃,代之而起的是新兴的日本成为该地区的霸主,这是一场在东亚的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战争。”

——孙科志《韩国人眼中的中日甲午战争》

材料二日本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文明之战”“解放之战”“救亡之战”。“文明之战”即一种先进文化战胜落后文化的胜利。“解放之战”则出自一个国人很熟悉的口号——“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日本认为中国自明代以来就沦陷了,清朝是夷狄,日本人是来解放中国、光复中原的。日本还认为,在西方白种人的侵略下,黄种人应该团结起来,中日同根同种,必须携手才能对付西方,这就是“救亡之战”。

——《日本人眼中的甲午战争:先进文化战胜落后文化》

材料三恩格斯在给友人的书信中谈到甲午中日战争时指出:“在中国进行的战争给古老的中国以致命的打击。闭关自守已经不可能了,即使是为了军事防御的目的,也必须铺设铁路,使用蒸汽机和电力及创办大工业……在这里(中国),同家庭工业结合在一起的过时的农业体系,是通过严格排斥一切对抗成分而人为地维持下来的……不管这次战争的直接后果如何,有一点是必不可免的:古老中国整个传统的经济体系将完全崩溃……在陆地和海上打了败仗的中国人将被迫欧化,全部开放它的港口通商,建筑铁路和工厂,从而把那种可以养活这亿万人口的旧体系完全摧毁。”

——《恩格斯眼中的甲午战争》

结合近代史的相关知识,评析上述材料中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任一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教师可以在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化对甲午中日战争的历史认识,正确评析材料中的观点。

材料一中韩国人的观点立足于东亚国家势力的此消彼长及东亚格局的变化,较为客观,但未看到日本的侵略性。日本自明治维新后实力大增,大陆政策逐渐成熟并付诸实践,侵略野心日渐膨胀。清王朝在两次鸦片战争及中法战争中屡战屡败,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天朝尊严不断丧失,洋务运动的变革仅停留在器物上,且受到保守派的重重阻挠,其控制东亚各国的能力逐渐减弱。朝鲜的宗主国本是清朝,但日本一步步地夺取对朝鲜的控制权,最终在甲午中日战争后得逞,不仅把朝鲜变为其殖民地,还对中国进行殖民扩张。清王朝的惨败更烘托出新兴的日本的强大,但日本实际上已经走上了畸形的军国主义道路,终致其二战战败投降。

材料二中日本人的观点歪曲了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侵略扩张乃至称霸亚洲的性质,是完全错误的。其所谓“文明之战”意图表明自明治维新后,日本自认为通过脱亚入欧、文明开化大大提高了自身的文明程度,而清朝依然守旧落后,但日本侵略清朝恰好暴露了其文明面具下的粗暴野蛮。所谓“解放之战”则暴露出日本想要控制清朝的野心,以解放中国之名,行侵略中国之实。所谓“救亡之战”更是表明日本想要做东亚的霸主,表面上联合各国对抗西方,实际上想控制各国。以上种种,都体现了日本的侵略野心和自负心态。

材料三中恩格斯的观点立足于工业化的历史发展趋势,有一定的道理,但也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被迫开放了更多的港口通商,封建统治的根基——小农经济进一步瓦解,但并未完全崩溃。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前的洋务运动中,中国工业化已经起步,涌现了一批民族工业,19 世纪80 年代初,清政府也修筑了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甲午中日战争后,确实出现了办厂热潮,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但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失败已经表明,仅仅依靠移植欧洲的工业化模式,而不注意立足于国情进行政治体制、思想文化、军事体制等方面的近代化,不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是不可能成功抵抗外来侵略,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的。

总之,坚持问题导向,引领学生在三轮复习中从简单机械的重复走向深度复习,把宏观视野与微观把握相结合,把拓宽与加深必备知识同提升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相结合,最终转化为解题能力,这是非常值得关注和探讨的。

猜你喜欢

历史日本学生
日本元旦是新年
探寻日本
《黄金时代》日本版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