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思政对高等教育的重要影响分析
2020-11-18李月梅西北大学现代学院
■李月梅/西北大学现代学院
一、“大思政”教育现状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事关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能仅仅理解为开设一门或者几门思想政治理论的知识课,而是从帮助学生人认识人生应该在哪里用力、如何用心、做什么样的人的工作、坚持唯实以求,不搞花架子,坚持唯效是图,不能走形式,增强思政教育的针对性、时代感和吸引力,才能保证学生在不同成长阶段思政教育“不缺席”、思政学习“不掉队”。
(1)“大思政”的课程体系转变。“大思政”课程在当前高校思政教育中对教师的要求主要分为思政课程体系与思政工作体系,思政课程体系从基本的思想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发展到对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与就业发展关注度有所转变。传统思政教育主要是从思想政治角度出发对教师进行教学能力与专业能力的要求,“大思政”教育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增设就业发展与心理发展,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建设有更强的指导性意义。
(2)“大思政”的工作体系创新。在“大思政”教育模式下,思政工作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领导干部挂靠团队工作制度、枢纽型共青团组织建设、思政课教师包干到系工作机制和家社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领导干部、共青团、思政课教师这三个角度出发对构建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立体化工作体系提供了坚强的群众与制度支撑。家社体验是从家庭与社会两个主要领域出发对学生进行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体验式工作,从理论与实践两个角度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3)思政教师包干到系的工作机制。从理论课程、党团课程、诚信与心理教育、职业生涯规划角度出发对各系大学生进行包干式指导,依托指导教师工作手册和大学生职业发展手册、大学生诚信档案这“两手册一档案”为指导核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职业规划,既减轻教师对学生职业发展规划的工作压力,又提升学生主动规划发展的能力,而在这一过程中,对教师群体的教学能力有了进一步要求,既要从专业知识角度出发对教师教育能力进行提升,也要从诚信教育、就业发展角度出发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新要求。
二、“大思政”教育模式下对高等教育的整体要求分析
(1)对校园氛围的要求提升。与传统的思政教育相比,当前的大思政教育模式不仅对课堂教育有新的要求,对整体的课后教育、课后“结对”、课后帮扶有新的要求。传统思政教育主要是通过知识教育、理论教育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主要检测手段就是考试与课后作业的布置,而当前的大思政教育模式下,不仅是对教师与学生群体有新要求,对整体校园的思政建设氛围也有新的要求。营造浓厚的思政学习氛围,更有利于学生的思政学习,在课堂教育基础上做好课后教育的补充,在知识教育的基础上提升日常教育的效果,进一步发挥思政教育对高等教育的正向激励作用。
(2)从文化教育到人生发展的进一步转变。传统的思政教育从表现形式与教育形式上来说,主要是以教育科目的方式呈现在学生与社会群体面前的,在教学与实践之间、知识的接受与运用之间存在不对等现象,有的教师在教学之后对学生的社会实践工作、思想指导工作关注度较低,而当前的大思政教育模式下,不管是思政教师群体还是其他教师,都要关注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政治教育,指导学生的实践、就业与全面发展。教师群体或者说是各类型的道德教育群体,都要对当前的大学生群体进思政教育,不仅局限于线上教育,还要关注到学生的实践发展。教师通过社团活动的模式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指导学生的思想发展,非教育群体在这一过程中担负着为学生与教师群体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场地建设等后勤工作的重要中职责,确保对高校整体思政工作的全方位、多主体、多领域的建设。
(3)坚持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则。传统思政教育中,教学重点的设置主要是围绕课本中的理论知识点展开的,学习模式主要是传统的讲授,学习的主体是教师与学生,大思政教育模式下的思政教育,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不仅局限于课程教育的获得学分、积累理论知识,还在于通过全方位的教育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在大思政教育格局中,不仅对思政教师友道德要求,对整体高校的教育发展也有新的要求。从道德教育的角度出发进行思政教育,是进一步夯实教育成果、提升全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关键所在。道德要求的进一步提升,不仅仅局限于学生与教师群体,对整体的高校教育、学生就业、学校文化建设都有重要影响。坚持道德教育的价值,是对思政教育进行进一步发展、提升整体思政教育社会影响力、通过对整体学生群体的道德文化建设提出新的要求。
三、如何进一步提升思政教育对高等教育的重要影响分析
(1)营造浓厚氛围。在校园思政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利用食堂标语、井盖文化、展示牌、教室装饰等一系列硬件设施基础宣传思政建设文化,比如在井盖涂鸦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内涵通过图画的形式展示出来,在展示栏内张贴思政教育知识点等,营造浓厚的思政学习文化氛围,在各个时段渗透思政教育。在思政发展模式上,通过整体院校思政建设的“仪式感”让学生在课后的生活中、发展中受到思政熏陶,院校在整体的活动安排上,按照当前党的各项发展要求开展整体性专题活动,让学生在课后的学习中自主拓展,教职工群体作为参与者对学生的活动现状进行指导,在整体性与科学性两个角度出发提升思政教育对高校发展的重要影响。
(2)从思想上重视思政教育。思政教育与发展在高校的发展教育过程中,不是某一群体特有的,而是对整体高校发展的基础性思想道德建设要求。思想上重视,不单单是针对学生与思政教师群体,对全体教职工都有新发展与新要求。有些高校对思政工作的认识不足,认知不够,仅仅作为教学发展的课程,思想上的重视度还不够。充分发挥学校领导对思政发展的指导性作用,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通过学校活动、专题讲座的方式夯实整体思政教育的思想基础,通过配备党建指导员、与其他单位交流思想工作,对整体党建与思政工作的结合进行充分的融合,促进思政教育对高校整体发展的社会影响力。
四、从组织建设角度出发营造思政教育的严密组织体系
党政军民学,东南西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在当前的思政发展与高校思政政治体系建设中,进一步加强党对教育的领导,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领导,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保障,在整体校园思政建设工作中,离不开思想教育,离不开党的领导,也离不开党的基层组织的建设。建强党支部,从支部班子建设开始。加强班子建设,为学校党支部配好“领头羊”,为保证党的各项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干部队伍指导。但是要注意,在支部班子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老、中、青三代搭档,保证支部班子建设的活力,提升支部班子发展的创造力,为坚强基层组织战斗堡垒提供坚强的智力支撑。坚持以支部为主体、以党委为单位,对各系、各专业党支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党员带群众,充分发挥大党建与大思政的教育格局,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要求,建强思政发展的群众基础。
五、结语
思政教育在高校教育与发展过程中,不能仅仅局限于日常的教育,还要通过思政教育影响社会发展、引领社会发展,因此,在思政的发展中,要从全方位、多角度出发,对学生的思政学习与实践情况进行学习与指导,从而以个体带动整体的发展,促进高校教育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