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研究

2020-11-18山东省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

长江丛刊 2020年24期
关键词:双创思政融合

■田 娜/山东省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关键时期,高质量的人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后备力量。高校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重要场所,思政教育是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意识形态教育以及道德教育的实践活动,双创教育是贯彻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培养具有高知识高技能的创新型人才的实践活动[1]。思政教育和双创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二者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方式均要遵循新时代高等教育对于人才培养的需求,这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渗透,两者的互相促进与融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也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要。

一、高校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的现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是大势所趋,其融合现状如何,本文就二者融合的理念、内容、方式、效果几个方面来铺陈。

(一)融合理念并未达成统一

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创新创业教育具有价值引领的地位,但是在实践中,一些高校培养目标不明确,顾此失彼,存在片面重视创新创业教育,而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强调创新创业目标,却忽视了思政教育,使得很多学生形成了急功近利、注重名利的思想,这样一来就背离了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政教育融合的初心。

(二)教育内容的融合有待完善

很多高校均设置有创新创业课程,但是这些课程较多地关注个体,在个体如何回应时代需求、承担社会责任以及对接国家政策等方面存在一定缺陷。思政课程融入在日常的教学中,达成了对教育对象的全面覆盖,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较多地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并未与专业教育和双创教育很好地结合起来,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思维与意识的培养,因此,在教育内容方面二者融合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三)融合方式尚不明确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思政教育和双创教育,制定了相关政策,投入了大量资源。但是现如今的二者融合并未形成完善的体系,在教学内容、方式上还有较多欠缺,不能很好地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从学生方面来说,对思政教育和双创教育的满意度不高。一些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但是没有良好的解决办法,依旧只能讲授一些理论性和表面的知识。因此,应该找到良好的教育模式来使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得到融合。

(四)融合效果不甚理想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各大高校本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精神理念,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开设各种课程,但是效果不甚理想,毕业生创业成功的概率依旧很低,并且出现了一些问题。可以从中看出,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的互促融合存在一些问题,要走的路还很远。

二、高校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一)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新时代是一个强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高等教育发展要与时俱进,同时代发展同频共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建设创新型国家,都要把创新创业摆在重要的位置,大力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协同育人的高水平人才培养模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尽管在具体目标上有所不同,但是,在根本目标上是完全一致的[2]。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能够较好地实现二者融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加深学生的思想认识,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与创业观,与此同时也能帮助学生确立积极创新,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有助于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只有培养出综合素质过硬的人才,才能完善乃至优化社会的人力资源结构,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之间的互相促进与融合,对于高校的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不管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较好地实现了教育方式的革新,真正满足了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能够实现双赢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把培养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落脚点,高度重视教育引导。高校具有教书育人、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创造的职能,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场所,二者互促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创新创业教育具有价值引领的作用。大学生是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潜在力量,他们的价值观会对社会发展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在创新创业上,大学生应该坚定政治方向,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勇于担当,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将创新创业融入时代发展的浪潮。教育理念的科学融合,能够提升教学实施的效率和质量[3]。

创新创业教育能够为思政教育填补实践运行的空白,有助于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为其提供价值引导,双创教育在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下,为社会经济创造重要价值。此外,严峻的就业形势也不得不使得高校另辟蹊径,就业是高校毕业生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难题,除了就业以外,创业也是不错的选择。因此,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的融合实属必要。

三、高校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的途径

高校要推进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的有机融合,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必须以实践为导向,对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重构,结合高校自身的特点、时代发展等情况,改革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策略。

(一)出台相关条例,完善育人体制

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面对教育目的,高校要不断的更新育人理念来适应社会的不断变化与发展。教育部门要完善相关条例,为高校的思政教育和双创教育的互促融合提供指导方针。在高校范围内可以进行一定的试点,吸取试点的经验教训,为条例制定提供借鉴。高校以及相关部门要鼓励专家学者对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的融合进行研究与探索,给予足够的项目资金支持,对相关课题进行深入研究,丰富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的理论,为条例制定奠定基础。

(二)合理分配教育资源,优化课程

通过思政教育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引领,帮助学生解决所遇到的各种思想问题;双创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因此,要对多项教育资源进行合理分配,教育者应该合作分工,教育内容要优势互补,教育方式要引人入胜,优化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挖掘潜在的教育资源,充分发挥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作用,实现思政教育和双创教育的深度融合,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

(三)提高教师素质,打造复合型教师队伍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在教学过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要树立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互促融合的理念,引导学生,发挥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的作用。在我国很多高校中,由于专业教师较为匮乏,一般由辅导员承担起了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以及职业生涯辅导的责任。学校不仅要发挥辅导员老师在这些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而且也要着力打造复合型、双师型的教师团队,让课堂更加有趣、立体。让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理论知识,也能进行实践活动,真切地感受到二者融合的益处,收获更多货真价实的东西。

(四)加强创新创业文化环境建设,强化实践锻炼

创新越来越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培养优质的创新创业人才是高校必须考量的现实问题。思政教育长久以来一直是培养思想道德素养的途径,双创教育与其融合,不仅要体现在课程中,还要加强实践锻炼。在“互联网+”的背景下,要加强双创文化环境建设,打造实践平台,引导学生进行实践锻炼。完善文化环境建设,对学生进行隐性教育,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提升创新创业意识,通过一些创新创业活动提升双创能力与综合素质。

猜你喜欢

双创思政融合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融合》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