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归化异化看《火锅英雄》的片名英语翻译
2020-11-18曾庆瑜三亚学院外国语学院
■曾庆瑜/三亚学院外国语学院
在中外文化交流日益加强的大环境下,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和艺术载体,中外影视界之间的交流也随之越来越频繁。外国影视作品纷纷涌入中国市场的同时,大量优秀的中国影视作品也被推介到海外,越来越引起外国电影界的重视。翻译界的专家和学者以往一直关注外国电影片名如何恰当精确地翻译成汉语的问题,随着中国电影海外市场的拓展,华语电影片名的英语翻译问题逐渐受到国内翻译界的关注。对电影《火锅英雄》的片名英语翻译,本文将从归化异化翻译策略的角度进行探讨。
一、华语电影《火锅英雄》简介
《火锅英雄》是2016年由杨庆导演执导的一部集合了多种类型元素的华语电影,电影情节充满荒诞不经之处,全部对白都采用重庆方言,不仅为影片效果添光增彩,而且很有喜剧效果。影片故事背景发生在重庆,但是其中很多场景极具上世纪风靡一时的港片黑帮风格,比如银行抢劫、街头大战等,杨庆导演把一部重庆本土影片拍出了港片电影的感觉。影片充满黑色幽默的喜剧色彩,有诸多的巧合和误会组合而成,穿插着荒诞和让人啼笑皆非的搞笑成分,又兼具悬疑、犯罪,种种元素最终汇聚成一部经典之作。
《火锅英雄》巧妙地把小人物和大英雄之间鲜明的反差融合到一起,在几位平凡到完全没有存在感的小人物身上拥有的对善良的坚持和情谊的重视,从而迸发出最真实的英雄主义光芒。影片的开头一次又一次地向观众讽刺地展现几位小人物主人公的平凡、不着调和憋屈,但是,当真正面临危险时,他们却不顾自己生命的安危去为了兄弟拼命。这种贴近现实生活的平凡平庸和英雄气概,很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
二、归化翻译策略和异化翻译策略
1995年,美籍意大利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在其专著《译者的隐身形》(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一书中首先提出了异化和归化的概念。从翻译理论的发展历史上看,归化和异化可以被视为是直译和意译概念的延伸,但是归化和异化与直译和意译的概念又不完全等同。这两组概念关注的重点有所不同:如何在语言这一层面上处理译语的形式和意义是直译和意译关注的核心问题;异化和归化的立足点是文化大语境下的价值取向,远远突破了语言因素的限制,不仅涵盖了语言因素,还包括了文化因素和美学因素等。劳伦斯·韦努蒂认为,归化法是指“把原作者带入译入语文化”,异化法是指“接受外语文本的语言及文化差异,把读者带入外国情景”。由此可见,归化和异化与直译和意译之间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不能将它们混为一谈。
归化法(domestication)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采用透明、流畅的风格,尽可能地关注读者,使源语文本融入译语的文化价值观,译文要最大限度地符合读者所习惯的文化内涵和语言表达方式,达到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之间的“文化对等”。异化法(foreignization)是指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保留源语文本的语言结构和文化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保留源语文本的异域风情,译者的翻译尽量不打扰作者,让读者向源语文化和语言结构靠拢。通俗来讲就是归化法让译者向读者靠拢,译文尽量采取读者所熟悉的文化价值观和语言结构;异化法就是译者尽量保留作者的语言风格,向作者靠拢,采取作者原有的语言结构和表达习惯向读者展示源语文本的内容。
归化法要以译语文化为基础,译语读者为关注点,强调译语的地道和贴近译语文化生活,对源语文本中的异域文化色彩和语言结构风格进行弱化、修改,使其符合译语文化价值观和语言特色。比如:Love me, love my dog. 在进行翻译时如果翻译为“爱我,就要爱我的狗”,这样的翻译对于中国人来说可能会引起理解上的偏差或者导致误解;如果翻译为“爱屋及乌”,不仅言简意赅,而且会使读者感到比较地道、生动,一目了然。
异化法翻译时要迁就源语文化的特点,吸纳源语的表达方式。采用这种方法的例子比比皆是。首先在语音层面的翻译上异化法使用非常广泛。比如:sofa翻 译 为“沙 发 ”,ballet翻 译成“芭蕾”,coffee翻译成“咖啡”。其次在词语层面的翻译上逐渐被人们接受。比如:the cold war翻译成“冷战”,crocodile tears翻译成“鳄鱼的眼泪”。最后在句子结构上,突出反映为很多译制片的语言结构都采取异化法进行翻译,这种翻译方法越来越被观众所接受。
翻译的过程,就是译者进行选择的过程。译者由始至终是在译文贴近作者、还是接近读者间进行选择,实际就是在归化和异化间做出选择,寻找一个最佳的“融会点”。这个融合点不是既不偏左又不偏右的居中点,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而发生改变,有时贴近译语读者,有时贴近源语文本。应该做到,归化时不能改变原著的风格和特色;异化时不能让译文晦涩难懂。
三、电影片名的功能和翻译
在观看电影之前,观众首先听说、接触或者了解到的是一部电影的片名。好的电影片名起到为影片前期做宣传和广告的作用,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激起观众的观看欲望。陈宏薇把电影片名的功能归纳为三个方面:信息功能、美感功能和祈使功能。首先,电影片名是影片内容的高度概括和影片主旨的精炼,向观众传达第一手的影片信息。比如:Bathing Beauty《出水芙蓉》,不仅点名主题,而且英语片名采用首韵的押韵方式,富有韵律美感;汉语翻译采用隐喻的方式,即忠于原电影片名的语言特色,又兼具艺术性。Ghost《人鬼情未了》,汉语翻译既有实用性,又具有艺术气息。最后,电影片名的祈使功能是指片名能唤起潜在观众的注意力,富有感染力。因此,电影片名的翻译首先要尊重原片名或者影片内容、主题,不能天马行空地任意翻译或者创造性翻译;其次翻译要符合译语观众的语言习惯和风格,这样才能起到宣传和导视的功能,被观众所接受和熟知。
四、从归化、异化的角度看《火锅英雄》的片名英语翻译
国产电影能否成功打开海外市场,得到海外观众的认可,电影片名的翻译是其中的关键因素之一。国产电影片名在进行翻译时,不仅要语言语法准确无误,符合海外观众的常用表达习惯,而且要与影片内容或主题相符。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使片名翻译贴切传神,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让海外观众不仅能够理解接受影片,更能体会影片的文化内涵,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
《火锅英雄》影片中都是生活中普普通通的小人物,没有做出值得为大众所颂扬称赞的宏伟业绩,甚至活得还十分憋屈,所以在翻译时不能直译为Hot Pot Hero。、“火锅”这一中国传统美食越来越被西方国家了解和接受,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异化法保留源语文本的语言结构,让海外观众向中国文化和语言结构靠拢,《火锅英雄》中的“火锅”直接翻译成通用的表达方式Hot Pot。电影片名的命名习惯和命名方式通常有以下五种:以时间命名、以地点命名、以主角命名、以情节命名和以主题命名。《火锅英雄》影片故事背景发生在重庆,全部对白都采用重庆方言,地点背景的选择对整个影片人物的塑造、情节的发展和主题的转达至关重要,所以翻译时把故事发生的地点翻译出来不仅符合电影片名命名的习惯,而且归化的翻译能更好地奠定影片的基调,激发观众好奇心和观赏欲望。《火锅英雄》翻译为Chongqing Hot Pot,能成功地转换汉语和英语、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的语言和文化,并关注到两种语言和文化间的不同之处,实现翻译的完美移植。总之,国产电影片名的英译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电影是否能成功打开海外市场,实现文化传播的目的。在进行片名翻译时,不能采用绝对的归化法或者异化法,翻译必须反映电影的内容和主题,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西方的文化特征、海外观众的价值观和审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