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大夫和诗人的手术刀
——邱红根诗歌论
2020-11-18■刘波
■刘 波
一个人的职业可以影响他对世界的看法,但并不能从根本上决定其思维方式。就像很多诗人并非专事文学创作,他们大都有着自己安身立命的职业,而诗歌只关乎兴趣爱好,能支撑着他在事业之外的精神生活上过得更充实,更有质感。这种非专业状态的写作,我一直认为是最佳的选择,它可让我们对文学认识得更清晰,更多元,更丰富,而非陷在板结与僵化的惯性美学模式中。邱红根的职业是外科大夫,因对诗歌的热爱,这些年,他活在了双重思维的世界里。在很多人看来,他是在医学的理性与诗歌的感性之间自由游走和转换的“双面手”,这也让他更像我们这个时代“世俗的传奇”。
在诗集《叙述与颂歌》出版后,邱红根的写作一度慢了下来,每年就写那么几首,这对他来说,好像正是常态。写得过快,不利于一个医生在诗歌中沉淀自己。他在并不诗意的手术之余积累自己的“经验和教训”,以便在诗性的文字里作更具深度的转化与演绎。在《萤火虫研究》这首诗中,他通过对经验的反复“实验”以及在文字中的投射,寻找到了诗在生活与乐趣之间的力量。这是对生活的观察所内化成的一种诗意,平和,隐逸,有着日常背后的幽暗意识。包括《遮盖》《后视镜》等诗,也无不印证了诗人所言的“日常生活的辩证法”,那真正是一种影像般流动的“慢的艺术”。就像他在诗中所写:“在故乡你需要真正慢下来/我说的慢——/是那种古代骑驴访友的慢/是那种写诗时,为了一个字/捻断几根胡须的慢/是那种铁器腐蚀生锈的慢/……//快是如此限制人的想象/让我们无暇思考/事物的来去都有它固定的时间”(《动车穿过故乡》)。我们只有在故乡才能慢下来,那是因为时间的某种停滞,而内心也会随之获得宁静的安放,诗人所追求的状态,正对应于他渴望能达到的生活美学。
邱红根诗歌写作上的这种“慢”,不仅与他对诗歌的态度有关,也在于他近几年的心境之变:他愿意在更富精神含量的阅读里找到那诗的光亮所在,这可以烛照内心的黑暗。而作为一个医生,他是需要激情还是理性?在面对写诗和行医两份“事业”时,邱红根的思维要发生转换,而如何能统一在一个人身上,其实全凭他怎样找到二者之间的平衡。医生驾驭诗歌的能力,如同将两个毫不相关的职业联系在一起,强行让它们发生关系,我想,这并不是一个悖论。写诗和行医都是手艺活,只不过写诗所要求的自由度更高,医生能在词语和人性之间找到相通的部分,那才是一种境界。“这里有看不见的真相——/古细菌能在极热、极寒、极酸、极碱的环境中存活/蘑菇是肉眼可见的真菌/变形菌进入动物细胞内/成为了线粒体/蓝细菌是植物细胞的叶绿体/硬壁菌门细菌可致肥胖”,初读这首诗,我以为是诗人正在用他所学的专业知识切入对生活的看法,原来,他是在观察,在倾听,“每天送儿子上学/他都会在车上读《生物学》/十分钟——/这些颠覆性的知识,完成着/我日常生活的再教育”,诗人的学习就来自日常生活的教诲,他甚至都不用刻意去转换,被动的接受与主动迎向生活的正面,是他接受自我“再教育”的佐证。“我们无法独善其身/作为一向的异养生物/我们占据食物链的一极/并参与着生物圈这古老、伟大的循环……”(《车上的再教育》),原来诗人的观察与倾听,是赋予自己接受生活再教育的底气,专业所带来的优势,并不足以让他对尘世完全容纳进个人的想象,有些确实是我们无法摆脱的宿命,他相信在这日常与命运之间,也有着“生活的辩证法”。正是在靠近这一哲思境界的途中,邱红根将自己的医生职业和诗歌爱好放在了当下的天平上,接受自我和时代的检验。当然,他并没有刻意强化哪一方面,只是在顺其自然地完成,用不同的标准和要求去衡量职业与兴趣,这是他人生和写作体验中的原则。
正是在这样一个维度上,邱红根从上大学时受同学影响而写诗,直到现在,他保留并坚守了这个兴趣,且以一种更内敛的方式进行持续性写作。因此,写诗对于现在的邱红根来说,更像是一种习惯,如同他必须面对日常生活中的职业和仪式。然而,如果仅仅是停留在“写”的惯性上,邱红根只能原地踏步,他不可能去寻找突围的契机。正是因为顺着爱好不断地向上,他才会去追求突破自我的法则,这里有美学的,也有精神的。“有一次,/在‘惠民’理发店,/我注意到镜子中的自己。//那家伙满脸横肉,体态臃肿,/那家伙贼眉鼠眼,皮笑肉不笑,/他是我吗?/有一刻我神志恍惚。//迟疑,虚拟——/强烈的日光灯连同胖子师范的笑/显得多么不真实……//长久的观察之后,/我得承认,我能够辨明,/镜中的左实际是生活中的右。/是的,仅此而已”(《镜中》),初看此诗,让我联想到了张枣那首有着浓郁古典意味的《镜中》,只是邱红根的这首诗更现实,像是一幅自画像。但他看到的不是美,而是一种藏在皮肉里的“丑”,带着强烈的反思和内省意味。这不经意的一见,对自己的认识突然被放大,竟至成为一个符号般的存在。诗人的自我审视行为,不是纯粹生理上的厌恶,而只是将对自己的不满通过文字的方式呈现出来了,这样就显得更真实,更富力量。
和其他很多诗人一样,真实对于邱红根的写作来说是一个高度,他必须打破所有对谎言本身的遮蔽之格局,从而将自己置于险境,以便接受来自所有读者的美学检验。他有一首诗名为《删除》,看似在书写外在的风景,其实是在梳理人生内部的肌理,这富有寓意的写作,更像是自我阐释。“到处浮动着野花的暗香/果子坠落,俯身成为泥土/一只乌鸦,冷不防/从树枝上弹起,迅速远离/仿佛我的前世//拔草,寻路,上山/脚底下是腐烂、松软的泥土/踏上去,有点不真实/恍若隔世//磨基山,太阳的光斑透过层层树枝/将我羸弱的身体轻轻覆盖/连同积怨已久的时间//秋深了,一阵风/删除所有枯黄的病叶”,这是诗人对深秋季节自然的一种感怀,既有现实的一面,也不乏超现实的味道,甚至有一种飞翔之感。为什么要删除?乃因时代病的污染,从这一角度来看,删除不仅是自然行为,更像是一种隐喻,含有新陈代谢的意思。如此写作,不仅是在记录,也像是在发现,在创造一种新的诗性空间。这种带着探索色彩的写作里,诗人也有他对时代的介入和干预,“宜昌、北门、上周/在某小区拆迁项目办公室/一名成年男子,/从四楼窗口跳下,当即身亡/——这是一则没能见报的‘新闻’//四十二岁、健康,一家之主。/一个正常人的非正常的死/对任何家庭都是一场灾难//又一起拆迁悲剧啊!/拆迁队员们做出各种解释/试图推卸责任……/但死者身上的瘀斑,出卖了他们//一群没有爱的人啊!/他们永远都不知道/对于死者,/任何辩解都显得多余和不敬//‘让那些双手沾满鲜血的那伙们去死!’/——我理解人民的愤怒/如果我是‘主’,我宁愿他们活——/对这些没有信仰的人,我相信:死/是对他们最大的宽恕”,诗人将此诗命名为《“宽恕”》,这是一种无奈的反讽。他的愤怒源于对弱势者的同情和对作恶者的批判,当面对死亡时,一切命题都显得苍白。诗人有着失望之后的抗争,这是医生的道义,更是一个良知诗人的准则。对于底层与弱势的关注,一度是邱红根诗歌里的重要主题,乃其性情之真的反映。正义感渗透在文字里,所折射出的悲苦中,有着更为隐忍的反叛。时代所造就的耻辱,给人一种长久难以消除的撕裂感,诗人们虽然不会就此达成默契去书写苦难,但每一个置身于时代现场的人,都不会对其视而不见。当一种良知被残酷唤醒,诗人们会变得更加警觉和清醒,诗歌此时扮演的是净化者的角色。
我之前并未去特别注意邱红根的诗歌里是否有他医生职业的影子,在读了他近年来的大部分作品后,发现自己要改变这一先入为主的印象。诗人其实也在书写与职业相关的主题,只不过是潜移默化的,经过特殊处理的。他有一首诗名为《自由落体》,写的就是诗人在行医中所遭遇的自杀现场,他并没有直接写出多么广博的同情、怜惜与悲悯,而是竭力来客观描述残酷的现场。“我到达案发现场时/警察在疏散人群/有人在用石灰划线//穿红裙的少女躺在地上/如果不是她的脸苍白如纸/我怀疑,是春天大地上/盛开的一朵玫瑰//目击者,一位四川民工/在叙述看到的一幕——/红裙女孩从楼顶跳下/裙裾翻飞,姿势曼妙//显然,从未面对这么多听众/他的讲述,凌乱、破碎/偶尔夹杂手势/我注意到因担心蹩脚的普通话/他满脸通红,额头还渗出细汗//唯一目击者,那位四川民工/急于告诉别人他知道的一切/像牛顿发现了苹果的自由落体”。最后的这一提升,只是诉说的一种物理学延伸,并无多么强烈的诗意,但能从冷静的层面透出女孩自杀的惨状。而冷静的书写是否就是诗人的终极目的?除此之外,他是否还有更深层次的动机?在生活的辩证法背后,邱红根一定有他的精神难题,否则,他也不会如此将写诗当作某种人生的支撑。“整个上午,在强烈的无影灯下/我专注于切割、缝合和止血”,在成功切除一只患病的乳房后,作为一个医生,他好像应该有一点职业满足感,而当他意识到做手术的日子是3月8日时,“这才想起今天是妇女节/再看手术台上34岁的未婚女孩/我感到时间突然停顿了一下”(《停顿》)。这瞬间的感觉,让一个医生也有了职业之外的人文情怀,他感知到了某种失去和欠缺对于一个女性来说意味着什么。这种职业行为之后的情感延伸,才是邱红根作为一个诗人的精神立足点,他需要超越日常的经验,在一种冷静的语言体系里寻找他的“爱之使命意识”。其实,邱红根的写作,也像他的医生生涯一样,讲求一种精准:表达上的精练和情感上的准确。他的冷静是零度写作的某种变调,直指现实世界的客观存在,因此,他的诗虽无浓烈的情感激荡,但总在字词间令人思考。当我们回头来看他的诗歌时,发现仍然有其人性的温度。虽有医生的理性,但他在冥冥中相信一种信仰的力量,这不是诗歌带来的,而是他人性里某种潜在的宗教意识。邱红根写过一首诗《病床头的念佛机》,这就是他的亲身经历,两位同一病室的室友,一个澳门人影响一个湖北人,而在床头摆放念佛机,轮翻播放四十段佛经,“是疾病的折磨让她产生了信仰……”诗人的推测应该是准确的,但是当我们质疑一个医生何以相信这些神秘力量时,又以什么理由来解释这一切?“一路上,我总是想‘念佛机’,/是的,‘医学’不能去除所有的病/——菩萨,哦,如果真有菩萨,/任何人都是他的子民。/他分担众人的苦难,/应该,让我们能够看见。/让佛光普照,他应该均匀地/把爱,分给每一个人……”就像诗人在《我爱……》的最后所感慨的:“这些年/我的爱越来越客观、具体/它不恣意,不泛滥——/涵盖了生活的点点滴滴”,这是一个中年医生的感怀,在行动中他将爱给了更具体的人,而在诗歌中,他以语言的方式定格了爱的永恒之美。诗人在此不是一个医生,而是一个儿子,他即便想让母亲延长生命,但也无妙手回春之力,此时,无奈感油然而生。像他信仰某种神秘感一样,在母亲去逝后,他希望能从风水学的角度为母亲选一块好的墓地,这样的真实心境也得以流露。这虽然属于诗人神秘信仰的一部分,但我们完全可以理解。在科学与信仰之间,总是存在着某种冥冥中的意念,当这成为邱红根的某种诗歌美学时,他可能昭示出了更具启发性的精神向度。包括他后来一直写到的死亡主题,或许都与这样的精神向度不无关系,那种悲悯和痛惜,总是在面对生命逝去时更加强化了人生的脆弱之感。诗人在这首诗里写到了时代对乡村伦理的改变,尤其是一个接一个人的死亡所带来的悲苦,虽然都属于自然的范畴,却总免不了让人在回忆中慨叹时间的无情。这样一种事实和经验的记录,是邱红根所理解的现实,他对此进行的语言转换,才让那些故事或事故在文字中有了存在的价值。
正如诗人在诗中所言,“我们活着的都是有局限性的”(《局限性》),只有那些无生命的事物才可能“活出”它们不断变形的自由,这或许同样也是生活的辩证法所带来的美学认知,相对于固定的事物和看法,它们有着更为丰富的维度。我愿意在一种更复杂的语境里来理解邱红根的诗歌创作,他在看似简单甚至冰冷的罗列里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温情的善意,同时也出示了他关于爱的信念。就像尼采提出要“重估一切价值”一样,邱红根以医生的手术之刀切入诗歌之躯;究竟是在探视,还是在诊断,端赖于诗人如何打破常规,重新以诗性之力深入到他的存在困境与信仰难题之中,这或许也是他今后写作的一个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