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健美操课程实施俱乐部式教学研究
——以阜阳师范大学为例
2020-11-18谢晓冰阜阳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谢晓冰/阜阳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在素质教育改革的指引下,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进入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视野。目前,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主要分为三类,即课内体育俱乐部、课外体育俱乐部和课内外相结合体育俱乐部。[1]本研究探讨了将弹性社团模式与体育课堂教学相结合,构建新型教学组织的课堂体育社团。目前很多高校纷纷对公共体育实行单个项目俱乐部式教学,然而,完全的自主管理和自主学习并不能完美适应当下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强化运动技能的要求。本研究拟通过文献资料料、专家访谈等方法,结合操舞类运动项目的特点和阜阳师范大学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实施健美操俱乐部教学的现状及发展思路,讨论相关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为发展高校健美操俱乐部教学提供参考和改进建议。
一、关于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
俱乐部教学模式是一种基于俱乐部形式的体育教学模式。提出了课程选择的“三自主”——自主的制定项目内容、确定上课时间和选择教师。由“要我学”变成“我想学”,在教学中更在乎学生的主体感受,提供了更多的交流和互助平台。相比传统教学,俱乐部式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提升自我管理和团队协作能力。因此,高校建立体育俱乐部式教学是存在必然性的。健美操作为一项热情动感的普及性运动项目,俱乐部式的教学会更增添其轻松欢快的学习气氛。
二、实施健美操俱乐部教学的现状和思路
2018年起,阜阳师范大学采用体育俱乐部式进行公共体育教学,安排了16个体育俱乐部。学生自大一起选择他们最喜欢的俱乐部和老师。他们可以在每个学期选择不同的社团,共学习两年四个学期。俱乐部成立后,根据学生会员的实际运动水平将其进行分层,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另外安排有课外俱乐部组织训练。这些举措基本可以满足学生在大学四年生涯中发展2-3项体育特长的目标与要求,也实现了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学习。
(一)指导思想与教学目标
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注重提高学生的体育活动能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教师,在俱乐部指定的上课时间内上课。一学期下来能够掌握1-2套规定动作套路(不同能力等地的学生要求不同)和具有基础的编排队形的能力,同时了解健美操相关的理论知识和体育文化。加强与他人的沟通和交流,勇于展示自己,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终身锻炼的意识。
(二)教学组织形式
为了更有效率和秩序的完成课内体育教学,大学采用“两自主”的组织形式,项目内容和任课教师仍然自主选择,但上课时间经由统一安排。学生提前填写公共体育课体育俱乐部申请表,简述体育特长和运动经历,并自评初、中、高级会员。俱乐部开课后,学生可在第一节课进行试课,对健美操不感兴趣可以更换其他项目。俱乐部成立后,主要管理人员也就是教师对学生会员的实际水平再进行一次评价,二次筛选后,最终完成分层。为了防止学生一时脑热或不参加任何体育项目,学校设置有相应学分,必修完成。选定项目后,也会考查日常出勤情况以便督促学生加强锻炼。
(三)教学内容
技能方面,以第三套大众基础规定套路为主,一学期学习1-2套。规定套路都是由健美操基本步法组合而成,简单易学,重在锻炼学习者的协调能力。音乐上,初期安排鼓点和拍子清晰的音乐,方便带领学生入门和听懂节奏,之后便可以鼓励学生寻找和使用自己喜爱的音乐。除去健美操专项技能外,还要发展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每节课安排负荷适宜的体能训练,加强力量、柔韧、速度等,保证体质测试达标、健康达标。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身体素质水平的不同,安排不同难度的教学内容。
(四)考评办法
以第三套大众二级健美操为例,共4个组合计划安排5次考核,每个组合(8个8拍)结束后进行一次阶段考核,评价学生该阶段学习状况,以鼓励为主。增强学生大胆表现的意识,不怯场。日常每次下课前,进行学生自评和教师小结,师生都可以更直观的了解本节课的学习情况。最终评价采用百分制,采用过程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平时参与与进步幅度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三、影响健美操俱乐部教学改革的因素
(一)学生的积极性
在校大学生们的自主锻炼意识不强,运动水平也有限,从回收的体育俱乐部申请表可以看出,90%以上的学生评价自己为初级会员,对健美操项目的陌生直接导致练习积极性的下降。同时,目前还存在着开设的项目和学生的选项不平衡之间的矛盾,有的热门项目学生过于集中超过了预定人数,这种情况下学校就只能将多出来的学生调整的其他他们也许根本不喜欢的项目,这个时候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就会遭受打击。
(二)场地器材、人数
俱乐部教学应以小班化为宜,人数过多易造成教学混乱,无法顾及到每一位学生会员。并且目前大学的公共健美操俱乐部是在操场进行教学,没有镜子观察和没有空间施展都直接影响俱乐部教学效果。学校目前在健美操方面的器材奇缺,如果想学习踏板操、啦啦操、器械操等就需要学生自行购买所需器材,而学生们的生活费很有限,于是转而选择不需要器材的其他项目和内容。
(三)师资力量
大学给每个俱乐部配备一名教师,但以实际情况来看,现在每个俱乐部人数大概在50人左右,采用分层教学后,俱乐部又至少包含两个级别的小班,1名教师带下来确实显得吃力。
(四)考核与评价
现行的数据化呈现方式并不能很有效的表现学生的学习情况。许多身体素质好或者在体育方面有所特长、有天赋的学生尽管在俱乐部中表现并不优秀,但是在最终的考核中仍然能取得优异的成绩。而那些在认真学习、勤奋练习的学生可能由于自身的体能限制等原因而获得较差的成绩。
四、对策
(一)营造校园体育氛围,突出学生主体作用
校方可多开展校园内健美操相关的比赛和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附带奖励机制,扩大健美操项目在学生心中的影响力。另外建议建立学生个人体育信息档案表,详细记录体测数据、运动经历与参与情况和本学期学习情况。体育信息档案表随个人档案走,学生在经历四个学期的俱乐部教学后,可以完整清晰的了解自己两年来的所有运动参与情况,以及自己各项体能数据的浮动情况。
(二)增设场地器材,加大教育投入
加大建设室内场馆,并加强场地的自由使用。有镜子,学生可以随时检查动作。场地大且封闭,学生可以放下顾虑开心的展示自己。
(三)加强师资力量的注入
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学习,提高自身技能;引入学生助教,“多主多辅”,更好的完成教学效果。
(四)健全评价机制
建议增加10%-20%的进步幅度分值,以便鼓励认真学习但基础不太好的学生。以等地和评语代替具体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