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平乡村建设运动中教员群体研究
2020-11-18江苏师范大学
■张 良/江苏师范大学
乡农学校要提高农民知识,增进农民生产,改良乡村风俗,维持地方治安。因为要辅助农民在乡间作一些兴利除弊的工作,所以在乡农学校的教员要做这些事。教员要以身作则,用教、学、做合一的方式,谋本乡问题的合理解决。教员的主要工作内容有:
一、文化教学方面
乡农各校的课程主要有五项:农民千字课、算数(珠算、笔算)、习字、注音字母、补充读物。民众学校的课程,应该从实用的一方面着想,尤其是应该根据于本地民众生活的需要及教授的期限,来定编制课本的材料。教员授课先是教以农民千字课为第一册。以上五项,由各该校教员,根据实际情形比如学生程度和教授时间而略有变更,如算数、注音字母,补充读物三项,学习效果不好的则少学,因为初学识字,门类多了,学生不能同时容受,进行反到困难的缘故。至于学习效果比较好的学生完全学这五项功课,补充读物除民众读物,油印了发学生外,仍令学生来馆图书馆借书,由各该校教员指导。
教员的教学的方法和步骤。各校教员在教授课程时,要利用环境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分组的关系,同时要须在注意时间的分配,令每组学生在同一时间都学到相应的功课。随时随地要指导活用所学的功课,使他们发生兴趣。教员所使用的的教学方法,根据教材的不同大概采用三个步骤:预拟的、实施情形和意见。预拟是各校教员于在上课前要先写好教案。教案内容主要分为五项有教材、目的、教具、教学程序和备考。实施情形就是将预拟教案,到校实施后,所有实施一切真实情形,都要详细记载到民众学校实施记录表内,该表共分为主旨、教材要项、预定教学过程、预定的教学过程、实施后的心得和备考等六栏。意见是指所有一切教学方法和实施后学生所起的一切反应,教员需要依照实情详细记于民众学校日记的教员意见栏内,在每周开教委会时,对此要做详细的讨论与研究,以便改善进行各校教学方法。
二、社会教育方面
教员的社会教育方面的任务众多,在生计教育的教育内容主要有提倡合作、奖励副业、推广农业、防除虫害病害。在卫生教育方面有简易药箱、预防传染病、饮水消毒、粪便垃圾水的处置、儿童的保育、厉行烟禁,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宣传。在公民教育方面主要有团体组织、宣传运动、自卫训练。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文字教育比如公共图书馆、文字代笔处、壁报、标语、休间教育。中国乡村的人民多数是不过问政治的,以致乡村中政权为地主所把持,自治的程度甚远。放足、栽树、风俗改良等由辅导员及各村的教员组织之,成为一系统,负责说明劝导之责。
三、在乡村合作方面
教员责任不以教书为足,且不能以校内学生为足。教员应时常与村众接头,作随意之亲切谈话,随时随地的开展教育工作。教员还应注重实际社会活动,向着一个预定社会目标发展。更要紧的是教员要吸引阖村人众喜于村学内聚谈。如能将村学作成村众有事无事相聚会的地方,此教员即算有头一步成功。对于村学乡学的工作教员要尽可能做。邹平实验县乡学村立学校教员协助办理户籍及人事登记暂行办法,需要邹平县各乡学村立学校教员对于协助办理户籍及人事登记负责有责任,各乡学村立学校教员对于协助办理户籍及人事登记努力与否由县政府列入考成随时酌予奖惩。
邹平的教育是以整个邹平社会为对象,不是以某一个部分为对象。所以邹平的教育组成是一个完整的教育组成,彼此之机构,皆是息息相关,互相连贯。村学教员二人至八人,内中由县政府介绍一人,负辅导全村民众之责。如学董不开会,不会商量着办事,教员应设法诱导,使之会开会,会商量着办事。学长有不明白其他地位时,教员亦当委婉申明学长制任务。我们的教员(乡村运动者)要设法从中作吸引的工夫,撮合的工夫,使他们聚合。例如有匪患的地方,乡农学校的教员自要感觉到讨论到匪患问题,教员要主动帮助他们想办法。大家都赞同一个办法以后,教员就可以带领到农民实地去工作,例如成立自卫组织,作自卫训练,这就是此时此地乡校的功课。再如山地可以造林,我们的教员要指点出来使他们注意,并且帮着他想办法。
梁漱溟认为他在做的就是把中国几十年来的变法维新革命等所有没有做好的或者是没有做的工作都放进乡农学校中去。那么这些没有做的工作都需要教员来完成,教员为解决问题的主力发动一分,便是事机成熟一分,各项社会改良运动事业即有一分之可推行。”这样可以看出教员是推动乡村建设的重要力量。但是教员在开展工作中如果学董不和乡农商量做事情,教员只能诱导而没有实质的权力能够迫使学董遵守规则,这样就使得教员处于被动的状况。梁漱溟在《乡村入手工作》中谈到“他说乡校教员有无处用力之苦,在乡学是消磨岁月,当时我觉得这个问题很严重。像八乡乡学教员孟惠蕴、马佩之二位,在我们同学中的学识上,都算不错的,而觉如此——竟有些无处用力,消磨岁月之苦!其他乡学的情形,当可能推想到他的问题严重程度是怎样。”也可以看出乡农学校教师的无力感。此外,乡农学校的特殊性,教员需要掌握教育、医疗、农业等十几种知识和纷繁的各项任务,加之乡村生活环境较差,这些使得教员疲累不堪。随着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邹平乡村建设实验区失去了继续幵展事业的环境,已经取得的成果也几乎毁于一旦。各乡建团体、机构或停止活动或转移到大后方幵辟新的建设区域,而乡农学校的教员群体也在局势的剧烈变动中产生分化:一部分工作者抱定信念转移后方继续从事建设,也有不少来不及转移的工作者就地加入国共两党领导的抗日救国活动。与此同时,还有相当一部分工作者果断放弃乡建道路,投身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事业。
注释:
①梁漱溟,著.乡村建设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②梁漱溟,著.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讲习会讲演录[M].邹平: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1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