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情于山水,寓理于自然
——对山水诗词中的哲理思考
2020-11-18沈华维
沈华维
山水诗词以其清新、淡雅、质朴、灵动在诗林中独树一帜,是中国诗歌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山水诗词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时期便已出现。《诗经》中就有不少描写和歌颂山水景物的诗篇,其中涉及大自然现象的如天文、气象、动物、植物、地理等,既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有益探索,并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也为诗歌的创作与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中国的山水诗真正形成独立流派,依据现存的资料看,大体应该是在东晋时期,并以谢灵运(康乐)为代表人物,这是多数诗论家的共识。刘勰《文心雕龙·明诗》篇云:“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他认为山水诗是在刘宋初年滋生的,是从玄言诗脱胎而出的。这一论断,影响深远,后代诗论家多以此为准。如清人王士祯在《带经堂诗话》卷五中指出:“迨元嘉间,谢康乐出,始创为刻划山水之词。”沈德潜《说诗晬语》亦云:“游山水诗应以康乐为开先。”
诗言志、诗抒情是诗歌的传统。虽然“哲理诗”的概念产生和出现得较晚,但是以诗寓理的想象却伴随着诗歌的历史形成而发展。诗含哲理就使得诗意丰腴,语意丰满。古人在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中,已经有了相当深入的哲理思考。如荀子《劝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有人把蕴含哲理视为诗歌创作的最高境界,是有道理的。尤其山水是人们生活和情感生发的源头,因而山水诗接地气、通人心,最贴近生活,它以山水景物为审美关照对象和创作题材,在描写和歌颂山水的同时,把蕴藏在自然世界与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挖掘阐发出来,使山水诗更富有人情味,更富理性。富含哲理的山水诗,是诗人对客观世界观察感悟、甚至联想妙得,是诗人触物生情、寓理于形或融理入情的产物,也是诗人对自然世界、人类社会和人生的睿智思考和深刻体验的结果,它提炼和升华了山水景物的意象,极大地拓展了山水诗广度和深度的内含及其外延,在诗歌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并具有重要的价值。
本文拟对山水诗词中的哲学理念及其意义和功能,进行简要分析,以期对山水诗词的创作和欣赏提供启迪和帮助。
环境与心境——山水养文心
山水诗中的哲理首先不在于风光,而在于借山水景物寄情、寓理、言志,是一种心志的抒发、情绪的释放或是宣泄。自然环境只是给作者提供了一种平台,而主角、表演者是人。这一类山水诗词与那种一味追求隐逸、消极避世,以期超凡脱俗的隐士风度不同,他们把山水作为审美对象和创作题材,自然界中的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泉声鸟语、白云朝霞、烟岚笼树,这一切天然的景物,都在视觉和听觉上给人以美的享受,能够清涤诗人的胸襟,激发诗人的创作灵感和欲望。这种自然环境和心境的融和,无意间把发人深省的感悟同富有特色的山水情趣及新颖鲜明的艺术形象融为一体,抒发诗人的心志。
这类山水诗的语言特色,往往表现为用笔清丽洒脱,质朴自然,情景交融。晋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中描绘了一种人生向往和追求的最高境界是返璞归真的平凡世界。远离世俗红尘,大可不必躲在深山老林,只要内心宁静,万物皆空,有一颗脱俗之心,谨守慎独,便是美好的生活。
唐王之涣那首脍炙人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诗句之中。表现了诗人登高望远不凡的胸怀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意思是说艺术创作既要向现实生活寻求题材,又不能违背自然规律。自然环境与心境的融和统一,就是艺术审美之“意”与“象”的辩证统一,是诗人主观思想和客观物质互相渗透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故山川万物,荐灵于我,而操在我心,我脱胎于山川万物,而欣然为山川万物代言之。
小我与大我——人间有大美
山水诗词从本质上来说体现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即“小我”与“大我”的境界。所谓“小我”,通常是指自然人即个人的生存环境、心理世界和感悟,即一己之情。如游山玩水,踏青悲秋,赏荷咏雪等,此为人与自然之常情,情寄予物。小虽小,但此乃人之本能,是人之真实情感的再现。所谓“大我”,则是从社会的角度进行思考,即个人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状态,任何个人都不可能离开社会而独自存在,可谓心有多大,“我”就有多大。
纵观诗词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优秀的山水哲理诗由于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历史及人生真谛的探索和感悟,抒发远大抱负和情怀,既关照自我内心的“小我”之情,更钟情于大自然的大美之情,写出时代的鲜活之情,对家国、对人民的大爱之情,对民生、对弱者的怜悯之情,对正义、对英雄的敬仰之情,其作品主题鲜明,立意高远,韵律铿锵,含蓄隽永,启人心智,因而赢得人们的喜爱,且历久弥新。而那些一味陶醉于风花雪月,沉溺于声色犬马,耽迷于酒令应酬,囿于自我心理小圈子的作品,无论其技术多么娴熟,辞藻如何华丽,终究失于小气而被淘汰。
李白一生酷爱山水之游,留下了大量的山水诗名篇。比如《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首诗表现诗人坐船乘风破浪通过天门山的情景,以船在江上走,人在画中游的动态大美视角,以兴会展开想象,长镜聚焦,有气势,有力度。该诗意境开阔,气魄豪迈,音节和谐流畅,语言形象生动,画面色彩鲜明,意境优美。诗人将读者的视野带入烟波浩渺的长江,引入无限宽阔的天地里,壮美的长江使人顿时觉得心胸开阔,眼界扩大。从诗中可以看到诗人奔放不羁,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自我形象。
再如宋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这首诗以诗人自己在崎岖山路中行走的实践,告诉人们一个朴素而理性的道理,人生道路不会一味平坦,人类的事业更不会一帆风顺,必须勇于面对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必须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而且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还会出现,还得要面对。人类社会就是在不断地克服困难和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前进和发展的。诗人把这个深刻的哲理运用形象化的比喻,通过设置悬念,风趣幽默地表达出来,比板着面孔说话,更易于人们接受。
当然,“小我”与“大我”是相对辩证的关系,表现在哲理诗中往往是以小寓大,以少总多,小中见大,更有大中见小,以大带小,不可机械地截然分开。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石一亭,一鸟一帆,可以而且应当从小处切入,着眼于“小我”的体验,抒发个体的感受,更能够引起他人的共鸣。富含哲理的山水诗词佳作较多。如孟浩然《春晓》,杜牧《泊秦淮》,苏轼《题西林壁》等等。
养生与养心——格高韵自远
在山水题材的哲理诗中,诗人们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寄托自己的幽远情趣,让自我与自然融为一体,诠释“道法自然”的含义,从中获得身心的愉悦,心灵的皈依。诗人的心灵应该与时代同步共振,诗人在融入山水,呼吸自然之清新空气时,应关注现实,关注社会,深入实际,感受生活,用心观察体验,捕捉剪裁,敷以色彩,将寻常的、平淡的山水景物,转化为有灵性、有意趣,诗意盎然的作品,为人们提供高雅的精神食粮。
谢灵运《登江中孤屿》:“江南倦历览,江北旷周旋。怀新道转迥,寻异景不延。乱流趋孤屿,孤屿媚中川。云日相晖映,空水共澄鲜。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想象昆山姿,缅邈区中缘。”诗人徜徉山水之间,与大自然朝夕相处,山清水色的四时风光,正成为他消解内心苦闷,医治心灵创伤的良药。
唐李商隐《北青萝》:“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夕阳落入崦嵫山中,诗人去探访一位独自住在茅屋中的僧人。落叶纷纷,寒云缭绕,夜幕降临,僧人在茅屋中独自敲磬诵经,闲适地靠着一枝青藤与他交谈,屋外的一切都与他无关。面对此情此景,诗人感悟到大千世界俱是微尘,还有什么爱与憎放不下,过不去呢?在这样荒芜的环境里,僧人的清苦不言而喻,可是他却能安之若素,怡然自得,高僧的形象跃然可见。此诗告诉人们,无论是仕途,还是爱情,只有看不透,放不下,才会感到万般痛苦。借山水道破了人生真谛。
唐李忱《瀑布联句》:“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焉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此诗将瀑布形象充分人格化,写得很有气势。在山涧之中,无数不为人知的涓涓细流,逐渐汇集成巨大山泉,在经历“千岩万壑”的险峻后,它终于到达崖前,“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汇成壮观的瀑布。将瀑布形成的曲折过程,赋予无生命之物以活生生的性格,“不辞劳”三字有强烈拟人化色彩,充溢着赞美之情,暗示艰难能锤炼伟大的人格,涓滴必将汇成巨流,借瀑布气象的高远,寓人应有壮志凌云的理想抱负,砥砺志向,思有作为。
唐王维《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此诗启示人们,知足是一种至高的境界。生活中假如发现前面的路是一条绝境,不如就此坐下,淡看云卷云舒。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虽身在绝境,灵魂依然可以洒脱,天为床地当被,自得其乐,不觉是穷途末路。人若有此心境,世间任何困苦、阻碍、挫折又奈我何。
保护与利用——享受自然美
大自然与人类相互依存,和谐共生,谁也离不开谁。古人的山水诗词中虽没有明确的“环保”概念,但热爱自然,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理念,在其哲理中有鲜明的体现。
宋林逋《山园小梅》:“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在此诗中,诗人将梅花写得超凡脱俗、俏丽可人,写照传神,言近旨远。百花凋零的时候,唯有你鲜艳亮丽地开放;小园宜人的风景,都被你高雅的身影占光。你疏落有致的影子,横斜地倒映在清浅的泉水上;你淡雅清幽的香气,在朦胧的月色里飘荡。尤以篇末的“以身相许”式的表白,更是提升了梅的品格,丰实了作品的境界,读来口齿噙香,令人赞叹。
宋曾几《三衢道中》:“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小诗写得清丽有致,诗人通过回忆来路所见,山行漫道绿荫,听见几声黄鹂歌唱,在清新喜悦之中,把人与自然、人与鸟类和谐相处的场景,刻画得生动有趣,富有意味,令人心旷神怡。
朱熹是宋代大理学家,他的诗以富含理趣见长。如《观书有感其二》:“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诗人紧紧抓住池塘清亮如镜的特点来着笔,试问方塘何以如此清澈,只因为有源头活水长流不息。方塘并非一泓死水,而是时有活水注入,永不枯竭,永不腐臭,永不污染,所以才清澈如明镜。传统上认为这是一首以物启智的哲理诗,却也可以视为一首环保诗,它形象地告诫人们,只有保护好环境,使源头活水不变质、不污染,人们才能享受美好的生活。
山水诗词的内涵和外延也是与时俱进不断变化发展的,其题材和表现方式也在不断拓展更新,其哲理也在不断探索和深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个理念将物质与精神、自然与人文有机地统一了起来,也蕴含着丰厚的哲理。这一理念如今已成为国家的发展战略。因此,保护自然,歌颂山水也是我们当代诗人的职责与使命。
山水诗词需要有大视野,要把山水自然,绿色发展,生态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放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全局中去思考,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诗人既要置身山水之中,又要跳出山水之外,更要站在山水之上,来观察、体验。不为一山一水所羁绊,不受时空所限制,也不就事论事,站位要高,不落俗套,方可写出有时代气息的大作品来。山水诗词也需要有大情怀,要把个人的情感融入到社会的广阔天地之中,踏遍青山绿水,笑对云卷云舒,天地为我有,我为天地歌,努力写出有筋骨、有温度的好作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