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古籍修复中的水渍清洗

2020-11-18王丽娟

图书馆界 2020年5期
关键词:水渍整本无纺布

王丽娟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图书馆,广西 桂林 541100)

自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以后,纸的质量和产量大为提高,到东晋末年恒玄下达政令“今诸用简者,皆以黄纸代之”,纸的使用范围得以进一步扩大到官方机构。近两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纸作为书写材料、信息载体为人类保存了无数珍贵的文化遗产。但纸既是长寿的又是脆弱的,它可以历经千年而不朽,也会因为一次意外而损坏,当纸张集合成册成为一本书后,往往在经年累月的流通或收藏中,因为本身所处的环境或各种天灾人祸导致书叶出现残损脏污,当书叶残损脏污以致不利于书籍继续保存和使用的时候,就需要对其进行修复。在古籍修复过程中,书叶污渍的清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古籍书叶上的污渍除了泥沙、虫屎、虫尸等固体附着物,还包括水渍、霉斑等浸入纸张纤维形成的污渍,本文主要就古籍书叶水渍的处理进行研究和论述。

1 古籍书叶水渍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

笔者所在地桂林,亚热带季风气候明显,降水充沛,夏秋季湿热多雨,多发洪涝灾害,而当地传统建筑多以木质结构为主,许多古籍尤其是民间藏书因保存不善,遭水害者甚多,古籍书叶常出现连线或者连片状的黄色污渍,少数会有字迹洇化,污染书叶,这种污渍称为水渍。

字迹洇化所产生的水渍是在书写或者印刷时使用的墨被水晕开所产生的,一般会导致字迹模糊不清,书叶部分蘸染墨迹。要想彻底清除洇化产生的水渍需要使用氧化剂,但使用氧化剂又很容易“误伤”原迹,因此在古籍修复中一般不会对这种水渍进行处理。

而黄色污渍状水渍的产生是因为古籍书叶纸张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少量填充物[1]60,当古籍不慎浸水或湿水后,书叶纸张中的部分木质素会溶解,溶解的木质素在书叶上就呈现为泛黄水渍,这种水渍不仅会影响古籍美观,更重要的是它会使纸张拉力减弱,酸性增强[1]63,时间长了纸张会酸化、变脆,不利于保护古籍。

在古籍修复中如无特别说明,一般所说的水渍都指这种泛黄污渍状的水渍。

2 水渍清理方法的选择

修复工作者在对古籍进行必要修复时,若遇到水渍严重的古籍,通常需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以达到清除或者减轻水渍污染的目的。水渍是污渍的一种,而关于污渍的清理,早在北宋时期米芾在《书史》一文中对此就有比较详细的记述:“以好纸二张一置书上一置书下,自傍滤细皂角汁和水,霈然浇水入纸底,于盖纸上用活手软按拂垢腻皆随水出……”米芾使用皂角汁和水作为清洗剂对古书进行多次清洗,还言此法可“纸墨不动,尘垢皆去”。

修复技艺发展至今,清洗书叶使用的清洗剂也变得多样,除了《书史》所记载的皂角水,还有碱水、漂白粉等,但不同的清洗剂会对书叶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需要谨慎使用。

在日常修复中,最常用且相对安全的清洗方式是用清水清洗去污,一般将过滤后的纯净水加热到合适的温度后使用[2]。纯净水本身不含杂质和细菌,能减少水中杂质或细菌对书叶的伤害,同时,清水清洗还可以有效地中和纸张本身的酸性,有一定的脱酸效果。

3 水渍清洗具体方法及其适用

水渍处理理论上可以对古籍进行整本成册清洗和单叶清洗。整本成册清洗是指将整本古籍作为一个整体来清洗;单叶清洗是指将古籍拆开,每叶单独清洗。

在实际修复中,一般很少采用整本成册清洗的方法,原因在于:一是有的古籍只有其中几叶有小渍,这种情况下整本成册清洗不太合理;二是古籍整本成册浸水后,书叶会因为接触水的面积不同而使水渍分布的大小和轻重出现明显差异;三是古籍具有一定厚度,整本成册清洗很难整册都浸透;四是古籍整本成册清洗完成后需要将每叶都揭下晾干压平,如果不是纸张保存特别好的书叶,揭开过程中容易使书叶产生不必要的损坏。而单叶清洗是先将书叶分开,然后根据每叶情况采用不同的清洗方式,可以达到较好的清洗效果。

根据古籍书叶破损情况和修复师的不同习惯,笔者总结出几种常用的水渍单叶清洗方法,在日常修复中可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使用。

3.1 水冲法

水冲法是将书叶摊放在一块比书叶略宽的木板上[3]232,在书叶下垫一张吸水纸,斜放于木板上,木板倾斜角度以书叶不会滑下但清洗时水能流下去为宜,将热水慢慢浇到书叶上浸透书叶,然后,用手挤压书叶或等污水自然流出,待反复冲洗达到理想效果后再将书叶取下置于干净的纸上晾干。

水冲法的使用对古籍书叶破损情况有比较严格的要求,此法适用于水渍严重但书叶保存比较完好、破损轻微、纸张拉力强、无絮化脆化的古籍。

3.2 水洇法

水洇法是指使用工具蘸热水到书叶上进行刷洗的方法[3]231。此法需要使用毛笔或者小号排笔进行操作,对水渍范围小的书叶使用毛笔就可操作,而对水渍范围大的书叶就需要使用小号的排笔,排笔管数一般在4—8管。操作过程中要使用热水,必要时亦可使用沸水。

此法在实际操作时,根据书叶的不同破损情况又有多种不同的操作方法可选择。

3.2.1 书叶破损较轻,无严重絮化脆化,水渍较轻且范围小。笔者认为,一般书叶上水渍范围集中且所占书叶面积少于1/4时,可当作小范围水渍进行处理。

遇到这种水渍时,先将书叶喷水润湿刷平,然后,蘸热水在水渍部分轻划,书叶下面可以垫一张吸水纸,待热水停留片刻后将其吸干,为了不使清洗过的部分产生新的水渍,清洗完成后要再将书叶整体喷水润湿,再晾干压平。

3.2.2 书叶破损较轻,无严重絮化脆化,水渍范围大且较重。水渍范围大时,一般考虑清洗整张书叶。在书叶下面垫一张吸水纸或者直接置于案上,喷水润湿刷平书叶,用排笔蘸热水从中间到四边刷热水,水渍严重的部位用水量稍多一些。若有比较明显的污水,可排笔将污水刷到书叶外再蘸热水刷一遍。待热水停留片刻后,先用毛巾吸掉大量水分,然后用吸水纸吸取残余水分,晾至书叶能够整张掀起,再移到干净的吸水纸上晾干。

若清洗一遍之后水渍仍然较重,可视书叶纸张状况再重复清洗。如果书叶被排刷带起毛屑,则停止直接在书叶上刷热水,而应在书叶上加盖一张吸水纸,在吸水纸上进行以上操作。

3.2.3 书叶破损较轻,纸张严重絮化脆化。已经絮化脆化的书叶,纸张纤维之间的拉力变弱,书叶被毛笔或排笔扫过时容易破损、起毛,湿水后纸张破损边缘极易被带起并粘到毛笔或排笔上,一些古籍书叶上的文字笔画因此容易被带着卷起来,从而出现笔画移位或者丢失的现象,这时就不适宜直接在书叶上操作了。

若书叶严重絮化脆化,湿水后不便移动,可选择将其放置在方便移动的切割垫板或者补书板上进行水渍清洗,这样会比在修复桌案上操作更方便,具体如下:

在书叶上加盖一张吸水纸,将吸水纸和书叶都喷水润湿,使两张纸张湿水后伸缩尽可能接近,然后在吸水纸上用排笔蘸热水在水渍周围刷一遍,若水渍范围大,则刷满整张书叶,接着使用毛巾吸水,待毛巾吸完后换吸水纸吸取剩余水分,晾至吸水纸能揭起时,揭下书叶,晾干。

需要注意的是,在清洗时要依据书叶湿水后的粘连情况选择是否要在书叶下垫吸水纸:下垫吸水纸污渍清洗会更干净,但有些书叶容易粘连吸水纸,导致揭取时出现破损,破坏古籍。

3.2.4 书叶破损严重,纸张严重絮化脆化。书叶破损严重时,有些书叶轻轻一动都会出现破损,这样的书叶如果水渍范围小且影响不大的话可以不清洗。如果水渍已经对书叶造成了破坏,如水渍泛黄部分纸张比其他部分硬、脆或者遮盖住了书叶记载的信息,这时便要对它进行及时处理,不然时间久了,这部分书叶很可能继续破损导致所载文字信息完全丢失。

对于这种书叶,要先将破损部分进行修补之后再对水渍进行清洗,否则,清洗过程中容易造成书叶残片位置移动,揭书叶时残片也容易粘到吸水纸上。

即使书叶已经修补好,书叶在湿水后也不容易完整揭下,对于这种棘手情况,可参考书画的修复操作:在书画修复中,如果画芯残破难以直接在裱台上修复,比较好的选择是在画芯下垫一张绢,因为绢面光滑,揭下时不像宣纸或者塑料膜那样粘连画芯,能够很好地保证画芯的完整性。

但是,绢的质地柔软且吸水性强,若使用绢作为书叶下垫材料,一是絮化脆化严重的书叶湿水后揭起时水分要少,不然极易破损或带起部分文字笔画,毕竟绢的吸水性强,又垫在最下层,不易吸干水分;二是绢太柔软,拎起时容易带着书叶卷折粘连。

综合考虑后,选择无纺布作为下垫材料为宜。无纺布透气但不易透水,有一定的硬度,又不会粘连纸张。具体操作如下:取一张长宽略大于古籍书叶的干净无纺布,将其放置在切割垫板上,再将书叶正面朝下放在无纺布上(如果遇到水渍很深的地方恰好被补纸盖住,那么,这部分背面朝上时会因为多了一层上了糨糊的补纸,水渍难以清洗干净,这时可以考虑将书叶正面朝上放置),然后将书叶喷水润湿刷平整,取与无纺布大小一致的吸水纸喷水润湿后放在书叶上,用排刷蘸热水刷于吸水纸上,水量可以大一些,停留片刻后将水渍周围的热水用排刷刷至书叶外围。若一次清洗不干净可以反复清洗。因操作时垫板周围会有比较多的水流出,所以,可以提前在垫板下放置一块比垫板大的毛巾,这样可以吸去从垫板四周流出的多余水分,保证桌案上的清洁。

在水渍清洗达到理想的程度后,先用毛巾吸干吸水纸上的大量水分,接着用吸水纸吸取残余水分。如果书叶比较薄或者絮化脆化严重,需要等到上层的吸水纸晾得足够干后,从书叶四角一点点斜着揭起;如果书叶还是有些粘连,取一支干净毛笔蘸清水在粘连部分轻舔书叶,保证书叶的完整度。揭下吸水纸后要再晾一会书叶,最后慢慢从无纺布上揭下书叶。

需要注意的是,无纺布虽然不粘连书叶,但是由于书叶湿度太大很容易在拎起时撕破书叶。若书叶已干透,则修补过的有糨糊的地方又会粘住无纺布,如何把握揭取书叶的干湿度,需要在实际操作中进行反复试验。

4 结 语

古籍修复中的水渍清洗方法有很多种,实际操作时要视书叶情况灵活使用。在处理水渍时,书叶上的水渍囿于书叶本身纸张的性能、破损情况等,很多时候无法完全清除干净。在修复过程中应尽量减轻水渍对书叶日后保存的影响、降低书叶酸性,但也要注意不能过度清洗,以免书叶纸张变薄、起毛、文字笔画丢失等对古籍造成的二次伤害。

古籍修复技艺是一项传承千年的古老技艺,它凝结了前人的经验和智慧,为后来者指引着方向。时代在进步,修复的材料、工具、方法都在不断更新,作为古籍修复工作者,在工作中不能因循守旧不知变通,古法并不一定就是最好的方法,新材料也不一定优于旧材料,我们在修复工作中应该更多地思考和实践,为每本古籍找到最合适的修复方法,“因书制宜”地做好古籍的修复工作。

猜你喜欢

水渍整本无纺布
指向思维品质培养的整本英语小说整进整出教学实践
A Pretty Lantern漂亮的灯笼
高中语文长篇小说整本阅读教学研究
擦玻璃
浅谈小学语文整本课外阅读教学的方式方法
七夕的夜
整本书阅读在高考语文中的试题命制探究——以2016-2018年为例
我帮妈妈擦镜子
水渍
论无纺布染色生产线设备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