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2020-11-18张燕生
张燕生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进博会上强调,我们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持续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原因有三:一是对外开放的内涵是引入外来竞争压力。没有这种外来竞争压力的开放是假开放,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总结的最深刻的经验教训。二是对外开放的本质是深化改革。没有改革的开放是假开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需要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转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三是对外开放的动力是压力驱动。没有压力的开放是假开放,大国间政经博弈的过程曲折而漫长,不要浪费大变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需要解决好三个基本问题。一是推动我国新时代改革开放的规则、规制、管理和标准与国际高标准规则相衔接,同时如何保持好“中国特色”的问题。二是在引入外来竞争压力、引进先进技术、人才和文化的同时,如何保障关键技术设备和人力资源自主可控的问题。这里的自主可控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强自主可控。即大国间不可避免地会在尖端核心技术上博弈,防止对方“卡脖子”。但这仍是开放合作的基础上开展的。第二个层次是中自主可控。如何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全方位国际合作的创新生态是一个大问题。第三个层次是弱自主可控。如我国的很多产品如果没有经过国外专利持有者的授权、许可和配套就无法生产销售。核心的问题是,强自主可控的种子如何能够有一个更好的、全方位开放的科技生态系统支撑,与外国科学家、工程师和企业家全面合作。三是我国一些重大领域供应安全如何保障?如能源安全、金融安全、粮食安全、信息安全与生物多样性安全等。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仍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是选择好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的路径。过去40年的改革开放,既有顶层设计,又有实践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把改革开放的路径选择植根于实践基础,一切从实际出发。新时代推动更高标准更高水平的改革开放,要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谋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二是解决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问题。当前要解决好不作为现象的责任问题,重点要明确问责机制和容错机制的合理边界。因此,我们要从制度上进行反思,责任问题解决好了,治理现代化问题就能解决好。三是建设好开放型法治经济问题。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责任必须为,强调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包括促进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拓展对外贸易多元化。健全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健全促进对外投资政策和服务体系。推动建立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健全外商投资国家安全审查、反垄断审查、国家技术安全清单管理、不可靠实体清单等制度。完善涉外经贸法律和规则体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