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光影艺术解读《中共第一城》

2020-11-18赵存珍

娘子关 2020年1期
关键词:阳泉

文 赵存珍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电影《铁血阳泉》(原名《中共第一城》)上映以来,在阳泉掀起了观影热潮。影院中常常座无虚席,罕见地出现了白发苍苍的老人,手揣几十块钱,颤颤巍巍在影院售票处,点名要看《铁血阳泉》。他们说,这是我们阳泉自己的电影,必须要来看。他们是走过这段历史的人,是有情怀的阳泉人民,深深热爱着这片黄土地。一辈子没来过电影院的他们,安静地坐在大屏幕前,看着曾经的硝烟弥漫,看着熟悉的街道小巷,过去与现在重合交错,光影艺术将那段红色历史重新展现在眼前。他们热泪盈眶,用满是皱纹的手背偷偷抹去眼角横泪。陪同长辈而来的年轻人,也从影片中了解到阳泉是如何从战火连天走向今天的幸福生活,狮脑山那座烈士纪念碑,是如何巍峨高大。

电影的拍摄采用了多线叙事的手法,用一根主线,一种精神,把碎片化的真实历史事件通过虚构的艺术形象串联起来,用平行蒙太奇的方式将各条故事线同步推进,有机整合,巧妙高明。电影主要从阳泉建市、建设阳泉、西柏坡送炭、南下北上、《人民日报》在阳泉、镇反收缴六个方面讲述了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阳泉建市。影片以1947年5月阳泉解放、建市为背景,影片开头一连串爆炸的场面,炮声此起彼伏,硝烟熏映着阳泉站的塔楼。炮声骤然停歇,冲锋号响彻云霄。枪声、喊杀声渐弱至消失,“阳泉站”三个字在硝烟中渐渐变得清晰,塔楼上的时钟指向5点,钟声响起,意味着日本侵略者正式投降。影片继续行进,出现了一群孩子,他们在未散的硝烟中打闹嬉戏,每人手里都提着一个捡野菜的篮子,篮子中装着的是刚刚捡来的子弹壳。孩子本该在山野中自在玩耍,挖野菜、捡石头,但他们却在被战火熏黑的大石头上,将子弹壳当哨子吹。通过任功的一句“这子弹壳还热乎着吧?”侧面反映出当时此处刚刚经历过激烈的战争,山野田间,未凉的子弹壳随处可见。哨音悦耳,晨光熹微,正太战役胜利,阳泉解放。孩子们欢呼着“好日子”,也代表着阳泉即将迎来新的希望。

建设阳泉。阳泉解放后,需要接管工矿区、巩固华北解放区。当下时局混乱,蒋介石和阎锡山势力在阳泉均有残余,轰炸、破坏时有发生,敌特分子仍继续着地下活动,各股势力交错,工厂断水断电,严重影响着阳泉的建设。影片以“志远茶楼”这一方小天地,将各方势力融合其中。茶楼第一次出现,镜头从牌匾向下移动,扫过窗户,观众可以看到窗户玻璃贴上了“米”字形防空袭白纸条,从细节反映出当时空袭频繁,百姓深受影响。老板娘莲凤,外貌端庄贤淑,但她的身份却是国民党特务。她与共产党地下工作者刘水河的互相试探,表现出当时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博弈。妓院老板娘海棠红和孔秘书,两人代表了另一方敌对势力,他们策划粮仓放火,切断粮食供应,企图打击共产党的领导。当时阳泉刚刚建市,百废待兴,工厂高炉停产停工。片中任功代表阳泉市政府实地走访工厂,询问困难,帮助工厂恢复生产。在走访过程中发现有一批民兵“闹革命”,打砸抢,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着阳泉的建设。阳泉市人民政府方面对于这样的情况,并没有采取暴力制止的方式,而是将他们统一到建设阳泉的战线上,为制止哄抢、恢复生产出力。

西柏坡送炭。影片中有一段情节令人印象深刻。关运昌带着近百人的支前队,用十几头驴子驮着一篓篓炭行走在太行山间小道上,富有地方特色的民歌响起,铃铛轻摇,太行山秋景层层叠叠,颇为震撼。这支浩浩荡荡的“送炭大军”,真实再现了当年阳泉人民为西柏坡党中央驻地赶送煤炭、支援解放战争的动人场面。当时,党中央领导机关由陕西延安迁至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组织和指挥三大战役。由于刚到西柏坡,各种物资都很短缺。朴实的阳泉百姓,为了支援党中央,为了让他们用上山西优质煤炭,把自己生产出来的锃明瓦亮的无烟煤,用担子挑、牲口驮,送往西柏坡。百姓中有牲口的人家不多,还要靠牲口劳动,但干部和群众都想方设法让村子里最好的牲口来驮炭,备足了草料,路上人还不敢多喝水,留着给牲口饮用。为了保证生产,减轻牲口的负担,甚至人背肩扛,爬沟绕山,脚上磨起了血泡,肩上拧出了老茧,仍然不肯停歇,克服各种困难,完成了送炭任务,解决了西柏坡的燃眉之急。

南下北上。看过电影的观众都记得在老君庙戏台广场送南下干部的戏。从一开始以哑巴形象示人的拴柱,在这场戏石破天惊地唱出“向前向前向前!”这时大家才知晓,拴柱一直以哑巴的身份潜伏,是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阳泉解放了,建设也步入正轨,他即将随四百多名干部和战士南下,把阳泉市初创阶段的城市工作经验带到全国各地。任功也即将北上,去北平参与未来首都的接管、建设。当时历史上的南下北上,是随着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我党的急切需求。这些南下北上的干部,辞别家乡父老,远离故土,冒着生命危险,在战火纷飞中跟随部队前进,将解放建市的经验和教训与当地实际相结合,在接管政权、剿匪反霸、土地改革、民主建设、整党建党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领导骨干作用,有力地支援了新解放区的政权巩固和经济建设。

《人民日报》在阳泉。影片中有一段戏拍摄于阳泉东营盘,是《人民日报》阳泉造纸厂旧址,一群知识分子模样的男女是《人民日报》最后一批到达阳泉的采编人员。1948年,为了躲避国民党敌机的轰炸,《人民日报》编辑部进行了多次转移。编辑部刚来到石家庄东焦村没几天,即发生了傅作义军南下进袭的紧急情况,当时的社长兼总编辑张磐石决定,留下一支精悍的编辑队伍在里庄,坚持《人民日报》的正常出版,大部分人员转移到山西阳泉。全国解放战争时期,阳泉市是中国共产党在“问鼎江山”“进京赶考”阶段预先设立的战略空间。随着革命形势的变化,华北人民政府及一批军工、造纸、印刷等重要机关单位曾先后迁来阳泉。影片中的故事就真实地发生在拍摄地,这样的历史重合、时空交错,使这段红色历史所体现的革命情感,在沧海桑田的变化中历久弥新。

影片中任功一行人在兵工厂翻砂车间,看到一位只有一只手臂的炉前工手握一支钢钎,奋力捅开炉门,大家欣喜地看着铁水流出。镜头扫过周围环境,已有一批铸造成型的手榴弹、地雷、手雷。1949年,有一批散布于山西各地的兵工厂搬迁至阳泉,那时的太行兵工厂工人以铮铮铁骨和坚强意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怀揣着抗击敌寇、解放劳苦大众、建设新中国的初心和信仰,成为中国革命的红色兵工后盾。

镇反收缴。电影中出现的任功与日本军官在狮脑山的谈判,以及日军携家眷在桃河桥溃败投降,体现出当时阳泉独一无二的局势:日本侵略者在1945年8月投降后,1947年正太战役期间,我军发现有一支日本军队盘踞在狮脑山上,随后这支军队也无条件投降。《萧克回忆录》中写道:“日本投降时被阎锡山收编的一个日本保安大队500余人,也向我军投降。这是日本军队侵华以来向我军投降的最后一支军队。”这支500人的日军,编号是阎锡山的“保安第五大队”,镇守在阳泉城内的狮脑山,5月3日下午,在解放军的强大攻势下,他们被迫下山投降,阳泉全境解放。至此,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阳泉人民终于摆脱日本侵略者的控制,走出了动荡不安的境况,在安定和平的环境下建设家乡,真真正正开始过上了好日子。

拴柱这一形象在影片中的出场不算多,他总是默默站在旁边注视着一切。他没有武器,手拿弹弓,进可攻击,退可自如,行动机敏。直到影片最后,大家恍然大悟,他一直作为共产党地下工作者潜伏着,对于阳泉镇压反革命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本片编剧侯讵望先生曾解释说,拴柱作为地下工作者必须隐藏自己,所以他不能随身携带枪支,只能用方便携带、便于隐藏的弹弓。回顾影片可以发现,曾多次出现使用弹弓的镜头,在钱会长夜里骚扰兰子的时候,只出现了一双打弹弓的手,观众就可以知道这是拴柱。他一边隐藏,一边秘密执行任务,协助刘水河潜伏,帮助逮捕了莲凤一伙。这是当时共产党地下工作者的真实写照,他们不畏生命危险,在复杂的局势下精准地掌握各方信息,协助共产党队伍消除特务、镇压反革命,配合城市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此次拍摄全部取景于阳泉,在阳泉的土地上讲述阳泉的红色历史。1948年,华北人民政府机关有计划地转移到阳泉,时任华北人民政府主席董必武曾赞扬说:“阳泉市虽然不大,但支援解放战争的贡献不小。”这都要归功于为阳泉的解放和建市作出贡献的领导干部及众多的无名英雄,他们深深热爱着这片土地,热爱着我们的祖国,为阳泉、为全国的解放事业奉献了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狮脑山烈士纪念碑仍然高耸,无数英魂保佑着这片土地,见证着阳泉风起云涌的红色故事用光影艺术的形式重现于人们眼前。阳泉,中国共产党亲自命名的第一座人民城市,它的故事,将随着这部电影传播于祖国的大江南北,延续于光明辉煌的未来。

猜你喜欢

阳泉
阳泉农业 开辟“硒”望富路
山西农大共建阳泉富硒机构
阳泉市郊区山地果园苹果树施肥技术
高校师范专业农村支教实习的质量现状与提升对策
电影《铁血阳泉》首映式
百度阳泉云计算中心已建成上线逾15万台服务器
泉阳泉,你听我说
阳泉人和他们所爱的阳泉城
彭真为《阳泉报》题写报头
阳泉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