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词(组诗)
2020-11-18◎周瓒
◎周 瓒
[暴风雨中]
那粗亮的雨绳织就的巨网
从空中甩下来
它想掳走世上的一切
夏秋之交的平原
风暴是妒嫉的神
是地下隐藏的蛮力
生长中植物的另一面
迎向云层翻卷,相抵着
天与地角力
我爷爷从羊栏回家
扛着一根木耙
狂风把他吹成一株行走的柳树
他摇晃着抗拒雨网的拉扯
透过银亮滚动的水幕
我看见
喧嚣的自然渲染着舞台
那令人生畏的美登场
[夏日池塘]
河水浸泡的树干上栖息着乌龟
坚硬的背闪着微光
游鱼猛啄一下腐烂的树皮
深绿的池塘多么幽静
多年后我梦见在它之中游泳
密集的嫩芦苇,向中心微微探身
一阵风过,岸边的土路扬起了灰尘
没有人走过,没有人,在正午
从你的身边,带走一丝安静
只有造物之神,在巨大的平和中
夏冰斜依在话亭上,单腿站立,一只脚的脚尖在地上画来画去。他一边看着远处的人流和车队,一边和一个人讨价还价。对方似乎不肯让步。夏冰有点不耐烦地说:“好,成交!在哪里交货?……好!明天见!”挂了电话,抽出IC卡,夏冰有一丝兴奋,有一点期待。
安慰你快乐的孤独
用它的嗓子,一只鸣蝉短促的高歌
你抱住我,这场景在哪里发生
当我努力辨识一大群梦中人
你把我从梦中唤醒,又让我回到
我自己,一头猫在我耳边大叫
[一群人]
这条路惨白的光刺痛了我的眼睛
像一面被烫化了的镜子
跌落在我的脚边
踏上这即将熔为明亮沼泽的深渊
没有晕眩
没有发木的迟疑
世界的雪国列车没有设计者
把对手看作自己或另一个人没有区别
假定的舞台只给我一次机会
我扮演真正的死亡
我扮演一群人
或所有人
我遗憾
我把接下去的痛苦留给了你们
即使它是短暂的
也像一道划痕
刻在你们的眼球上并跟着你们老去
[热 度]
伏天:北方霾热,南方被台风摧残
街上的人流并不见少或缓滞
为生存或幸福奔忙的人
蒸腾在热雾和铅灰中
汗水腌渍着城市
连夜梦都有一股咸味
我们需要的,到底是
有滋味的人生?更钝涩的记忆?
现实的品位日益败坏
而梦想的双脚过于匆忙
一夜之间挤压而来,苦恼
坏消息、爱欲和集团的纷争
请不要去摘迷失的花朵
不要饮下后悔的果汁
不要去追逐悬崖边奔跑的兔子
不要在说到“不要”这个词时心生恐惧
[她]
她站在被强拆的爱情廉租房危墙的边沿
并认为这游走有助于打开世界
就像美好生活的包装纸下有一个未知
而永远不要满怀期待造就一个先知
世界不在这里,也不在那里
它等待着一双手,指头灵活如激流
蒸腾的谎言美白了一夏天晒黑的肌肤
如果我创造的世界也是一堆废墟
如果我对废墟说你就是一首诗
如果一首诗容不下这纠结的苦闷
如果时间不能受孕于一根筋哲学
如果语言穿刺学败给了按摩操
如果有关身体的寓言总是有效的
那么,就请发明一个剧场,让风进来
[一个词]
绝对法则
在一个隐形王国里生效
这王国扩张着
看不见的手挥舞着指挥棒
或不如说是进军的剑
尖细的前端像无孔不入的钻头
没有风能够改变它的航向
这艘巨轮即将起程
它是多栖的
称之为星河航舰也算恰当
这宇宙的方舟,铁律般
柔软的期许
目空一切的存在
造物主审慎的一笑
[坍 塌]
像我们城市中最热烈的风景
一阵烟雾,暂时迷乱了人们的视野
有样东西随即变成一堆无用
或难以找寻。她就在我的身边
可以用手指,也许该加上嘴唇
触摸或试探……现在,她改用倒叙法
插入法,考验我的叙事才能或爱的
附加能力、身体的兼容性
以及通过词语改写性别早已编就的
百科全书。长久的谈话哑涩了喉咙
即使换用矿泉水,来自隐秘的地底
也难熨平起皱的记忆:爱情曾附丽其上
真的,从未想过用金钱、权力和鸡毛
建筑我们的巢穴,而这坍塌了
一地的又是什么?又会是什么?
[海]
海,大海,或海洋
枝叶茂密的浪尖
茫无边际的宽广
装在一颗具体的心中
跳动的节拍吻合波涛
它有时接近大而无当的梦幻
有时又使近在眼前的水面
鼓荡着深度神秘的召唤
是啊,它空旷的声音奇妙地
收集着中间的风和大气
无人无物,天水之间
这景色接近一本打开的书
排列着长长的诗行,每一页
没有插图,也没有注释
它的结尾暗示另一首诗的开始
[创作谈]
有关诗的定义,在《如何读诗》一书中,英国当代著名文学批评家、理论家特里·伊格尔顿如此说:“诗是虚构的、语言上有创造性的、道德的陈述,在诗中,是作者,而不是印刷者或文字处理机决定诗行应该在何处结束。”这个定义肯定会引起许多普通诗歌读者的反感,或至少会使他们陷入困惑,因为这里没有他们常见的与理解诗歌有关的激情、美感之类的词语,也没有精神、灵魂之类的人性表述。
那么,这个定义价值何在?
我们大约可以这样理解:特里·伊格尔顿的这个定义是说给现代诗歌写作者们听的,抑或,这是他以一个写诗者的口吻进行的界说,强调的是写作的游戏性和技术性。前半句,他点明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关涉道德内容,“陈述”一词意味着诗歌语言带有一种话语特征,联系着诗人独特的言语气质;后半句强调在何处结束诗行,联系着对诗的声音的理解。“诗行的结束”即分行、分节和诗的结尾,与诗人的呼吸感,使用言语的强度和情绪的丰富性直接相关,与其他文类比较,正是“诗行在何处结束”这个特点决定了诗歌的文体特质。
由此,现代诗歌要求读者关注其总体声音特征,包括语调的统一,内部的变化,节奏的和谐,进而再去讨论诗人的风格、独创性和美学价值。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其他有关诗歌的定义和理解都失效了。我们依然可以去讨论,关于诗言情,言志,或“诗是经验”等一系列相关话语。也许,不如把这些试剂放在同一根试管里,看看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