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型柞园养成技术
2020-11-17李长安潘茂华
李长安 潘茂华
柞蚕的放养场所传统上称为柞坡,现统称柞园。柞园是柞蚕生活的场所,柞蚕生活周期的取食阶段都在柞园内度过。为适应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要求,促使柞蚕放养和生态保护有效统一,建设并管理好生态型柞园,不仅能够促进柞蚕放养的成功,也对山区水土和生态维护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根据生态保护需要,结合河南省目前柞蚕放养实际,笔者总结出一套生态型柞园养成关键技术,解决了柞树剪伐与生态保护的矛盾,更好地促进了柞蚕放养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补植加密
生态型柞园的养成主要是从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柞蚕生产需要出发,从树形养成入手,改变传统的伐条方式,变根刈为中刈,养成有干树形,解决了柞林养护和放养柞蚕的矛盾。
(一)合理规划改造柞园
立足实际情况,兼顾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按照柞蚕放养要求规划改造好柞园。采取修剪改造技术,促使柞树重新萌发,培养成矮林,以适应柞蚕放养。一般柞树根茎在5 cm以上的粗大枝条,在根茎上方3 cm处进行根刈不留桩,得以萌发。柞树根茎不超过5 cm时,直接进行中刈留桩修剪,主要是培养有干树形。
(二)根据需要合理补植
柞园初步建立后要根据地势做好場地的规划和整理。一是立足山坡的自然特点进行划区修道,并进行杂树杂草的清理工作,以利柞树的生长。同时要保护好矮干草灌植物,形成高层柞树、中层稀矮干灌木、下层草本植物的立体模式,增加植被的覆盖率。二是在缺株空隙较大的地方进行点橡补植,确保柞园内柞树分布相对均匀,空间上错落有致。补植以晚秋或早春为宜,可采用橡籽直播或柞苗移栽的方法。有干柞园的株行距为2.0 m×2.0 m或2.0 m×2.5 m,柞树密度为1900~2300株/hm2。
总之,生态型柞园的养成前期集中进行补植抚育工作,强化管理措施,合理养护柞树,逐步使柞树分布合理,灌草植物茂盛,山肥柞旺,形成养树和养蚕有效统一的局面。
二、柞树树形的养成
凡是柞园坡度在30°以下的柞树全部养成有干树形,柞园坡度较陡的柞树养成阶梯树形,逐步取代无干树形。实践证明,河南省柞树主要以中干树形为主。中干树形又称中刈树形,留干高度50~80 cm,分为中干留拳树形和中干放拐树形两种。
(一)中干树形的养成
中干树形就是在无干树形的基础上,先留桩干。在柞树根刈1~2年时,于柞树休眠期,将柞树墩内较大的几个植株距地面留干40~60 cm,在节杈上方1~2 cm处将上梢剪去,其他枝条暂不修剪。待养蚕2年后,于柞树休眠期再进行彻底整枝,即除去桩内和桩干下部的侧枝,并根据柞树的生长情况,剪去桩干顶部个别高大的徒长枝。如拟养成中干放拐树形,也可在树干顶部借枝放拐,逐步养成中干放拐树形。
(二)阶梯树形的养成
阶梯树形就是在无干树形的基础上,当根刈柞树3~4年,轮伐更新时,于柞树休眠期,选择坡度较小、土质较好、杈势较强、柞墩较大的柞园,在无干柞墩里,选择北面向墩外开张较大的一株枝干,剪净其侧枝,留干高度100~150 cm,高干顶端可留2~3个侧枝,于其节杈上方1 cm处剪去上梢,并剪去其余侧枝,留成20~30 cm的短拐。
三、水土保持
在柞园内增加低干矮草植物覆盖率。除保护好现有的低干矮草的正常生长和繁殖外,在具备条件的地方进行人工种植,增加植被覆盖率。适宜在柞园内种植的草本植物和绿色植物有紫穗槐、羊胡子草、结缕草(草皮)、山扁豆、黄百草等,在水冲沟或沙化较严重的地方,可种植胡枝子、紫穗槐等小灌林进行穿带,防止水土流失。
四、培肥管理
(一)充分利用枯落物
枯落物主要由柞园中的枯枝落叶和放养柞蚕产生的蚕粪等组成,是柞园土壤中有机质的主要来源。因此,要保护好柞园枯落物,确保在边积累边分解的过程中,能够源源不断地把养分返回土壤当中,以利园内柞树生长,达到良性的生态循环。
(二)种植豆科绿色植物
实践证明,适宜在柞园种植的豆科绿色植物有胡枝子、羊胡子草、苦参、山扁豆、黄百草等,可利用根瘤菌的作用,固定空气中的氮元素,进而形成氮肥。同时,这些植物本身也易腐化,培肥效果明显。
(三)人工施肥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进行人工施肥。施肥时间:春施在2—3月,夏施在6—7月,秋施在10月。施肥方法:在较平坦的地方采用环施法,肥料施于柞树周围,直径与树冠直径相当。在坡度较大的地方,应穴施于柞树的坡上部,距离相当于树冠的半径。施肥量应视柞树大小、肥料种类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