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人文精神传播路径重塑
2020-11-17胡良楠
胡良楠
摘要:将人文精神融入高校体育发展中,对于大学生的思想境界以及个人品质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让大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后,以人文精神作为支撑,能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本文主要通过阐述人文精神,分析当前高校体育中人文精神培养所存在的问题,提出高校体育人文精神传播路径的重塑渠道,以期对高校体育发展改革作出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高校体育;人文精神;传播路径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高校体育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人文精神的理念也被各高校体育人士所关注和重视。人文精神在高校体育的发展过程中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是开展高校体育的重要基石,这就要求高校体育教学管理工作人员要在人文精神的方面投入更多的重视。此外,高校体育工作者必须结合体育发展的实际情况,保证人文精神和体育知识的协调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在高校体育发展中贯彻落实好人文精神。
一、人文精神概述
人文精神一般指的是广大社会民众自我关怀的一种表现,是对全面发展理想人格的塑造。人文精神的本质是尊重人的价值,以人为本。站在人的角度来说的话,人文精神对于每个人来说,不仅仅是精神文明的基础性内容,并且也会不断的影响和渗透到人们的工作和日常生活中。人文精神其实在文艺复兴期间就得到一定的发展与人们的重视,并且集成了西方文化中的优良传统,在当下得到更好的发展,重视培养人的气质性发展方面,对于人的才情以及其他的气质给予重要的肯定。因此,文艺复兴时期才诞生了那么多的极富创造力的思想家和艺术家,所以说,人文精神主要是对人价值方面的一种追求,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文精神的主要内涵,主要指的是区别于自然规律的事物。其中人文精神最主要的核心内涵是贯穿于广大人民群众价值取向、审美以及个人理想中的。人文精神主要体现的是一个国家、一个家庭、一个人的文化内在价值。
(2)人文精神主要体现的是对个人价值的追求,主要表达的内容是现实生活中人的身心全面价值的挖掘,提倡科学性和人文精神的相容。
(3)人文精神提倡的是广大社会群众在工作和学习之中不断的提升自己、完善自己的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
(4)人文精神侧重于弘扬人的文化、促进人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把文化生命落实到人的理想追求和价值取向上。
(5)人文精神是人生真谛的一种理想态度,主要包括人自身个性的高度发扬,以及对于尊重以及自由平等的渴望。高校的体育教学活动较为丰富多彩,首先,高校的体育教学活动不仅可以体现出运动、活力、健康等特点。其次,还体现出了人文精神的内涵。从学校和学生的角度来讲,体育人文精神可以使得高校的体育活动更加的具有活力,能有助于高校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体育竞争意识以及道德观念,对于高校内部形成良好的体育氛围有着积极作用[1]。
二、当前高校体育发展中人文精神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体育文化发展的功利化
高校是我国体育文化的重要发展基地,所以在高校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要特别的重视体育教学的内容,就当前的高校体育文化发展来看,高校体育文化发展的过程中物质化、功利化的问题愈发的严重,高校体育管理工作者以及学生在体育教学中都只是关注体育考核评价的结果。在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带有物质化以及功利化色彩,是高校体育文化人文精神严重缺失的表现。这种人文精神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从高校体育教育的内容上来说,所涉及的体育项目不够全面,主要的体育项目包括足球、篮球、乒乓球等竞技类的体育项目,其他的比如民族性的体育项目涉及的比较少。第二个方面,在高校的体育考核中,比较侧重于体育技能方面的考核,在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只是培养了学生掌握不同的体育项目,长时间这样发展下去,高校的体育教学往往就会忽视对学生体育运动方面创新创造能力以及体育人文精神方面的培养,所以说,高校体育文化发展的物质化以及功利化对体育教育的人文精神有着消极的影响,对于全面提升高校学生的综合素养也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3]。
(二)未能认识到人文精神的重要性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体育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人文精神是十分重要的内容。但是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且存在着一些问题,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人文精神还是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忽视。高校内部在开展体育竞赛或者活动时,往往只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没能合理有效的将体育人文精神渗透进去。从而也就降低了体育人文精神应该具备的重要作用。高校的体育部门在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的时候,只是将高科技的投入作为增强学生体育素养的关键,高校体育管理者自以为通过高精度的数据,就可以更好的指导高校体育的教学,但是往往忽略了開发出大学生体育人文精神的潜能[4]。
(三)体育道德存在问题
体育人文精神是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高校体育管理者可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具有趣味性的体育竞赛和体育活动中,在这一过程中,不断的培养学生的体育人文素养,让参加过体育活动的大学生不仅身体素质可以得到提升,还可以培养出学生的毅力。此外,高校体育管理者鼓励大学生积极的参加各种形式丰富的体育活动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有部分学生往往注重和人荣誉,或者结果,但是在体育活动中,无法展现人文精神,更无法实现良好的团队合作,在体育竞赛和活动中就会出现一些不道德的行为。体育文化中的道德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当代体育人文精神的主要原因。从高校体育发展的过程中来看,价值观在体育人文精神中是极其重要的,现如今,高校有部分人由于受到不正当的诱惑以及经济利益方面的趋势,就会做出一些不道德的严重影响体育公平的活动,时间长了,这些人的价值观就会扭曲。要想解决这样的问题,就需要高校体育管理者在平时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就要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这样才能促进高校体育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5]。
三、高校体育发展中融入人文精神的相关探究
(一)注重体育文化积淀
体育文化的发展并不受地域、种族的限制,体育文化也是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人民沟通的桥梁,高校体育管理者可以通过开展丰富的体育文化活动,让不同民族的学生聚在一起提高身体素质,向着更快更高的目标迈进。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人本思想就是这些历史文化中璀璨的明珠之一,体育文化的人文精神就包含了人本思想,是体育文化的内在表达形式。高校的体育工作者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贯彻落实好体育人文精神中的人本思想,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大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主人翁意识,还可以进一步的提高校大学生的体育精神意志。高校的体育管理者在进行体育文化的宣传推广的过程中,要将大学生的体育精神意志和其自身的全面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因此,高校体育管理者可以在组织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将人文精神渗透进去,让大学生在参与到体育项目的过程中,加深对体育人文精神的深刻认知。
(二)重构体育人文精神
在如今的社会中,最能体现出社会责任感的就是奉献精神,奉献是针对事业全身心的一种投入,在高校的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作为一名合格的高校体育管理者,就必须要将体育工作视为极具荣耀的工作,并且在工作中能感受到快乐与享受,高校体育工作者在体育工作中要尽最大的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要注重细节方面的把控,全心全意的为高校的体育工作作出一定的贡献,在日常的工作中要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要充满积极性的去面对体育工作中所面对的问题。现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比如美国、英国等一些欧美国家的外来文化正在不断的入侵到我国文化中,也在不断的渗透进我国年轻一代人的思想当中。在这样的环境下,无论是高校的体育管理者还是体育组织,都必须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渗透符合我国国情的体育人文精神,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高校体育工作者要将奉献精神贯彻到高校体育工作中。
(三)重视高校体育人才培养
为了推动高校体育文化更好发展,并不断的加强体育人文精神的建设,高校体育管理者可以从高校体育文化人才建设的角度进行思考。所以,高校體育管理者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体育文化的传承和体育人文精神的渗透,并且要不断的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积极的帮助大学生树立起体育人文精神理念。高校大学生作为体育人文精神的继承者,高校大学生应该积极的参与体育文化活动,进而在活动中不断的强化体育人文i精神。高校体育管理者可以通过设计不同的体育活动来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比如:羽毛球、乒乓球、足球等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的意识,还可以培养良好的师生情谊。在这样的过程中,高校体育管理者通过在体育活动渗透人文精神,进一步的使得高校体育人文精神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和发展。此外,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体育文化事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进步。所以,高校的体育活动和文化就必须要抓住这个机遇,贯彻落实好高校体育项目的基础性建设。
结语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高校的体育工作也渐渐的暴露出了物质化以及功利化的趋势,有部分高校体育管理者的价值观已经受到了影响,这就严重的影响到了体育人文素养的发展。针对这样的情况,高校体育管理者必须在日常的工作中,对人文精神的内涵进行重新定义,并且需要将人文精神体现在日常工作与教学实践中,为传承优秀的体育文化以及培养综合素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原兴照.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的理论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12):122–123.
[2]孙珊珊.论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传承[J].时代教育,2015(23):218.
[3]牟晓玥.浅谈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人文精神的培养[J].科技资讯,2019,17(24):156,158.
[4]张遥.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路径研究[J].体育科技,2019,40(3):103–104.
[5]刘昳,胡俊,张婕.试论我国高校体育人文精神及其路径构建[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3(1):9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