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状角质松解症一例误诊误治报告
2020-11-17刘英张位惠
刘英 张位惠
摘要:窝状角质松解症(pitted keratolysis,PK)又名沟状跖部角质松解症(keratolysis plantare sulcatum),表现为大量浅表性角质层剥蚀,呈散在性,边缘绕以环状的黑沟,呈火山口状,皮损可相互融合呈不规则状,患者常伴有多汗,亦可出现浸渍现象,皮损处无炎症,无自觉症状,严重病人或长途步行后,可出现发红和肿胀,发病与季节有关,夏重冬轻,病程长,多持续数年。临床少见,我所报道误诊为足癣,外用抗真菌药的窝状角质松解症1例。临床资料:患者,男、32岁。双足底及足趾掌面出现多灶性窝状侵蚀点、浸渍3月。我们复习了窝状角质松解症的文献,对临床和治疗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角质松解症;窝状;误诊;误治
【中图分类号】R3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0)07-166-01
窝状角质松解症多认为是棒状杆菌属引起的跖部角质层剥蚀的一种感染性皮肤病。临床上很少见,现将笔者诊治的1例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男、32岁。双足底及足趾掌面出现多灶性窝状侵蚀点、浸渍3月于2019年8月28日我所门诊就诊。3月前无明显诱因双足底出现散在肤色浅表性环状和窝状凹陷,无明显自觉症状,未予重视,后皮损逐渐增多,并伴轻微疼痛,无恶臭。发病后,患者曾在我所门诊,诊断为“足癣”,给予奈替芬酮乳膏、特比萘芬软膏外用,无效。否认手术、外伤等病史。既往健康,有足部多汗史,否认赤脚行走及特殊接触史,家族中无遗传病及类似病史。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良好,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情况:双足多汗并浸渍发白,无臭味,足底前二分之一及足趾掌面呈均匀的多灶性环状、窝状、成群的黄豆大圆形角层剥蚀,部分融合,质地中等,边界清楚。实验室检查:皮损真菌涂片及培养阴性,血、尿、粪便常规正常,血沉、梅毒及艾滋病检测均阴性,微量元素检测(锌、铁、铜等)均无异常。临床诊断:窝状角质松解症。治疗:用药前将双足用干净的温热水洗净,再用夫西地酸乳膏(香港奥美制药厂,每支15g,医药产品注册证号HC20150044)外用双足皮损,每日2次,连用7d。治疗后随访1个月观察疗效。并嘱勤换鞋袜,保持足部干燥。2周后复诊,足跖部皮损均完全消退,随访3月皮损无复发。
2.讨论:
窝状角质松解症(pitted keratolysis,PK)又名沟状跖部角质松解症(keratolysis plantare sulcatum)。窝状角质松解症可能是棒状杆菌属引起的跖部角质层剥蚀的一种皮肤病。1910年,Castellani首先以“沟状跖部角质瘤”(Keratoma plantare sulcatum)的名称描述了本病。1930年,Acton等提出本病实际上是角质层的局限性缺损而非角化过度,故将本病重新命名为“沟状跖部角质松解症”(Keratolysis plantare sulcatum),并考虑本病可能是微生物引起的。1965年,Zaias等又改称其为“窝状角质松解症”(Pitted keratolysis)[1]。
本病多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局部温暖潮湿是发病的主要原因。本病发病与季节有关,长期接触泥土和水的人群以及长时间穿不透气鞋的工人、军人或运动员更易患此病,夏季可加重[2]。本病表现为散在分布的多灶性窝状的侵蚀点和细长的浅表糜烂,部分皮损可以融合且形状不规则,皮损呈肤色,有时可出现浸渍发白现象,少数皮损发红或发紫[2]。发生部位多在受压部位,如趾腹、足底、足后跟,本病的病因主要由细菌感染和潮湿等所致,致病菌主要为棒状或其他细菌,如放线菌、刚果嗜皮菌和微球菌等,这些革兰阳性菌产生的蛋白水解酶消化角蛋白,破坏角质层,形成典型的多灶性窝状的侵蚀点和细长的浅表糜烂。
临床上易误诊,应与足癣、点状掌跖角化症和汗管角化症、剥脱性角质松解症等鉴别。足癣是指由皮肤癣菌引起的足部皮肤表面角化組织的感染。根据临床表现、皮损形态及部位及显微镜检查,即可明确诊断。点状掌跖角化症为针尖至米粒大的灰黄色角化性丘疹,其顶端凹险,状如喷火口;汗管角化症为米粒大褐色角化性丘疹以后扩大成斑疹,周围绕以灰色或黑色的隆起的坚硬角质环,中央表皮萎缩,带灰黄色。剥脱性角质松解症是掌跖部角质层浅表性剥脱性皮肤病,皮损初期为小米大小的白点,逐渐向四周扩大,类似疱液干涸的疱膜,容易自然破裂或经撕剥成薄纸样鳞屑,无明显炎症变化,无瘙痒感,呈对称性的发于手掌,少数累及足底[3,4]。
罗洋等[5]认为本病区域性分布较强,发病率南方高于北方,并且男性多于女性,可能与南方地区气温高、潮湿,且男性比女性更易出汗造成。因此,保持患部的干燥是非常重要的,且有利于本病的恢复。本病例为男性,地处南方,夏季发病,符合罗洋的研究观点。
参考文献:
[1]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1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528.
[2] 方蔷,晏洪波.窝状角质松解症1例[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8,47(03):174.
[3] 杜秀君,路永红.微球菌属与相关皮肤病研究进展[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6(12):757-759.
[4] 董青生.脚底如"马蜂窝",如何处理[J].医师在线,2018(36):25-25.
[5] 罗洋.窝状角质松解症治疗方法的探索[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2,5(06):34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