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见性护理应用于急性脑出血患者急诊急救的效果

2020-11-17李春玲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0年7期
关键词:急性脑出血住院时间预见性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应用于急性脑出血患者急诊急救的效果。方法:在本院范围内,以2019年3月-2020年3月为时间节点,选取急性脑出血患者76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36例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56%)较对照组(25.00%),明显偏低(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相比对照组,显著偏短(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22%)与对照组(82.50%)相比,显著偏高(P<0.05)。结论:针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在其急诊急救中开展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急性脑出血;预见性护理;并发症;住院时间;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0)07-121-02

急性脑出血实为一种比较常见且严重的脑血管系统性疾病,多发生于中老年群体,因中老年人多患有一种或多种基础型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且受生活、工作环境以及代谢、运动等问题的综合影响,在情绪上会出现比较大的波动,因而容易诱发不同程度的脑血管实质性破裂,进而造成出血[1]。脑出血作为一种急危症疾病,一些患者在治疗后,尽管生命得以救治,但却容易出现各种不良状况,如精神问题、肢体偏瘫及语言功能障碍等,因而会较大程度影响其生活质量,加重心理负担。因此,在患者发病起初,在对其进行急诊急救时,需做好护理配合工作[2]。有研究[3]指出,在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进行急诊急救时,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减少病症发生,提高治疗效果。为证实此论断,本文特选取本院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对其开展预见性护理,现就其干预效果探讨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9年3月-2020年3月这一阶段内,选取本院接诊的急性脑出血患者,共计76例,入院后均经头颅CT或MRI检查,且与患者症状、体征相联合明确为脑出血;排除严重脏器功能异常(心、肾、肝等)及恶性肿瘤者,另排除原、继发性痴呆及合并脑部疾病者。将患者分成两组(随机数字表法),在对照组40例中,最小年龄45岁,最大77岁,平均年龄(65.4±3.9)岁,男性患者24例,女16例,出血部位:丘脑6例,基底节区14例,小脑6例,脑叶10例,脑干4例;观察组36例中,年龄45~76(65.2±3.7)岁,男、女比为11:7,出血部位:5例丘脑,13例基底节区,5例小脑,8例脑叶,脑干5例;两组上述数据经综合比对,并无突出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如环境护理(控制室内空气温、湿度等)、基础护理(如病情监测与观察)、疾病对症护理(如合理用药等)。观察组基于此,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1)呼吸道护理。脑出血患者有着较危重的病情,咳嗽、吞咽功能减弱或消失,如果位于呼吸道中的分泌物或者呕吐物难以及时外排,容易引发误吸、误咽等情况,从而诱发严重的肺部感染,或者是呼吸道被堵塞而造成死亡。所以,需要确保患者呼吸道始终处于通畅状态,保持氧气供给,这对于肺部感染的预防及患者生命的挽救,均有着重要作用,操作方法:患者行标准的侧卧位,适当抬高头部;或者是行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及时吸痰,动作需做到轻柔、准确、快速。若痰液难以吸出或无法排出,可采用超声雾化吸入方法,将痰液进行稀释,然后吸出;如果患者佩戴有活动义齿,那么需要及时将其取下,且清除口鼻腔当中的分泌物,预防误吸发生。(2)皮肤护理。大多脑出血患者会出现四肢瘫痪、昏迷不醒、大小便失禁及感觉障碍等症状,因而非常容易发生压疮。对此,医护人员需强化巡视工作,将气垫置于患者背部,定时翻身,做好记录;另外,勤换床单,并保持其整洁、干燥,每日用酒精对患者背部进行擦拭,加速局部血循环,预防压疮发生;针对多汗者,将一条棉质毛巾(能吸汗)放于身体下,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对于大小便失禁者,医护人员需及时进行处理,防止皮肤受刺激(如分泌物刺激等)而引发损伤,避免发生皮肤破溃感染情况。(3)口腔护理。脑出血患者有着比较长的昏迷时间,以及比较长的口腔封闭时间,因此,需护士给予口腔清洗工作,2次/d,依据无菌原则来处理;对于清醒者,引导其用漱口水进行漱口,并叮嘱患者有效咳嗽;针对张口呼吸者,可用温纱布将口腔覆盖,防止水分过快、过多蒸发,另外,还需有效吸氧,控制氧浓度(40%),氧流量为5L/min。(4)肢体位置护理。保持肢体功能位,护士可按摩患者肢体及各关节,预防深静脉血栓、关节痉挛及肌肉萎缩等情况发生;此外,护士还需对患者上、下肢位置进行合理安放,使各关节均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当患者病情维稳后,便可开展健康宣教,进行一些简单训练,如起坐、抬手等。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如肺部感染、压疮、尿路感染等;另对比两组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问卷调查两组满意度,内容为护士语言、知识、操作技能等,总分100分,分值>90分,即为满意。

1.4统计学处理

SPSS17.0对各项数据展开处理,针对计量资料,用t检验,对于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表示存在明显差异。

2.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偏低(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较之对照组,明显偏短(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偏高(P<0.05),见表1。

3.讨论

脑出血有着比较快的病情发展速度,以及非常高的致残、致死率,因长时间卧床,造成住院前进有着比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所以,做好细致、全面且优质的护理干预工作,对于患者预后改善,有着积极意义[4-5]。针对预见性护理干预,其在临床中已得到广泛应用,成就显著,其主要是通过护士依据患者病情实况,制定与之相匹配、相适应的护理计划,并且始终秉持预防为主的操作治护方针,预防病情进展与恶化,最大程度降低并发症、病死率[6]。而对于医护人员来讲,通过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后,不仅能促进护患沟通,而且还能提升临床护理工作的预判性、可操作性,有助于其职业价值成就感的实现[7-8]。本文分别从呼吸道护理、皮肤护理、口腔护理、肢体位置护理等方面实施预见性护理,通过呼吸道护理,可使患者呼吸道始终处于通畅状态,预防误吸而至感染等不良情况的发生;通过皮肤护理,则有助于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而口腔护理、肢体位置护理可稳定患者体征,预防不良事件发生,加速康复进程,获得更好的救治效果。从本文结果可知,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后,其较之传统护理,并发症更少,住院时间更短,护理满意度更高。表明此护理适用于急性脑出血急诊急救工作,可获得理想效果。

综上所述,将预见性护理应用于急性脑出血急诊急救中,不仅能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而且还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因而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陈丹丹. 优质护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在急性脑出血管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探讨[J].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0, 33(5): 785-786.

[2]吕莉丽, 黄巧红, 黄斌, 等.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肢体功能、并发症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 2020, 33(2): 456-459.

[3]邓竹君, 孙耀霞, 聂路静, 等. 磁性管理联合心理干预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负面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0, 47(1): 181-184.

[4]朱咸云, 李玉书, 崔永华. 急性高血压脑出血合并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观察与护理[J]. 中国基层医药, 2019, 26(23): 2922-2924.

[5]黃冲, 杨毅华, 杜亚娜, 等.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吸收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 16(8): 58-60.

[6]陈秀, 曾梁楠. 连续康复护理措施对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效果分析[J]. 贵州医药, 2019, 43(12): 2014-2016.

[7]孔令玉. 基于风险评估的护理干预在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8, 15(21): 24-26.

[8]张慧琴, 徐春婷, 何爱萍. 院前急救护理对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8, 15(13): 128-130.

作者简介:李春玲,(1982.11.13-),女,民族:汉,籍贯:陕西,蓝田,科室:急诊科,学历:本科,职称:主管护师,研究方向:急诊护理。

猜你喜欢

急性脑出血住院时间预见性护理
优质护理模式在脑积水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预见性护理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围术期的应用分析
肝硬化腹水合并重度水肿患者压疮的预见性护理分析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宫腔镜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的护理应用效果分析
全程优质护理对食管癌患者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龙胆草清泻活血汤在痰火瘀闭证急性脑出血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瓣膜置换并同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对急性脑出血的治疗效果观察
大叶性肺炎39例治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