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020-11-17冯海燕
冯海燕
美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言: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说的是读书对人的影响力,对人的心灵塑造的作用。对于一个审美观、道德观、人生观都正处在形成时期的中学生,阅读的作用尤其重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认为应当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理解阅读意义,尊重阅读体验
反观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迫于现实中一些伪劣的统考的需要,过分的侧重于一种“技能”,比如划分层次,创作手法,修辞,提炼中心思想等等,对文章进行分析。我们想法设法的训练学生尽可能对文章注入标准化的答案,尽可能多的考到些分数。讲作品大多是概念化的思想倾向分析,公式化的艺术介绍,模糊而笼统。比如讲小说,无论是哪位作家,也无论古今中外,一律“环境、人物、情节”;讲散文,不管鲁迅、茅盾,还是朱自清,一概“形散而神不散”。这其实是误导了阅读教学,导致了阅读教学人文性的缺失。而帮助学生打开思想之门,智慧之窗却显得那样力不从心。试想,当屈原的寂寞哀怨,李白的孤傲飘逸,杜甫的沉郁忧患,鲁迅的伟大深刻……不再成为语文课上一道迷人的风景,是否是对当前语文阅读教学及其检测行为的一种嘲讽呢?
重新审视当前语文阅读教学,我们对阅读的意义应该有一翻新的思考和认识了。高尔基说过:“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的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因此,我觉得,阅读的意义固然是“筛选信息”,“获取文意”,但它更是一种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流。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充实自己的精神底子,提升自己的人生智慧,也才能真正体会到阅读过程中所产生的淋漓酣畅的心理感受,以及由此引发的愉悦感。阅读的“技能”还在其次,因为思想的贫乏和情感的淡薄是任何再高明再新潮的教学技巧也无法替代或掩盖的缺憾。
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我们没必要忌讳阅读时的理解误解,相反,正确看待这种误差,对改变我们的阅读教学观念至关重要。何况,我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听听处于不同语言环境中的学生,对于同一部作品的不同理解。这些不同看法的背后正体现着学生思想境界、认识水平和情感强度的不同。正由于存在这些不同,语文阅读教学才有可能成为一种激越、敏捷,具有创造性的思想碰撞和情感交流。而学生才能在这样的碰撞交流中走近作者,超越自我。“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教师只能为幼苗除草、松土、浇水、施肥,而不能代替幼苗生长,代替桃李开花、结实。
二、指导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
一般来说,学生阅读作品后的原初感受都比较粗浅,看法之间有的也互相游离。这样说或许有人会质疑道:面对学生各式各样的看法,语文教师是不是就不知所措,无从下手或放任自流?当然不是。从大的方面讲,学生虽然存在个体的差异,但他们毕竟有着相同的文化传统,历史背景,都生活在同一社会环境中,他们的理解自然会限定在这一大的语言环境中,没有一个中国学生会把“床前明月光”解读成李白住了破房子;从小大方面讲,学生的理解又受制于作品的上下文,他们的理解带有相似的指向性,从这方面看,在学生原有理解的基础上,教师怎么进一步引导他们对文本深入细致的解读,是他们在理解接受的同时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和思想见解,就成了语文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
确如俄国作家鲁巴金所言:“阅读,就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自己的思想。”作为教师,一方面要重视、尊重学生的看法;另一方面,又不能消极的处理,一味的迁就。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除了要有激发学生发表不同理解的热情,更要有中肯评价不同理解的才识,因势利导,拓宽挖深,求同存异,使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在动态中求得平衡一致。我们要能指导学生读出《背影》中亲情的深沉、永恒和“父子间的彼此宽容”;要能读出《绿》用意象暗示的手法表达作者对美的一种精神追求。懂得,人得用美来营造自己的“精神境界”。同时渐渐能有新的领悟,能找到鉴赏文学作品的路数,那境界就更高了。
我们的阅读教学应该回归到它的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本来面目。形成“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发现,在发现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良性循环。具体地说,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建设丰富多彩的阅读教学课堂,锻炼学生的迁移能力
阅读教学内容的单一性,简单性,只会令学生觉得索然寡味。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之长久的保持下去,终生不弃,甚至发展为研究的动力、方向,内容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以为阅读内容的丰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养成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语文能力。为此,在阅读教学课堂里应重视内容的丰富,尽可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增广学生的知识面,扩大阅读量,激发对问题的思考,以期达到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多彩,趣味盎然的和谐境界。
2.发现式阅读,激发学生思维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重在启发,启发学生发现,是学生内心敞亮,表现为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心神领会。教师设计富有启发性、刺激性、创造性的问题,去诱发学生的发现力、想象力、创造力,课堂上让学生的思维在自由、民主、开放的氛围中纵横驰骋,把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性发挥的淋漓尽致。
3.把握感情内涵,产生共鸣
列宁说过:“缺乏情感的认识便失去了认识的深入,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积极的注意、记忆和思考。”多年来,我一直重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力求将情感融入阅读教学,营造一种情融融意切切的课堂氛围,让情感充满课堂。
人们常说:“读的好,则不得解说,自晓其意。”“文章不是无情物。”有感情的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词语的感知能力,对语境的领悟能力,以及对语言的审美能力。教学时,不应把文章嚼得支离破碎,而应总体把握,指导学生反复吟诵,把文章的神情理趣在抑扬顿挫的声调里曲折的传达出来,使身于心謀。
总之,语文课只有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结合,课内得法,课外得益,周密计划,精心指导,才能使学生的语文知识不断充实、丰富。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丰厚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精神,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