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传承
2020-11-17郑文惠
郑文惠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进程的逐步推进,我国初中语文教学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学习更多的传统文化,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在不断的文化感知中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这是语文教学的要求,更是我国传统文化不断发展的需要。语文教学应该让学生感受我国中华文化的精髓,丰富学生的文化认知,实现他们在传统文化感知中提高爱国主义情感和家国情感,形成健康的人格,塑造完美的个性,促进中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7-0084
语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缩影,初中语文教学中必须强调传统文化的传承。传统文化是我国几千年来留下的文化精髓,它是我国一代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和思想精华。弘扬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责任和义务,而初中语文具有文化传承的学科优势,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同时强调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净化学生的心灵,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他们的思想不够成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各国文化产品进入中国,良莠不齐的文化对于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举止造成了重要的影响,为了实现叛逆期阶段的初中生能够提高自控能力,在中外文化的碰撞下形成正确的文化趋向和文化认同,必须强调传统文化的教育。语文是一门文化性极高的学科,在初中语文中融入更多的传统文化教育,可以让学生在语文知識感受中了解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并能够用传统文化规范个人的言行举止、价值观念、品德涵养,实现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国传统文化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之所以能够历久弥新,代代相传,就是因为一代代中华儿女的传承。初中语文教学作为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在教学中必须将传统文化的传承落实在语文教学的任一环节,实现学生在感受语文知识中理解传统文化,自觉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提升个人修养,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实现初中生真正成为有文化、有礼仪、有良知、有道德的人才。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传承的措施
1.立足语文教材,挖掘传统文化
语文课堂是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而语文课堂中主要依靠语文教材进行教学。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必须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信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促进学生在教材中感受到更多的人文教育因素,提高学生的文化品质和内涵,自觉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在日常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对教材进行分析,挖掘更多的文化元素,对学生进行施教。
例如,在《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的学习中,让学生感受到我国建筑艺术的精髓,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以中国传统建筑让学生感受语文知识的人文性。在建筑知识的了解中,继承和感受传统文化,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屹立在民族之林焕发光芒。在《背影》的学习中,让学生感受骨肉至亲的感动,感受沉重的父爱,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的感情,实现中华孝道的实践。在《女娲造人》的学习中,让学生感受我国古代神话故事,体会古代人民对于美好的向往。在《社戏》《安塞腰鼓》的学习中,让学生感受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让学生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实现他们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在《岳阳楼记》中感受诗人心胸坦荡的豁达,感受我国的传统文化。在《散步》的学习中,让学生感受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在《鱼我所欲也》中感受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仁义思想。
2.提升教师素养,促进文化传承
语文教师是学生知识的传播者,更是文化的传递者。为了实现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必须强调语文教师素养的提升,语文教师要用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影响学生对文化的态度。语文教师要用自己充实的文化认知和文化知识,感染影响学生。实现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提高自身对文化的认知和理解,自觉投入到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中。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多阅读我国传统文化的书籍,《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等,用传统文化强化自身的知识能力,才能在教课中找到传统文化与教学内容的契合点和联系,在语文教学中更好地渗透传统文化,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教授。
3.鼓励课外阅读,增强文化认知
语文学习紧紧依靠课内阅读知识是远远不够的,阅读是知识的源泉,在初中语文课堂上传承传统文化,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还要向课外阅读进行延伸,实现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感受更多的传统文化,增强传统文化的认知,提升学生的综合知识能力和文化水平。例如,在学习《女娲造人》这一神话故事时,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了解我国更多的神话故事,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实现传统文化在学生的阅读中影响感染一代代的中华少年,实现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在《刘姥姥进大观园》的学习中,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了解《红楼梦》这一名著,实现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接触更多的我国传统作品,实现学生感受中华文化。
4.立足于古诗文,进行文化传承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实现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必须强调学生古诗文的学习,用心朗读古诗文,感受古诗文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实现学生在古诗词的学习中不断地感受中华文化,并实现这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在《大道之行也》的学习中,让学生学习到儒家思想中天下为公的思想,感受古人对于美好社会的向往,实现情感共鸣。
三、结束语
语文这门文化性极高的学科担任着文化传承的重任,语文教师应该认识到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不断地提升个人的文化素养,对学生进行文化的传播和培养,使学生学习到更多的传统文化,提升文化积累,用传统文化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传统文化教育任重而道远,应该将其渗透在初中语文教学全过程,实现传统文化代代相传,历久弥新,使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李晓艳.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J].科技风,2020(10).
[2]崔广宇.探析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J].学周刊,2020(11).
[3]李华羽.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2).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湖里中学36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