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情运笔,刚柔迭用:从《与妻书》看书信体教学
2020-11-17杨泽华
杨泽华
摘要:《与妻书》在形式上具备私人书信典型的抒写自由、注重交流的特质;在内容上兼具缠绵悱恻的深情和慷慨赴死大义,是一篇充满家国情怀的佳作。教学中,使用反复诵读的方式感受书信抒写自由的特质,通过比较阅读的途径体察书信注重交流的特点,而后,在涵泳各类表达技巧的基础上,学以致用,抒写当代青少年“担当与使命”的心声。
关键词:《与妻书》;书信体;诵读;比较阅读
《与妻书》是统编版语文教材新选入的文章,其所在单元既有经典演讲,又有历史策论,旨在引导青少年在文本探究的基础上思考特定时代下的责任担当。《与妻书》“以凄碗而刚烈的感情,真挚而充满激情的语言,追忆了烈士与爱人的真纯而深厚的爱情,阐明了个人家庭幸福与祖国民族命运的统一关系。”文章感人至深的同时兼具理性思索,是启发学生思考个人与社会、小家与大家关系的范本。
一、把握书信体的文体特质
(一)抒写自由、随情运笔——反复诵读
书信形式灵活,可言志可抒情,舒卷自如,是作者尽情倾吐心声的载体。诵读是体会作者复杂心绪与浓厚情感的良方。
1.诵读《与妻书》第一段,明确书信的写作对象、写作目的,把握书信的基调与主线。
示例:
《与妻书》的基调是悲怆的,写作对象是作者一生的挚爱,在面对生死诀别的时刻,作者在悲痛无法自拔的情况下对妻子进行劝说和安慰,劝说妻子理解自己为何做出牺牲个人幸福、为人民谋福祉的艰难选择,宽慰妻子伤痛的心情。
诵读指导:注意停顿、重音。停顿是为了充分表达作者的情感思想,也是为了给听者一个领悟、接受的余地。例如:在“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之后可停顿,表现作者的悲痛之情。重音通过增加声音的强度起到强调的作用。例如:“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通过重读“忍”“不知”表达作者的纠结矛盾的内心。
2.诵读全文,梳理文章的结构,体会作者真挚复杂的情感。
示例:
文章结构上以“忍悲为汝言吾衷”为主线,在叙情回忆的同时进行深刻地说理,深情与勇诀双线交错并进儿女长情与国家大义共存。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开宗明义交代了“生死永隔”,言明写信的目的,提出主线“吾衷”。
第二部分:书信主体。从理义、情感、事势、后事四个方面阐明“吾衷”的内容。第2自然段说理:自己因为爱妻子,推己及人才有“为天下人谋永福”的决心。第3、4自然段:抒情与叙事结合,回忆四段往事。第5自然段:结合事势说明自己选择的必然性,并从抚育后代、后继有人两方面交代后事。
第三部分:强化。第6自然段借灵魂依偎、心电感应继续抒情。第7自然段阐明了家国两难,自己不能独善其身,只能愤然扑火。结尾处以“梦中得我”重诉悲情,至真至深。
在梳理文章结构的时候不难发现,信件的进展是依据作者心绪的流动、情绪的变化展开的,没有拘泥于一定的形式、也没有精心构建结构章法,抒写自由、随情运笔。也正因为这种真诚与自然流露,这种行文的自如流畅,反而有一种直击心灵的效果。
诵读指导:注意语调、语速。语调:升调语势上扬,可用其诵读反诘句、疑问句等。例如:“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够?”诵读时要用升调来表现作者激动愤慨的情绪。降调语势下沉,可用其诵读陈述句。例如:“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降调表示作者的坚定不易和为国牺牲的决心。语速:兴奋、热烈的地方诵读时语速快一些,追忆、感伤、肃穆的场景诵读时语速要慢一些。例如书信中有很多回忆的内容,语速可以放慢、舒缓一些。
(二)注重交流,想其所想——比较阅读
书信中不仅有与亲友往来的私人信件,也有规范严谨的公务信件。私人信件中,又因写作对象、写作目的的不同,书信也表现出较大的差异。《禀父书》是林觉民在牺牲前写给自己父亲的书信,写于英文纸上。请综合研读《与妻书》《禀父书》《谏逐客书》三篇文章,从态度语气、表达方式、语言特点等方面展开比较阅读,进一步感受《与妻书》的特质。具体分析如表1所示。
通过比较阅读,我们发现,《与妻书》通篇采用“吾”“汝”这样的称呼,仿佛突破了空间的阻隔,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通过“汝体吾此心”“汝其勿悲”等可以看出作者特别注重妻子的感受,勸慰妻子不要悲伤。又通过“吾至爱汝”“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这些段首反复的告白表达作者与妻子情深似海、同生共死的期盼,表现出两人的心意相通、恩爱缠绵。通过“恐汝日日为吾担忧”“为汝谋者惟恐未尽”这些言语表现出作者十分注重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想尽自己的一切能力不让妻子担忧,体现出私人信件特有的注重交流的特质。
二、涵泳书信体的表达技巧
《与妻书》这篇情真意切、读来荡气回肠的书信,除了作者与妻子真挚动人的情感、作者本人崇高的家国情怀之外,诸多写作技巧也是加持文章效果必不可少的利器。文章慰人勿悲的同时催人奋进,请思考作者为此使用了哪些特定的表达技巧和策略,并举例说明。以小组为单位梳理归纳形成知识框架。
(一)抒情、说理、叙事相结合
文章将作者对妻子的缱绻柔情与为国为民、舍生忘死的国家大义完美结合起来,笔势肆意流淌、曲折有度,既有澎湃激昂的奔腾江水,又有脉脉情浓的潺潺溪流。
由情到理:由夫妻情爱推己及人形成为国担当、不惧牺牲的理想信念正是爱情的升华的表现。开宗明义向妻子解释清楚了自己抛家弃子的苦衷。
由理到事:由今日慷慨赴死的选择到两人曾经关于谁先死的“玩笑话”的回忆,由悲壮激烈、慷慨陈词变成缠绵悱恻、娓娓诉说。倒叙回忆,怀恋美好,柔肠百结,潸然泪下。
由事到理:再次说理,从国家兴亡的现实出发,将颠沛流离的必然命运点出来,阐明自己慷慨赴死的决心。
由理到情:悲痛到极处反而无言,现实无着落让作者寄希望于鬼魂、寄希望于心电感应,这正是情到极处是低微,将一切相聚的可能视为奢求,读来令人感同身受。
总体来说,文章交替使用多种表达方式,刚柔迭用,波澜起伏,张弛有度,疏密相间。
(二)修辞手法
1.比喻:第2自然段用“腥云”“狼犬”比喻黑暗势力的可怖可憎可恨,形象生动。
2.衬托:文中處处流露出作者对妻子深入骨髓的爱。例如对“双栖之所”的详细描绘,可见夫妻情浓时,点滴记忆皆美好梦幻。对爱情的舍弃更能衬托出作者革命的坚决意志和视死如归的心情。
3.排比:“天灾可以死……”这一连串排比将时局的昏暗不见天日、百姓流离失所、生死难测的艰难处境描绘得淋漓尽致。
4.引用典故:“司马青衫”表现作者极度的悲伤与痛苦,“太上忘情”反用典故,表达出人不应忘情、作者对国家处境、时局事势无法无动于衷。又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说明自己将对妻子的“小爱”推及到对国家的“大爱”的原因,贴切自然,不露痕迹。
5.反诘:“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将相爱而不愿分离的神情展现得十分充分。“何事不语,何情不诉?”加强语气,强调两人相爱相知的生活十分美好,情之切,情至深。
6.以小见大:“并肩携手”等初婚生活片段的选取十分平常,却能调动妻子的真切回忆,更有动人心魄的力量,细微处显精神。
(三)句式选用
《与妻书》近似晚清新体散文,语言在文言中夹杂着白话,特别是善于运用长句、复句表达复杂情感。请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1.吾作此书……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2.前十余日回家……故惟日日呼酒买醉。
示例:
(1)泪水在写信的同时肆无忌惮的流淌,读者可以想象泪水将磨痕打湿的画面,作者写信时悲痛难禁的感受被描绘了出来。因悲痛无法写完书信的心情和担心妻子不理解自己的苦闷交织在一起。作者不在意自己的悲痛,却无法忍受妻子的误解,这种矛盾的心理与下文买醉不敢当面言说的心情是一致的,可见作者心情之沉重。
(2)前文作者已说过两人是事事坦诚的灵魂知己,婚姻生活中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却在这死生大事上作者不知如何开口。因为他心中做了牺牲准备的同时饱含了对妻子的愧疚,愧疚于对妻子的承诺无法兑现、愧疚于妻子将在日后独自担负起家庭的重任。读者不难想象作者日日买醉时借酒消愁愁更愁的感伤。
三、学以致用,抒写心声
《与妻书》中林觉民慷慨赴死,毁家纾难的崇高精神一遍又一遍洗刷着读者的心灵,志士仁人顺应历史潮流,勇于担负时代使命的精神时时闪耀。面对现代社会中自我主义盛行的趋势,当代教育更应“引领青少年感恩新时代、拥抱新时代、畅想新时代、奋进新时代,切实肩负起实现中国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大任。”借助语文课堂上文本赏析的契机,联系社会现实,引导学生对公共事件进行反思与批判,就是尚佳的途径。
请学生结合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自己对各类社会事件的关注和本节课学到的书信体相关知识,审慎思考,以中学生的身份给“逆行者”写一封信,500字左右。
写作指导:写作前首先应明确书信的对象和写作目的。一方面是对逆行者表示崇敬,另一方面是彰显当代青少年将个人抱负与时代要求相结合的人生选择和理想信念。其次,在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技巧的同时,可正反对比。例如,有新华网发文《勒痕,逆行者最美的勋章》歌颂一线医护人员,也有医师疫情期间拒绝履行医师义务被开除职务的事件。最后,注意多种表达方式的有机结合,在充沛抒情和理性思考的同时,可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列出自己将在现有条件下做出的努力,表达自己承担社会责任、担负时代使命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