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语文拓展性课程群建设的困境及对策

2020-11-17金懿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15期
关键词:困境初中语文对策

金懿

摘 要:拓展性课程群是对单门拓展性课程的有效补充。当前初中语文拓展性课程群建设面对四大难题:一是课程设置不合理,二是学生兴趣不足,三是教师知识匮乏,四是评价机制不完善。有鉴于此,笔者建议以教材与学生作为着手点,寻求课程群建设的最佳方案。

关键词:初中语文 拓展性课程群 困境 对策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拓展性课程逐渐成为教学工作中的重点之一。虽然目前拓展性课程建设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还存在诸如教学知识单一、针对性不强等问题,阻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本文以初中语文为研究对象,分析该科目拓展性课程群建设的现状,并提出课程群建设的开发策略,以期提升初中语文的教学效果,同时为其他科目拓展课程的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一、初中语文拓展性课程群建设的困境

课程群是集专业训练计划中的知识、方法、问题及其他相关课程的系统,具有改善相同教育目标认知结构的作用。根据主题特征,扩大的课程小组在中学课程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尽管扩大课程是针对单一课程的一些缺点组成的,但实际上扩大课程的建设仍然存在困难,从课程设计、评价手段到师生的态度和认知,初中语文拓展课程群的构建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阻碍。

1.课程设置只做简单加法

现阶段,许多学校都设置了大量拓展性课程,课程内容远远超出学生的认知范围。初中语文也是一样,由于各种各样延伸课程的出现,学生的课业压力逐渐增加。更让人担忧的是,这个问题不只出现在一门学科中。

以语文课程为例,目前语文拓展性课程基本以不同的课程形式开展,如学校专门设置了阅读课、写作课,与日常进行的语文课相互区别,这样的课程设置只会割裂学科内部的联系。教师可以尝试从较小的主题出发,将阅读、写作引入语文课堂中。如课程主题为“与雪相遇”,教师可以对教材中描绘雪的文章进行讲解,同时引导学生朗诵与雪有关的诗歌,整理与雪有关的名人事迹,或者让学生用手中的笔描绘自己眼中的雪。

与此同时,部分学校对拓展性课程的认识不足,认为增加课程数量是拓展性课程的基础,因此不断增加资金投入引入优秀教师、购置教学设备,却忽略了学校的实际情况,导致一些本应属于学校重点改造的项目,因为过于关注课程数量而被忽视。

因此,学校应该建立一个真正合理的拓展性课程群,明确学科内部各种课程形式间的区别与联系,然后再将教学资源进行有机整合,而不是单纯将课程内容简单叠加起来,增加课程数量。

2.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

根据目前的教学实践来看,很多学生倾向于选择信息技术、乐器演奏等拓展性课程,而对语文拓展性课程抱有浓厚兴趣的学生人数不多。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

其一,在很多学生眼里,语文拓展性课程和日常的语文学习是比较一致的,学生本来就花费大量时间钻研语文、数学等主要科目,因此在选择拓展性课程时他们普遍会倾向于信息技术、乐器演奏等自己感兴趣的科目。

其二,部分学校对拓展性课程的认识不足,在设置课程内容时只是将基本课程做了细化,没有足够吸引学生的特色教学内容。

其三,学生抗拒语文作业。在许多学生眼中,语文学科免不了课后作业,即使只是拓展性课程,教师也会留随笔、抄写等作业,完成作业就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而信息技术、乐器演奏等课程的课业压力相对较小。

3.教师认识尚有不足

素质教育背景下,整个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由于部分教师对拓展性课程群建设消极懈怠,导致拓展性课程的教学小组难以快速组建起来。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第一,教学小组的建设是中国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教师都能从思想上认可教学小组,确实存在部分教师认为教学小组对自己的积极作用不明显,因此不愿主动参与教学小组的建设工作。

第二,教师自身的时间与精力也是有限的,他们不仅要完成常规课程教学,还要在课余时间学习优秀的教学经验,如果再投身于拓展性课程群建设当中,很可能需要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

第三,部分教师对自己的未来做出了明确规划,他们不希望将有限的时间放在拓展性课程群建设中。

4.学校评价机制仍不健全

课程评价作为教育教学效果的检验手段,会直接影响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方式,然而目前部分学校的评价机制仍然不够健全。

一方面,学校对教学评价的理解有误,认为语文、数学等主要科目对学生的积极影响不容忽视,因此非常重视主要科目的评价工作,而对拓展性课程的评价不够重视,评价机制存在缺失。

另一方面,很多学校没有设置灵活的评价机制,认为课堂纪律越好,拓展性课程的评价就越高,殊不知这种评价方式忽视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二、初中语文拓展性课程群建设的策略

1.基于学情,巧妙吸引

初中生容易受自己的情绪影响,通常个人对某件事物的兴趣越浓郁,学习的主动性越强。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切实了解学生的兴趣,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兼顾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为基础高效开展语文拓展性课程,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寓教于乐。

例如,现阶段诗词大会热度较高,以“飞花令”为代表的诗词对答十分普遍,对此教师可以将“飞花令”作为课堂活动的一种,组织学生进行个人PK或小组PK,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竞技的过程中享受成功的快乐、感受中华古典诗歌的魅力。

2.基于实际,合作探究

新课程教育背景之下,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逐渐得到众多教育工作者的推崇。对此教师在开展初中语文拓展性群课程之时,可以先站在学生的角度评估教学内容的难度。如果内容较为复杂,应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以团队合作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有两点优势:其一,有助于学生发挥个人才智,促进优势互补。其二,借助探究活动,学生能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探究能力和集体意识。

3.基于环境,合理评价

初中语文拓展性课程的评价工作需要和校园环境密切结合起来。一方面,学校必须重视校内硬件设施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最大程度提升校内语文拓展性课程的基础环境水平。另一方面,倡导教师使用丰富多样的评价方式进行教学检测,让学生拥有更多的表现机会,保障教学互动的有效性。

首先,必须摒弃传统的纸质测试,增加口头测试、才艺展示以及作品展示、模式表演等评价方法。其次,根据学生的年级段与教学内容选择学习成果汇报的具体形式。如类似的教学内容,可以引导一年级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而让三年级学生撰写小论文。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比赛,先让学生以抽签形式选择正方与反方,其后交换角色,讓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与创新能力。

课程改革对每个科目的要求互不相同,就语文教学的改革来看,构建拓展性课程群的目的主要有两点,一方面是弥补单一拓展课程的缺陷,为学生创造更为完善的教育环境,另一方面是推进学校的自主办学,推进教师的自主教学,实现学校与教师协同发展。然而初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对拓展性课程群建设的认知、学校的评价机制等都会影响语文教学的改革效果。因此想要保障语文学科拓展性课程的高速发展,依然需要教师长时间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宋晓明《从课程的开发到课程群的建设—杭州第十四中学语文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2018年第3期。

[2] 《拓展性课程:价值、关系与开发》,《中国教师报》2015年7月8日。

[3] 陈小芳、陆佳《拓展型课程执行的现状、问题及其反思》,《教育参考》2018年第3期。

猜你喜欢

困境初中语文对策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诊错因 知对策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对策
困境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