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在小学德育教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2020-11-17倪伟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18期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渗透策略德育教育

倪伟

摘 要:中华优秀文化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重要的文化瑰宝,所以在学校中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至关重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也相应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与德育教育巧妙结合,是现阶段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只有两者相互渗透、相辅相成,才能做好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本文主要介绍传统文化与中小学德育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提倡传统文化应该渗透到小学德育教育之中。

关键词:德育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 渗透策略

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日渐提升,我国文化建设也加速发展,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成为大势所趋。学校则是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与发扬的关键场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德育。中国传统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智慧之源,含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极大的正能量,对于小学生的教育意义很大。传统文化如果渗透在小学生的德育教育中,对小学生开阔视野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具有深远影响,对中小学生健康的发展也会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一、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德育的关系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经数千年的沉淀和传承,成为人类的瑰宝。文化能够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巨大影响,可以促进道德观念的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使得中国逐渐强大。而小学德育教育的基础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爱国、诚信、知耻、勤俭等观念的普及,有利于培养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的起始阶段,是一个人“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这时候,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加强引导,展开德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道德修养。同时,教师必须要重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神,让学生深刻理解奉献精神、爱国主义思想,并将这些精神品质传承下去。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中的应用

(一)在宏观上,要适当增加优秀传统文化的比重

教科书是承载小学德育教育不可或缺的媒介,因此,教科书的编撰必须严格,要层层把关,使其在内容、形式和效用上发挥最大的作用。新《课标》明确提出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在德育课堂中的重要性,揭示了优秀传统文化在德育中的作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教师要进一步开发传统文化在课堂中的作用,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进而提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1.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与课本的深度融合

从内容上来说,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可以让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性。中华文化中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不断促进学生进步,让其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将大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写入课本,能够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通过不断学习和进步,使学生成为优秀人才。

2.加强传统文化综合性的设计

从形式上来说,应该加强传统文化综合性的设计。一方面是将其理念引向对社会的关爱,因为“和平”和“善”等“大爱”能够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家国对于每个人的重要性,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另一方面是注重家国情怀和个人修养的教育,特别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让学生担负起民族复兴的重任。

3.科学化改进德育的外部构成

从效用上来说,教科书的内容固然重要,但是必须将其改革成学生易于理解和消化的形式。文言文固然经典且富有哲理性,但是语言过于精炼且晦涩难懂,不便于学生的理解和学习,教师就要通过必要手段将其故事化或直观化,比如通过图画的方式进行表现,这样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同时,低年级和高年级学生的兴趣不同,教师应该及时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如今科学技术的发展也给学生带来了许多便利,使其随时学习成为可能。学校的德育教育也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充分发挥新技术的优势,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宣传和推广德育内容,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进一步促进德育教育的开展。

(二)在微观上,要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实践

1.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开展诵读活动,让学生在文化的海洋中畅游。比如,笔者所在学校会定期组织学生阅读《弟子规》《论语》和《大学》等经典著作,让学生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还会定期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朗诵比赛,通过一定的激励措施,让学生进入“古人”的世界。

2.定期开展社团活动

可以借助于社团组织,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比如:利用舞蹈团、书法协会、绘画社和合唱团等开展宣传,使学生积极参与各社团的活动,激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使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自己的日常行为。比如,笔者所在学校开展过以“爱国”为主题的合唱比赛,以“尊老爱幼”为主题的绘画比赛等。

3.利用传统节日开展活动

借助中国传统节日对学生进行教育。比如,在元宵节,笔者组织学生进行猜灯谜和赛诗会的活动,让学生真正了解元宵节存在的意义;学校组织学生在清明节到烈士陵园,瞻仰先烈,学习英烈英勇无畏的精神气概;在端午节,组织学生观赏龙舟比赛,了解著名爱国诗人屈原的相关事迹,学习他的爱国精神;在教师节组织各种形式的比赛和演唱会,比如“尊师重教”讲座、“老师辛苦了”比赛、“献给老师的礼物”演唱会等。在不同节日,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实现学生对节日的认知和理解。

4.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中国有几千年的文明,其中有很多富有哲理性的作品和蕴含着巨大价值的成语、典故。因此,让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有助于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比如,笔者在教学时,给学生讲述愚公移山和精卫填海等神话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古人坚强、沉稳的毅力以及征服自然的心态,歌颂古人勇于探索、不畏艰辛的可贵精神。同时,我也给学生推荐了中国的“四大名著”,增加学生的知识面。

小学是我国义务教育的开始,同时也是小学生对文化、知识的启蒙阶段,因此德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必须从小学开始,在日常教育中添加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让学生在历史文化环境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精髓,更好地丰富知识,陶冶情操。作为老师,可以推荐相关书籍,引导学生走入德育环境,例如推荐浪漫主义的代表作《诗经》和蕴含智慧的《论语》等,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及阅读水平。

同时,在教授教材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把德育内容通过不同的文章体现出来,将书本知识与德育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德育教育,从而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不同学科的教师在课程设计中要多挑选一些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素材,并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高尚的品质,并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提升个人道德修养。

总之,德育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教师耐心地对学生开展长期的教育和引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历经千年的智慧结晶,它教人如何为人处世,教人如何成为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才。因此教师必须高度重视传统文化与德育教育的融合,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体系和思想观念。

参考文献:

[1] 李宁、刘晓辉《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小学德育相结合》,《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6年第1期。

[2] 刘福廷《传统文化与小学德育工作的有机融合》,《考试与评价》2016年第6期。

[3] 连作鹏《小学德育管理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教育管理》2018年第35期。

[4] 孟燕丽、吴丽《中华传统文化与小学德育研究综述》,《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年第32期。

[5] 王海娟《小学德育管理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中国校外教育》2017年第3期。

猜你喜欢

中国传统文化渗透策略德育教育
中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探析
初中物理探究教学中渗透科学方法的教育探讨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建筑设计内在的文化反思
河南民歌的艺术特征分析
技工院校语文教学渗透人文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民间美术在高校艺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