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实施策略

2020-11-17肖永杰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18期
关键词:实施策略情感教育小学语文

摘 要:在小学教学中,语文属于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小学语文比较有效地教学方法就是情感教育,语文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和教学的需求来设计教学方案,让情感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这样才可以有效地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 情感教育 实施策略

对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情感教育是非常关键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语文课堂中运用情感教育的方法进行教学,不仅可以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还可以建立一个活跃有趣的课堂气氛,满足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求,有效地提升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因此,语文教师一定要做好教学设计,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合理的运用情感教育的方法进行教学。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情感教育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不应只使用以往的方法来进行教学,而且要结合教材内容,发掘其中的情感因素,让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相互联系到一起。此外,语文教师还需要和学生进行情感上面的沟通,这样学生不仅会喜欢上语文学习,而且会主动地学习语文知识。

其次,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小学生在心智上、思想上和情感上发育都不成熟,当他们面临一些不好处理的问题时,往往就会退缩。所以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生活中对他们进行情感教育,帮助他们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情绪,也让他们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举止,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让学生有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语文教师重视情感教育工作,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让学生可以在这样的环境当中学习语文知识,从而提升自身的语文能力。

最后,在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自身审美能力和思维能力。在学生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对外界美的定义和看法是非常重要的。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有利于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灵,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思维能力。小学语文教材多半都是图文结合,更多的是情感类文章。学生学习后不仅可以陶冶情操,拥有一个正确的世界观,还能发挥自身的思维能力,慢慢养成健康的审美观,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

1.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新课程改革一直强调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提升自己情感能力,不仅要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也要促进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

例如,教师可以在语文课程学习前,向学生透露一个当下的新闻热点,吸引学生热议,让学生充分思考并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教师补充自己的观点,并且和学生进行平等、融洽的交流。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促使学生在课堂上表达自己,而且能进一步拉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了解教师,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和学生信任感的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情感教学,可以给学生情感发展的空间,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也可以通过教师适当的问题引入,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提升自己的情感理解能力。

2.积极创设情感教育的情境

小学生因为思想不成熟,很容易受课堂环境和他人的影响,在课堂上不敢积极、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所以,教师要注重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情感教育情境,让学生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充分表达自己。

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创造互动机会,在互动中尊重学生自己的想法和决定,耐心地和学生交流。在活动中,教师要认真观察學生的心理情绪变化,适当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真正体现出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开展对历史人物或者文学作家的介绍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学习、讨论他人的生活历程、情感观念,及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让学生们在探究中,感受他们生活的社会环境。这样学生可以更进一步把握自己的思想观点和情感价值,从而实现真正的语文情感教育目标。

3.结合生活开展语文情感教育工作

小学语文知识比较复杂,包含的内容比较多,同时也是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基础。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语文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更新学习知识,还需要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小学阶段的学生在思想方面比较活跃,而且语文教学的内容也和学生实际生活有着一些关联,所以,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把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把教材当中的情感融入生活当中,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针对性开展情感教育工作,使学生与课文内容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对语文知识产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槐乡的孩子》时,语文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生活当中的事例进行学习,说一说自己采摘水果的经历,在班级中分享自己的故事,从而使学生与课文内容产生情感共鸣,让学生将学习的知识合理运用到生活当中,从而感受到生活中的乐趣。

4.发掘语文教材中的情感内容,感受作者的思想

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材内容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而且教材当中很多的知识都含有一些情感。但是,这些情感不是非常明显。教师不仅要对语文教材进行深度发掘,而且要使用合理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这样才可以让学生对语文知识产生兴趣,从而主动地进入到情境当中,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所以,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语文教师一定要重视对情感的抒发,并且要培养学生自身的情感。

例如,在教学《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一篇课文的时候,语文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对雷锋进行全面的介绍,对雷锋的事迹进行讲解,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雷锋,了解雷锋的一些优秀品质,进而深入了解作者想要抒发的情感。然后语文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向雷锋叔叔学习。这样的教学方法,既可以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还可以让学生的品德得到提升。

5.分析课文中的情感,进行合理引导

在语文教学中,对课文的分析就是开展情感教育的基础,所以,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重视对课文重点内容进行深入挖掘,从中找出蕴含的情感,并进行全面分析,让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把握课文的中心思想。

在语文教材当中,很多课文的内容虽然都不很长,但也需要学生经过长时间的学习才可以真正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的时候,语文教师就可以使用排比的方法来进行教学,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神奇之处。在课下,语文教师还需要让学生对课文进行反复阅读,并且记忆相关的词句,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结合桂林山水的美景了解运用排比句的方法和好处,也能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了解,产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总的来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情感教育,并且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需求,深入分析课文,创新情感教育的方法并合理使用,这样才可以有效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群《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课程教育研究》2016年第9期。

[2] 张辉《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语文课内外》2019年第1期。

[3] 秦晓凤《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语文课内外》2018年第19期。

(肖永杰,1976年生,男,东乡族,甘肃康乐人,大学本科,中小学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小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实施策略情感教育小学语文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施策略探讨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