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艺术美感
2020-11-17林芳
林芳
摘要:初中音乐教学课时少且学习任务相对繁重,容易降低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从而阻碍了对学生艺术美感的培养和提高。本文提出了几种新方式,创新了课堂教学模式,进而就学生艺术美感的培养展开探讨。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艺术美感;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9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6-0049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在培养学生艺术美感时,经常会选择容易引起学生共鸣的歌曲,在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中缓解学生的学业压力,同样也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基于此,笔者提出了以下见解。
一、在情景式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艺术美感
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可以通过情景嵌入的模式进行讲解,将学生更好地带入歌曲的情感氛围中。初中生的学业任务较重,并且教育内容也与小学音乐的教学内容发生了变化。在情景式学习中,学生不仅能更好地理解歌曲主題内容进而鉴赏音乐,而且还可以缓解学生紧绷的神经,缓解学习的压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本节课歌曲的内容主题,安排情景剧表演或者播放相对应的影片,或者讲授歌曲的创作背景进而有意义、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理解歌曲主题的背后含义。情景式学习可以成为浸入式学习,可以给学生提供一种设身处地的感觉,同时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对歌曲理解进行发言阐述。同时,音乐教师还可以借助问题激发学生不断思考,通过对比学习增强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由此提升学生的艺术美感,提高学生的理解与判断能力。情景式学习给学生带来的是一种感同身受的感觉,在感同身受中一步步理解音乐,一点点的认识音乐的意义所在,这都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美感。
例如,在学习《让世界充满爱》这首歌中,音乐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学习这首歌曲的手语舞,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分组学习演唱这首歌,这样一系列的工作使学生对这首歌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对这首歌具充满好奇心。在此基础上,音乐教师可以用图片、口述等方式对本首歌曲的创作背景和主题目的进行解释,并且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每个学生不同感想的交流下加深学生对这首歌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培养艺术美感。
二、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学生艺术美感
在初中音乐教育过程中,音乐教师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进而在创新中培养艺术美感。近些年来,我国教育越来越提倡素质教育,创新性思维正是素质教育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在初中音乐课中将初中生仍然存在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引入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感,也更加可以帮助学生沉浸在音乐的氛围之中。因此,音乐教师在上课时可以加入学生自由发言对歌曲主旨的理解,还可以引导学生将歌曲中所包含的故事画出来,在这一基础上有目的、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推测歌曲中所包含的故事。通过学生的推测和音乐教师的讲解加深学生对音乐的鉴赏,同时引导学生对音乐进行进一步的思考,激发学生的艺术美感。
例如,在学习《唱脸谱》这首歌时,音乐教师可以在课前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给自己设计一张脸谱并画在纸上,询问学生对脸谱有哪些属于自己的见解,或者让学生自己介绍自己所设计的脸谱,进而引出《唱脸谱》这首歌,促使学生对这首歌从一开始就产生浓厚的兴趣。音乐教师也可以在课前展示这首歌曲中所提及的人物脸谱,通过询问哪个脸谱对应哪个角色的问题,如黑脸对应的是张飞、白脸对应的是曹操等。教师将脸谱色彩的内涵交给学生,如黑色代表的是铁面无私、红色代表忠勇等,将学生带入到关于脸谱的音乐世界中,进而引出本课的歌曲内容,引导学生一步一步的欣赏歌曲,理解歌曲的含义。无论是让学生画脸谱还是辨别脸谱,这两种方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音乐艺术美感,也培养了美术艺术美感。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利用创造性思维获得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感,也使得学生对歌曲产生兴趣,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艺术美感。
三、通过对比,培养学生的艺术美感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可以利用“对比法”进行教学,进而培养学生的艺术美感。“对比法”不仅可以应用于主流学科的教学中,音乐的学习也同样需要对比,两种不同风格音乐类型的对比差异,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音乐最重要的就是听,多听就会引起人的共鸣。初次听一首歌曲时,学生对它的定义一定是模糊的,但是多听几次以后学生对它的印象就会越来越深刻,同时也加深了对这首歌曲的理解,同时不同类型音乐的相互撞击,更能促进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提升音乐鉴赏能力,并且逐步培养学生的艺术美感。在初中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可以用这种方式调动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教师有意识的、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对两种不同风格音乐进行对比,从中发现差异并加以思考分析。
例如,在学习意大利民歌《美丽的村庄》的过程中,音乐教师可以将中国高山族民歌《我的祖家是歌乡》和《美丽的村庄》放在一起学习。音乐教师在课前可以组织学生对国内外的歌曲风格进行讨论,并引出话题。在播放两首歌后,教师可以以“你觉得这两首歌曲有哪些不同?”的问题进行两种风格的分析。如《美丽的村庄》音乐节奏更加激情澎湃,而《我的祖家是歌乡》这首歌带有浓郁的少数民族特色。而从主题上而言,《美丽的村庄》主要是意大利人民对自己家乡的喜爱之情;而《我的祖家是歌乡》主要表达了高山族人民对歌唱的热爱,并且在课堂中主要进行两首音乐的反复倾听,引导学生从不断的倾听过程中获得属于自己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艺术美感。这种方法对比式的教学方法可以极大程度地提高学生上课的注意力,促进学生对所听音乐的分析,加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共鸣感。音乐教师利用对比这一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进而培养学生的艺术美感。
总之,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可以通过情景式学习、创新性学习、对比性学习三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艺术美感。艺术美感的培养需要对音乐的不断聆听以及对不同音乐主旨的理解,和对音乐的欣赏。在初中音乐教学阶段需要的是,音乐教师采用不同方式引导发展。
参考文献:
[1]施新宇.初中音乐教学中小组合作模式的运用[J].学周刊,2018(3).
(作者单位:浙江省苍南县灵溪镇第十一中学32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