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里有乾坤
2020-11-17《中国匡家历史》
《中国匡家历史》
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是历史上著名的酒鬼。他一天到晚喝着酒,游山玩水,逍遥人间,被称为“醉侯”。他常常坐着鹿车,带看一壶酒,让自己的仆人随身带着铲子跟随其后,等他醉死的时候,就随地挖个坑给埋了。
宋人赵崇绚在《鸡肋》一书中作了统计,说刘伶的酒量是一石五斗,但是他的酒量并不是最大的。汉朝大儒郑康成可饮一斛,而最终的冠军是汉朝廷尉于定国——可以“饮酒至数石而不乱”。按照现在的通行标准,一石等于十斗,一斗为十升,一斛为五斗(宋代之前为十斗),古人的酒量到这个地步,的确让人称奇,但也让人感到疑惑。且不谈酒量如何,就是光喝水,这么大的量估计也让人受不了吧?
酒的生产技术
这里首先反映的是酒的生产技术问题。古代的酒一开始因为酿造技术水平有限,所以酒精含量并不高。比如,战国时期法家韩非所著的《韩非子》中,有这么一个寓言故事:宋国有个卖酒的人,生意一直不好,酒卖不出去,经常放到发酸,然后倒掉。后来邻居告诉他,他家的恶狗拴在门前,所以没人敢来买酒。这个故事中所提到的,放一段时间就会酸的酒,就是低度酒。低度酒长时间放置会让酒精挥发,特别是天气一热,更容易受其他微生物的影响,导致发酸变质。说明那时候的酿酒技术还不是很成熟。
中国古代早期的酒是以谷物等农作物为原料,加入酒曲,放在密闭的容器里,经过一段时间自然发酵而成的,后来才进入到蒸馏取酒的工艺时期。至于何时开始蒸馏取酒,历史上有好几种说法,不过就目前发现的证据显示,东汉时期就已经有蒸馏酒的相关器具存在了。等到了清代乾隆时期,出现了“双蒸法”。通过二次蒸馏,得到五十至七十多度的高度白酒。
正是因为酿造工艺的不断发展,酒的浓度不断提高,在历史记载中,人们的酒量也就产生了相应的变化。汉代李定国是“数斗而不乱”,到了唐代,李白只能“斗酒诗百篇”,可以看出酒的纯度从汉到唐有一个提升的过程。
到了宋代,《水浒传》里景阳冈“三碗不过岗”,厉害的武松也只能论“碗”喝。此时,宋代的酿酒技术比唐代又高了,计算人们酒量的容器越变越小。
度量衡的变化
第二个问题就是历代度量衡的变化。如果按照先行的度量衡标准,这几升几斗的,就是不喝酒光喝水,也会让人受不了。根据现有的古籍考证,汉代的标准计量单位不仅和当代,就是和后来的朝代也有很大不同。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里也提到,秦汉时期的“六斗”只相当于宋代的“一斗八升”不到一点点。南宋叶适在他的《石林笔记》中提到,汉代的“一石”只相当于宋代十九斤多一点。这个度量标准缩水是相当厉害的。
一方面酒精含量在提高,一方面度量衡在不断缩小。据此推敲,于定国的“数石而不乱”,按照之前宋人推断的标准,他的酒量大概在一百多斤的样子。这样看的话,量还是不小,一顿下来,估计要喝破肚皮。
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于定国到底是一次性不间断的喝数斗,还是分几次在宴会上喝了这么多?文言文的表述不总是那么严谨精确,这一点不能忽视。
长久以来,有一种说法是,古代真正的喝酒冠军是孔夫子。孔子的二十世孙孔融曾说道:尧不千锺,无以建太平。孔非百觚,无以堪上圣。说是孔子的酒量达到了一百觚。据说,觚的容量差不多是两斤,一百觚,也就是二百斤。
要判断这件事的真假,首先要了解孔融及他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东汉末年,由于发生饥荒,为了保证粮食供应,曹操下令禁酒。孔融作為酒徒,当时写这篇文章主要是为了反对曹操的禁酒令,所以故意抬出大圣贤出来。其实,“孔子百觚”之说也只有孔融提过,他虽是孔家后代,但都隔了二十代了,怎么会知道老祖宗的真正酒量呢?这里的表述,“干钟”和“百觚”形成对仗,都是指非常多的意思,而非具体实际的数量。
《晋书·刘伶传》说,刘伶太能喝酒了,喝得妻子都觉得害怕。当他向他妻子讨酒喝的时候,不仅酒被倒掉,酒器也给毁了。夫人流着泪对他说:“你的酒喝的太多了,我可不想过早地做寡妇,你一定要戒酒。”刘伶便提出到祖先坟上发誓戒酒。他带上祭品和酒,结果跪倒发誓的时候变了卦,说道:“老天爷,我刘怜生下来就是以酒为命,我一次喝一斛,五斗除酒病,我怎么能听女人的话?”然后顺手把祭祖的酒拿来喝了,喝完很快就醉倒了。带到坟上祭祀的酒能有多少呢?说明他的酒量其实不算大,有些地方的描写实际是过于夸张了。
酒或许给历代文人带来了创作灵感,但一件再好的东西,当没有了节制,就一定是坏东西。古人的酒量有水分,可不要轻易挑战效仿。再好的酒,喝起来一定要适度。如果您不是一定要靠喝酒创作出好文章,日后成为下一个李白,还是劝您无事莫贪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