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如何利用“以学论教”优化初中语文教学

2020-11-17庄碧兰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17期
关键词:优化策略初中语文

庄碧兰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新的教学模式层出不穷,例如情境教学、翻转课堂等。为了让初中语文教学满足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应不断改善教学方式。目前,不少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以学论教”的方式,目的在于改善初中语文教学“教师教得多,学生学得少”的现状。“以学论教”是一种从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反应教学效果的方法,对于优化课堂教学有着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以学论教 初中语文 优化策略

在传统初中语文教学中,经常有这样一种现象“老师教得多,学生学得少”,新课改之后,教师积极响应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教学模式,不断实行“少教多学”的教学策略,推动了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以学论教”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泛指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即可以从学生的学习状态来观察教师的教学效果,从而达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效果。为了提升“以学论教”的学习效果,可以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时间段来进行优化。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以学论教”的必要性

“以学论教”作为一种以“少教多学”为主要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有着很大的重要性。

第一,可以充分调动初中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学习积极性,并且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欲望。

第二,“以学论教”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并对所学内容进行反思,充分响应了新课改以学生为主体的号召。

第三,在“以学论教”的指导下,教师可以顺利开展初中语文教学,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发散性思维和逻辑思考能力,这也就说明了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将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收者,而是通过各种渠道来学习知识,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最为重要的是,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创新的过程中,能掌握教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帮助教师理清课堂教学的层次,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达到教师学生互帮互助,共同进步,轻松学习的效果。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顺利实施“以学论教”的关键措施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初中学生年纪还小,因此在45分钟的课堂中不可能保持自始至终的专注,而是只会在自己感兴趣的地方集中注意力。因此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的模式,让学生保持充分的积极性以及活跃的思维。这样一来,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减少课后的学习压力。而对于教师来说,情境教学也可以使自身减少不必要的工作量,将精力放在备课和讲课中,所以相对于其他教学模式,情境教学对老师和学生都有着一定的帮助。

例如,在学习刘湛秋先生的《雨的四季》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分别饰演四个季节的“雨先生”,让学生分别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自我描述,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达到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的目的,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成为课堂的主人。这一方面响应了新课改的号召,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在课堂上培养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有的同学甚至可以加上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这也就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在教古诗《望庐山瀑布》时,教师可以有目的、有计划、有顺序地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未到瀑布边,先让学生听“潺潺”的流水声;再引导学生从远处观察瀑布的形状,好似白色绢绸悬挂山前;来到瀑布边,指导学生欣赏瀑布飞流而下的情景;重点指导学生观察水汽在阳光的照射下犹如生起紫色烟霞;然后让学生在观察瀑布的基础上把诗句背诵下來,把自己的感受表述出来,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滁州西涧》这首诗时,可以把诗句的后两句画成一幅简笔画。傍晚时分,春潮上涨,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简单的线条,寥寥几笔便勾画出课文所表达的意境,直观形象,不仅使课堂充满趣味,也让学生很快就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诗句的大意。

2.积极开展小组合作,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初中语文教学一直都十分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这样一种交流平台的运用,完美地将这几种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让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有充分交流和实践的机会,大大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成效。

其次,初中阶段的学生对周围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知识和生活有着一定的新鲜感,但这种新鲜感容易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逝。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既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想象力和创造性,符合初中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转变了教师的角色定位,使教师成为语文课堂的“引路人”,使教师的教变得轻松、灵动,学生的学亦变得轻松、积极,营造出一个活跃、宽松的课堂氛围。因此,教师在“以学论教”的教学模式下,应该多采取小组合作的模式来让学生进行学习。

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彼此沟通、交流、分享,从而得到启发。这样的小组合作可以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也可以让课堂更加活泼生动。小组合作模式在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的同时,也让“以学论教”的教学模式发展得越来越好。

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春》这篇文章时,可以安排学生四人为一小组,合作探究作者写作的时间、背景、意图,文章所涉及的写作手法,作者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等。在分配任务后,留下20—25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此时,教师应该以一个引导者的身份加入其中。当然,最后10分钟教师要进行总结和查漏补缺。这样的小组合作不仅仅满足了“以学论教”的教育方式,还让学生与教师实现了有效沟通,让学习更加轻松。

在进行名著《骆驼祥子》导读的教学时,由于语文课本对该小说的介绍少之又少,而且班内实际情况是绝大多数同学没有读过这部书,也不太感兴趣,要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对《骆驼祥子》有较全面的了解,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是捷径。根据课程的要求,学生对《骆驼祥子》这部名著应掌握如下内容:了解作品内容,能复述主要情节;了解作家;了解写作背景及作品主题;了解作品中主要人物。学生带着这些学习任务,利用周六、周日去图书馆或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并把资料整理好,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对资料进行二次整理,然后在课堂上与其他小组交流、分享。这个学习过程就需要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经过自己能动性的发挥来学习知识,比教师直接把知识灌输给学生效果要好得多,印象更深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体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这也是主动学习与被动学习的区别之一。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授课,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习惯。初中语文基于“以学论教”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主动合作探究、积极思考,在掌握语文学习方法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让学生产生学习的热情以及探索的兴趣,同时也响应了素质教育的号召。在“以学论教”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加入自己的想法及观点,将自己的人生体验融入教学中,时刻关心学生的学习动向与状态,及时加以指导,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最后,“以学论教”这一新型教学模式只有在教师与学生的通力合作下才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并实现知识的顺利传授与学生轻松的学习。另外,教师也应在“以学论教”的过程中不断反思,让“以学论教”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完善。

参考文献:

[1] 林凤武《基于“以学论教”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优化探究》,《学周刊》2018年第24期。

[2] 孙丽华《基于“以学论教”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优化的实施策略》,《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年第9期。

[3] 何雪尘《试论基于“以学论教”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设计优化的研究》,《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6年第10期。

猜你喜欢

优化策略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以微型写作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基于一种优化策略的智能灯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