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明挖车站围护结构中的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2020-11-17赵明星
赵明星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辽宁大连 116100)
0 引言
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围护桩施工中,垂直度和定位精度是质量控制的关键。桩位定位精度不足、或桩垂直度不符合要求,都会影响开挖效果,造成桩间喷锚平整度较差以及基坑内主体结构侧墙尺寸净空不够。
1 工程概况
某地铁车站为地下5 层岛式车站,设6 个地面出入口和4个紧急疏散出口,另外设3 组风亭。该站所在区域地层结构由上至下主要为素填土、粉质黏土、强风化花岗岩、中风化花岗岩和微风化花岗岩,而车站的建设正处于中、微风化花岗岩中,地下水埋深约3.5 m。总的来说,车站施工区域地质条件较好,水下埋深较浅。
2 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2.1 施工工艺
该站设计钢管桩采用钻孔桩施工工艺。具体流程为:场地平整→移机就位→埋设护筒→注入护壁液→钻孔至设计孔深→孔深、孔型检测→吊放钢筋笼→下导管、清孔→灌注水下混凝土→拔护筒、桩,完成。
2.2 施工场地准备
正式施工前,需要对施工场地进行充分的、彻底的清理,完成杂物清理后,还要进行整平,夯实,为钻机提供稳定的就位处,另外还要做好用水、用料等的统筹安排,为了保证可以平行交叉作业,同时也是为了保证施工现场交通的通畅性,需要安排统一的施工便道,供施工设备行走。施工中所钻孔桩采用的JKL10冲击钻桩机。施工现场废水、废渣以及废浆的排放必须符合具体的环保标准,提高文明施工的程度。
2.3 钻孔桩测量放线
检查测量资料,复核基点和基线,确定钻孔桩位以及高程,控制桩孔中心位置的偏差不能超过5 mm。
2.4 埋设护筒
在整个施工中,护筒的埋设是较为重要的部分,埋设护筒不仅可以导正钻锥,还能实现桩位的控制和地面水渗漏的有效隔离,不仅如此,埋设过程中,通过控制固定钢筋、调整孔内静压水头,能够有效避免孔坍塌[1]。一般情况下,护筒长2~4 m,护筒内径应比桩径大30~40 cm。埋设护筒时,必须保证泥浆溢出高于施工水位1.5~2.0 m,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持水头。对护筒周围回填黏土,并用夯实工具进行夯实,提高护筒周围土的稳固性,防止出现坍孔、漏水、漏浆等现象。
2.5 钻机施工
(1)结合项目所在区域地层条件,合理选择钻进机械及配套设备。钻机在钻孔一侧安装就位,此过程中要保证钢丝绳、桩孔中心以及钻锥中心处于同一垂线上,随后固定钻机及扒杆。
(2)正式钻孔前,在孔内灌入泥浆,根据土层实际情况确定泥浆比重,控制好冲程,缓慢地钻进。钻进施工时,随时关注孔内水压差,避免产生涌沙。根据实际地质情况,调整钻锥落距以及泥浆比重。钻孔时,提钻或者因故障导致钻进停止,必须保证孔内液面高度符合要求,避免产生坍孔问题[2]。根据钻进施工情况,合理选择清孔方式,清孔时注意孔内液面,避免坍孔。
2.6 钢筋笼加工及吊装
(1)钢筋笼加工。根据图纸尺寸制作钢筋笼,应用点焊的方式对主筋、加强筋等进行焊接,钢筋接头尽量错开,制作完成后报送监理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将制作好的钢筋笼放置在平整的地面上,避免钢筋笼变形。在标牌上将钢筋笼的长度以及对应的桩号标识清除。应用混凝土垫块控制相邻钢筋笼的间距,保证浇筑装具有合适的保护层厚度。
(2)钢筋笼吊放。通过吊车缓慢下放钢筋笼。具体操作:在钢筋笼两端设置吊点,操作人员控制吊车吊起钢筋笼,使其对准孔位,随后慢速稳定下放。整个吊装过程需保证钢筋笼不能触碰孔壁,若下放期间遇到障碍物,需查明原因并处理,禁止强制下放。下放时技术人员必须紧密观察笼顶标高,达到设计标准和要求后,在其四周固定3 根吊杆,避免混凝土上浮。
2.7 水下混凝土浇筑
应用泵送的方式输送混凝土,控制其坍落度满足设计要求,另外,还需要控制混凝土2 h 内渗出的水分不超过混凝土总重量的1.5%。浇筑过程连续进行,保证首批混凝土还未失去塑性时,浇筑过程就可以完成[3]。
(1)水下浇筑混凝土施工工序:设置导管和漏斗,进行首批混凝土浇筑,当首批混凝土浇筑高度达到桩顶高度后,将护筒拔出。采用吊车吊放导管,控制导管和孔底之间的距离。应用导管前,需检查其密闭性能良好,将足量的首批混凝土放入漏斗中,将隔水塞设置在孔底,排净导管内的水分。连续浇筑,测探混凝土面高度,提升和拆除导管。将浇筑施工时溢出孔外的泥浆运送到指定地点,避免环境污染。
(2)水下浇筑混凝土技术要求。浇筑首批混凝土时,浇筑量根据导管底口埋入混凝土的深度确定。此外,还要检测导管内是否存在空气,如果存在,需要合理控制混凝土的灌入速度,不能过快,否则导管内部就会出现高压气囊,使得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凿除混凝土上层浮浆,待桩身达到一定强度后,利用风镐将超出设计桩顶标高的部分进行处理。浇筑施工时一旦出现断桩事故,立即向监理工程师报告,研究补救措施。混凝土桩的质量会直接影响整个项目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所以必须仔细检查混凝土桩成品质量,保证所有基桩都达到Ⅱ类桩及以上标准。
3 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 机械设备管理
①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保养和维修,保证设备在施工中正常使用;②所有的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进一步提高设备及施工安全性;③如果机械设备为带电操作,启动设备前要对电线进行检查,避免出现触电事故;④施工中需要用到的机械设备很多,只有保证机械设备正常运转,才能保证项目施工连续进行,为此,对于工程中易损、重要的机械设备需有储备,设备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切换到备用设备。
3.2 桩基础质量控制
桩基础施工时要严格控制施工细节,保证桩基础的施工质量符合规范和要求,成孔后测定孔的倾斜度和孔径,报送监理工程师进行复检。如果桩基础施工质量无法达到工程需求,需查明原因并作记录,采取相关措施加以解决,待所有施工指标满足施工要求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3.3 钢筋笼施工质量控制
首先对钢筋原材料进行抽样调查,检测合格才能使用。其次,在钢筋笼制作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控制钢筋笼的长度、直径及主筋间距。最后,运输钢筋笼时需绑扎,避免钢筋笼变形。
3.4 混凝土灌注质量控制
检测桩孔,若清孔不符合规范要求,必要时可以进行二次清孔。混凝土运送到施工现场后,工作人员需检测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坍落度,不满足施工要求则拒绝进场。首批混凝土灌注后,控制导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必须超过1 m。拆除导管前,需应用专业仪器测量导管的实际埋深,以保证最低埋深作为前提,拆除导管,避免断桩事故的发生,进一步提高桩身的完整性。
3.5 钻孔桩施工质量控制标准
钻进施工时要重点检测以下参数:桩位、钢筋笼制作安装质量、钢筋保护层厚度以及成孔垂直度。只有保证这些参数符合设计要求,才能保证钻孔桩施工质量(表1)。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地铁车站围护结构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桩位定位不精准,垂直度超出一定范围,都可能导致桩间喷锚平整度下降或主体结构侧墙尺寸净空不足,本文以实际工程为例,分析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以提高桩位精准性,保证桩位垂直度。另外,应用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可提高成孔工效,降低人力资源的投入,经济性较好,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表1 钻孔桩质量控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