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应用手术室QCC管理及护理对DVT的影响
2020-11-17王妍楠
王妍楠
品管圈管理(QCC管理)指的是由同一工作环境的工作人员提出针对性主题,并以此提出解决性方案,从而提升工作效率[1]。股骨粗隆间骨折常见于老年人群中,手术治疗后因长期卧床休养,较易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DVT)[2]。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且部分患者会因为疼痛产生应激性反应,降低手术治疗效果,因此需给予针对性护理。本研究主要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应用QCC管理与手术室护理对DVT的影响详加探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6月本医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36例,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8例患者。研究组中女35例,男33例,年龄52~77岁,平均年龄(64.5±3.5)岁,骨折原因:交通事故22例、高处跌落25例、下楼扭伤21例;骨折分型:39例顺粗隆间线型、29例逆粗隆间线型;对照组中女38例,男30例,年龄54~79岁,平均年龄(66.5±3.8)岁,骨折原因:交通事故28例、高处跌落20例、下楼扭伤20例;骨折分型:37例顺粗隆间线型、31例逆粗隆间线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骨折分型及原因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且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本研究后予以通过。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性围术期护理方案。①术前准备:包含术前相关项目检查,术前手术准备、术前清洁等。②术中护理:配合主治医师完成手术,此前为患者调整体位、维持手术室温湿度等。③术后护理:生命体征指标监测,静脉输液,如若患者疼痛难忍给予术后镇静镇痛及康复锻炼等。
1.2.2 研究组 对研究组患者采用QCC管理与手术室护理联合的方式,具体内容如下:①成立品管圈:由护士长担任圈长,其余护理人员担任圈员。举行会议,依据患者病情特点制定针对性管理方案及护理方案,采用头脑风暴法确认品管圈活动主题,将“采用针对性手术室,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为管理主题,同时确认施行QCC管理的目的:缩减患者住院时间及费用、降低下肢DVT形成率、避免出现并发症、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②开展护理培训活动: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提升其护理水平及专业知识储备量,以此提升工作效率。圈长在此期间依据手术室规定及卫生制度等制定手术室新管理制度及全面针对性护理方案。③手术室QCC管理方案制订:张贴醒目的提示牌,规定手术间人员走动量,并在术前行手术器械准备、测试、维护及保养,将术后手术垃圾等分类整理[3]。④护理方案如下:术前护理:术前1 d,加强对病房的巡视,同时与患者沟通交流,讲解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相关知识、手术治疗的必要性、注意事项等内容,并向患者讲解术后较易出现的并发症;术中护理:在患者推入手术室后,为其调整体位,即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又要确保患者的舒适度,同时问询患者的基础信息。为患者布置舒适安全的手术环境。在骨科手术室中温湿度要适宜,湿度保持在50%~60%,温度以22 ℃~25 ℃为宜。术后护理:告知患者手术已成功,消除其顾虑,并将患者手术区域消毒液及血渍等用冲洗液擦洗等,避免术后感染等。手术结束后轻轻活动按摩患者下肢,并使用预防DVT药物。
1.3 观察指标 ①凝血因子指标比较:检测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凝血因子水平,即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以及纤维蛋白原(FIB)。血清制备:于术前术后48 h抽取两组患者晨起空腹下肘静脉血4 mL,采用低速离心机离心后获取上层清液;检测方法:采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以上指标。②DVT发生率、VAS评分、住院时间及费用比较:统计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费用。DVT采用下肢静脉造影及B超、彩超等检查,确认患者是否形成DVT;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即在有10 cm横线的评分卡上,患者依据自觉疼痛程度做标记,从0-10代表无痛到剧痛,评分高代表疼痛加剧[4]。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行数据比对,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凝血因子指标比较 术后研究组患者的PT、APTT、TT及FI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凝血因子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凝血因子指标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组别 n 时间 PT(s) APTT(s) TT(s) FIB(g/L)对照组 68术前 12.3±0.931.4±2.419.6±1.1 3.8±0.4术后a 10.4±0.825.8±1.715.5±1.9 2.9±0.3研究组 68术前 12.2±1.031.5±2.319.7±1.2 3.7±0.4术后ab 8.4±0.5 21.5±1.212.4±1.5 2.1±0.3
2.2 两组患者DVT发生率、VAS评分、住院时间及费用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DVT发生率、VAS评分、住院时间及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DVT发生率、VAS评分、住院时间及费用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DVT发生率、VAS评分、住院时间及费用比较(±s)
组别 n DVT 住院时间(d)住院费用(万元)VAS评分(分)对照组 68 8(11.8) 34.2±4.8 7.6±0.4 3.2±0.7研究组 68 1(1.5) 13.6±3.5 4.5±0.6 1.8±0.5 χ2/t 6.855 12.525 10.824 10.321 P<0.05 <0.05 <0.05 <0.05
3 讨 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常见且多发于老年人群中,老年患者基本患有骨质疏松等症,术后康复较慢,且需长期卧床休养,极易产生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因此骨折患者,行手术治疗后,会给予其针对性护理,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并发症[5]。手术室针对性护理是指在骨科手术室中开展的一项全面、系统规范及人性化的护理模式,其包含相应的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等,注重了护理连续性及护理质量,促使护理人员主动性给予患者护理,增强其责任心及工作效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研究组患者PT、APTT、TT及FI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研究组联合管理方案可改善患者机体中凝血因子水平,以此避免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研究组患者采用QCC管理后,护理人员从被动状态转变为主动护理,并充分发挥个人潜能,依靠品管圈的相互间协作,凝聚力量,提升整体工作效率,同时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而融合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在从术前准备、术中护理、术后功能性锻炼等措施,可避免患者产生生理及心理应激性反应,预防机体部分指标异常性改变。因此在术前术后检测患者凝血四项,可明显看出对照组患者有诱发深静脉血栓的风险,提示研究组方案可在极大程度上避免患者诱发DVT。
综上所述,在骨科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中应用品管圈管理及手术室针对性护理,可显著降低术后DVT形成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