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肿瘤病人围手术期中优质护理干预的应用研究
2020-11-17李亚男
李亚男
(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 盐城 224000)
脑肿瘤是神经外科中比较常见的颅腔肿瘤,在任何年龄段皆有可能发病,该疾病逐年呈上升趋势发展,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较大威胁,且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目前,开颅切除肿瘤术是治疗脑肿瘤最有效治疗手段,但术后易引发并发症,容易复发,预后较为棘手。本研究特针对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展开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探究,现作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60例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在我院2017年3月~2019年2月期间行手术治疗,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其中8例神经胶质瘤、6例听神经瘤、10例中脑膜瘤、6例垂体腺瘤。观察组30例,其中7例神经胶质瘤、5例听神经瘤、11例中脑膜瘤、7例垂体腺瘤。组间脑肿瘤患者基线资料可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干预,即术前安排患者作各项常规身体检查,并确保患者生命体征正常,术后采取常规止痛、抗感染等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其内容包括:(1)术前干预。患者入院手续办好后,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医院内部内部设施环境,让其缓解内心恐惧感和不安感。加之部分患者缺乏对脑肿瘤疾病的认知力,故应主动将脑肿瘤发病原因、进程、手术方式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等详细告知,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对该疾病的认知程度,消除其心理不良情绪。(2)术中干预。患者推入手术室后内心难免会产生紧张恐惧感,护理人员可通过眼神、动作或者语言的途径安抚其情绪。此外,需注意手术室内温湿度应调至合理范围内,并帮其身体摆好至手术所需的体位;(3)术后干预。术后继续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严格密切观察,由于患者术后长时间需卧床休息,不利于机体血液循环,应给予肢体进行适宜的按摩护理,防止肢体及肌肉功能失常;同时做好口腔、管道以及皮肤等护理。
1.3 观察指标
(1)观察对比组间患者生活质量、并发症以及护理满意度。其中生活质量指标采用QOL量表予以评估,即包括生理职能、社会功能、心理职能及总体健康四个维度方面展开,以0~100分为测评范围,分值呈越高显示,则提示生活质量恢复程度越好;
(2)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问卷调查表予以评估,以0~120分为测评范围,≥100分为非常满意,≥80分为基本满意,<79分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实验中所涉数据予以输入分析,生活质量指标采用QOL量表(±s)描述,计数资料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采用(%)描述,分别取标准值t、x2获取结果,差异显著(P<0.05)。
2 结 果
2.1 生活质量
观察组患者生理职能、社会功能、心理职能及总体健康四项生活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组间患者生活质量指标的对比(±s,分)
表1 组间患者生活质量指标的对比(±s,分)
组别 生理职能 社会功能 心理职能 总体健康对照组(n=30) 68.47±5.33 72.49±6.98 71.52±6.59 72.11±6.60观察组(n=30) 89.31±6.54 91.33±7.18 88.37±6.16 89.38±6.31 t 13.529 10.305 10.231 10.359 P 0.000 0.000 0.000 0.000
2.2 并发症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9.99%明显低于对照组3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组间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对比[n(%)]
2.3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3.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70%(21/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455,P=0.019)。
3 讨 论
脑肿瘤疾病在临床上属于恶性肿瘤范畴,发病后其身心都会受到较大影响,且对五官感知能力、肢体运动功能均造成严重制约。目前,临床上多以手术为首选治疗方式,但在围手术期易增加并发症几率,预后条件差。为了有效提升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水平,降低并发症几率,在围手术期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更安全的护理干预措施尤为重要。
优质护理干预措施重点在于以脑肿瘤病人为基准,使其在围手术期可以切实感受到来自医护人员的人文关怀。优质护理干预将被动理念转变为主动理念,一方面可以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另外通过术前、术中及术后干预改善病人心理情绪、提升患者认知力、预防并发症等方面展开有效护理,使医护人员与患者关系更为融洽,有助于预后工作的顺利展开。
综上所述,脑肿瘤患者在围手术期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可较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指标水平,降低术后并发症感染几率,且有助于提升医护人员自我积极性,提高综合素质能力水平,同时获得患者较高的评价,故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并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