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画白描研究

2020-11-17贺小玲

鸭绿江 2020年18期
关键词:勾线行笔白描

贺小玲

一、人物画发展

中国画中最先出现与发展的当属人物画,最能表现“白描”特征的也属人物画,最先的山水、花鸟画都是作为人物画的背景出现,呈现“人比山大”的特殊处理手法。据现有文献记载最早(战国)的人物画《人物龙凤图》《人物御龙图》这两幅画中的人物造型均采用了以线为主。

魏晋南北朝的顾恺之、张僧繇、陆探微以“秀骨清像”为特征的一批人物画家。隋唐时期是人物画发展鼎盛期,涌现出来了阎立本、吴道子、张萱、周昉等大量的人物画家,以道释和仕女画为主。五代十国有周文矩、顾闳中。

宋以降涌现出的代表人物李公麟最具影响力,能够勇于突破陈规,另创新样。清末海派大家任颐是清代人物画的少有成就者。现当代有蒋兆和、何家英等人物画大家引领着新中国的人物画发展不断向前迈进。

二、“白描”的概念溯源

“白描”画法由北宋李公麟所创。白描是在唐吴道子“白画”的基础上得来。白画是白描的先驱,“不以装背为妙,只以墨踪为之”,也称“粉本”,其功能是起稿。

“白描”通过用笔的曲直粗细、轻重刚柔且富有变化来概括并勾勒人物,以此来表现体积感、质量感、动态感、空间感。其主要特征是突出主体、传神、朴实。唐宋时期,“白描”画法被广泛运用,随着人物画的兴起,写意人物画盛行,但对线条的审美却没有减弱。

中国画中将“线”运用到炉火纯青的地步的就是工笔画,工笔画中的“白描”最为精彩,中国古人以其聪明才智通过与生活的联系和对事物的观察总结出了“十八描”。具体有:兰叶描(似兰叶,雄浑圆厚)、战笔水纹描(似水纹,节奏感强,停而不滞)、竹叶描(似竹叶,线中用力,柔而不弱)、减笔描(线长有变化,注意起落笔)、柴笔描(题材上以刚猛、豪爽为主,刚中有柔)、蚯蚓描(用笔圆润,柔而有骨)、高古游丝描(用笔圆匀、细致,无粗细突变,)、琴弦描(中锋悬腕,笔法沉着有张力)、铁线描(似铁丝,行笔圆劲无柔弱,粗细均匀有力)、行云流水描(连绵不断,圆滑流畅)、马蝗描(柔而不弱,忌断续)、钉头鼠尾喵(似鼠尾,起笔如钉,收笔渐细)、撅头丁描(秃笔忌粗糙)、混描(浓淡结合,富有变化)、曹衣描(曹衣出水,直线,稠密)、橄榄描(似橄榄,忌两头有力中间虚)、折芦描(由圆转方,如写隶书)、枣核描(似橄榄描,较之柔和、自由)。

工笔画,画面中要有长线条整幅画才有看头,才能撑得住画面,工笔人物画具备了这一独特特色。工笔人物画是中国画传统画科。以人物活动为主要描写对象,以工整细腻的笔法描绘物像。造型上,主要用单纯的线条勾勒,以最单一的线条布局来表现物象的转变节律,奠基了中国画“以线造型”的审美理念。在某些方面反映了艺术家们追求的新的审美观念的思考。

三、勾勒要点

众所周知,中国工笔画中的线不仅是为了通过塑造形体来构成画面的,它还有表意的特征,表达作者和所塑形体的情感。线条的起收笔、浓淡、粗细、虚实、刚柔、长短、疏密、顿挫、转折、力度都可见匠心所在。工笔画中的线主要靠临摹,通过临摹学习需要掌握的一切。

1.勾线前需进行缜密的思考。去观察原作,了解作品用的哪一种描,提前思考勾勒顺序、墨色。总结起来是线的节奏与力度、线的对比与变化、线与线之间的连贯。

2.拷贝。用较硬的铅笔拷贝铅笔稿,过程中不可太使劲,防止划破宣纸,在这一过程中同时注意线条的走向。很多初学者会忽略这一步,拷贝的好处是在遇到一些特殊方向的线条时可以旋转宣纸从而使线条更流畅。

3.行笔前,先活动一下手腕,因为勾线主要使用的是腕力。执笔时需要有一定的力量。然后将原稿放在可以观察到的地方,做到更细致地了解线的起收笔、走向。

4.行笔过程中,首先起收笔要认真对待不能马虎。线条要流畅自然,有弹性,沉着含蓄。起笔时要有藏锋的动作且含蓄,行笔时要提前掌握线条的方向,他能再现线条的走向及线与线间的关系。收笔不能潦草带过,否则会缺乏弹性,要稳,线的尾部要有回笔的举措,回笔可虚可实,将“气”拢在线条里等等,这根据画面的差别详细行使。然后根据线的方向也可调整纸的方向,这样行笔会更加的顺畅。遇到长线条时提前在空中先虚描一遍,找到手感和方向,深呼气,一气呵成勾完,在勾线尤其是长线最忌讳断笔,而断气最容易断笔。

5.最主要的是多练习,李公麟一生作画没有间断过,甚至生病了也不休息,勤学苦练、坚韧不懈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结语

“发展基于传承”,我们对传统要保持着“承袭性”和“创造性”,中国画重临摹但也不轻创作,我们要有一定的文化积累和较高的认识,提高自己的修养和丰富自己的知识,这样我们才能一步步走向至高点,成为强者。

猜你喜欢

勾线行笔白描
硬笔书法运笔技巧(中)
硬笔书法运笔技巧(下)
巧用“白描”把人物写活
写给远去的路遥
王羲之《兰亭序》与赵佶《千字文》笔法之比较
《白描荷卷》自跋
王忠义教你写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