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艺术中的生活美学研究综述

2020-11-17

鸭绿江 2020年18期
关键词:美学环境艺术

熊 杰

一、生活美学的概念

生活美学作为美学的一个分支,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其主要原由是因为生活美学所涉及的领域比较宽泛,同时与其它领域存在着难以割舍的联系。

傅其三从理论构架的角度对生活美学进行梳理,认为美学基本可分为两大类:理论美学和应用美学,生活美学属于应用美学的分支学科,是研究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审美活动的一门科学。[1]刘悦笛认为“生活美学”就是一种回到生活世界的“本体论美学”,它所持的是崭新的“审美观”“生活观”“艺术观”“环境观”和“哲学观”。[2]陈欣通过研究马克思相关理论认为生活美学是对艺术美学的扩展,主要研究艺术与现实生活的统一性以及现实生活的审美经验,并从类型上进行了划分,包括较狭义的、相对广义的和绝对广义的生活美学三类,而其对应的研究对象分别是日常生活的审美经验、面向生活的艺术美学和既包括艺术美学又包括日常生活的审美研究经验。[3]张洪倩通过研究福柯的美学思想认为生活美学主要强调的是生活实践中的实用技艺,而不是理论性的哲学思考,同时认为生活美学即“使生活艺术化”。[4]对于目前美学界比较有争议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和“审美日常生活化”这两个议题,黎麒麟通过辩证思考认为,生活美学不应局限在现有艺术与生活的框架内,要想呈现出一个自然本真的美的“生活”世界,应该探索更多美的内涵和特殊性存在。[5]

从目前的相关研究来看,生活美学的概念如果太过宽泛则其理论研究毫无意义,太过狭隘则没有研究和实践价值。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美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应归属于高层次的需求,生活美学虽然涉及生活的多个方面,但只体现在对生活的审美认知上,因此,生活美学与艺术美学并不相冲突,主要表现在两者的研究对象并不相同。而引发讨论和概念混淆的主要原因在于两者拥有共同的审美主体、审美观等要素,试图将两者共同的基因进行分类或独立是难以实现且没有必要的。因此,生活美学可以理解为审美主体通过审美修养对生活事物的一种观照和实践。

二、环境艺术与生活美学的关系

直接论述环境艺术与生活美学关系的文献较少,而环境艺术是环境美学的实践应用,要想分析前面两者之间的关系,必须先理清环境美学与生活美学的内在联系。

傅其三在生活美学的理论构架中,把生活美学分为自然美学和社会美学两大部分,自然美学包括山水美学、园林美学、人体美学三个分支学科;社会美学包括工艺美学、建筑美学、技术美学、服饰美学、烹调美学、精神文明美学六个分支学科,[1]在他的论述中,自然美学中的山水美学、园林美学,与社会美学中的工艺美学、建筑美学、技术美学等都涉及到了环境美学的领域,这一点后来的学者已经指出。陈望衡认为环境美学是一种思考人与环境关系的哲学,而环境艺术因其所具有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应归属于艺术类学科,[6]从而将环境美学与环境艺术进行了层次上的分割。艾伦·卡尔松(Alken Carlson)一方面认为,环境美学应该是“日常生活的美学”,[7]一方面又认为环境美学包含了日常生活美学。但刘悦笛认为环境毕竟还是针对人类而言的,没有人类也就无所谓环境的存在与否,进而将环境美学融入到生活美学当中,并从应用化、生态化和社会化等方面进行了论述,[8]从而也否定了陈望衡认为的“环境美学属于形而上”的理论哲学观点。廖建荣在分析了卡尔松、柏林特和斋藤百合子的相关理论后,得出环境美学拓展至生活美学,是美学学科发展的必然性,并认为环境美与生活美具有相似性和关联性,但同时又认为即使环境美学拓展至生活美学,生活美学也不能取代环境美学,而是通过环境美学的促进,达到环境美与生活美的相融。[9]

在环境艺术方面,王丽君认为环境艺术设计与精神生态存在密切的关系,[10]那么环境艺术应属于高层次的应用需求。牛珺认为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把建筑、设计、技术、艺术与工艺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结合成一个整体的交叉性的艺术学科,[11]对照傅其三关于生活美学的理论架构,环境艺术所涵盖的大部分属性都在生活美学的框架内。刘晓娜认为环境艺术设计将“生活方式的生态环境”作为研究对象,仍属于艺术设计范畴。[12]金彤彤认为环境艺术具有组织性和社会性,通过关注人们的现实生活世界和参与生活中的实践与创造,能够展现出更生动的生活表达。[13]

根据上述观点得出,环境艺术与生活美学在多个领域都有紧密联系。一方面,环境艺术主要研究与人们生活相关的环境改造,是生活美学涵盖领域的一部分;另一方面,环境艺术与生活美学都以生活中的人为主体,但前者侧重于在环境场域当中,而后者则主要表现在日常生活当中,两者之间既有内容上的叠加又有实践上的区别。

三、生活美学在环境艺术中的应用

环境艺术的应用需要多个学科领域的支撑,而生活美学与环境艺术的交织紧密,其学术上的优势对环境艺术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早在1992 年,润物就论述了生活美学在室内装饰中的应用。[14]林娟认为自2008 年以来,台湾持续不断地推动生活美学运动,除了应用在文创产品以外,还通过生活美学来提高人们的审美和对周边环境的改善,从而增加产品附加值。[15]孙明月通过调查发现生活美学因素是游客选择乡村精品民宿的动机之一。[16]余开亮通过研究得出魏晋名士曾构筑了以园林为载体的身心栖止之乡和生活美学世界。[17]袁柳军认为农业景观在默默延续其生产价值的同时,其它方面的价值特别是在生活美学方面的独特魅力逐渐被大众所忽视,并认为农业景观的生活化回归有赖于生活美学的兴起和景观生活美学的多元价值所开辟的新途径。[18]熊清华认为具有生态意识的美学对我国传统民居建筑的改造或再建提供了依据与指导思想,并对乡村民宿的生活美学进行分析,认为我国乡村民宿以最具“在地性”的方式诠释了中国乡土景观与乡村生活美学。[19]

根据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得出,环境艺术与生活美学不仅关系紧密,并在实际应用中吸取了生活美学的多元价值,为室内装饰、城市规划、乡村民宿、农业景观、风景园林等领域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在将来的发展中,生活美学还将进一步促进环境艺术的发展,为环境艺术的内容和深度提供必要的支撑。

猜你喜欢

美学环境艺术
仝仺美学馆
盘中的意式美学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纸的艺术
纯白美学
“妆”饰美学
因艺术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