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的味道
——纪念《共产党宣言》中译本出版100周年
2020-11-17本刊编辑部
本刊编辑部
1848年2月24日,在英国伦敦的一家出版社诞生了一本只有23页的薄薄小册子——《共产党宣言》。从此,“共产主义”这个在欧洲大陆游荡的幽灵,开启了它改变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序幕。就像当年照耀着钟表匠7岁儿子让-雅克·卢梭读书的摇曳烛光,最终变成《社会契约论》这一照彻全人类数个世纪的思想灯火;黑格尔凝视着“密纳发的猫头鹰在黄昏时起飞”;康德在头顶浩瀚的星空下思考着“心中的道德法则”……马克思和恩格斯也在19世纪后半叶登上了属于他们的历史舞台,他们继承并发展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开创了犹如壮丽日出般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道路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源于它所产生的时代又超越了那个时代”,“既是那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又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
72年后的1920年春夏,在中国浙江义乌分水塘村的一间旧柴屋里,29岁的青年陈望道在一张简陋的桌子上奋笔疾书,随着薄薄小册子上密密麻麻的日文、英文字符转化成为一个个方块汉字,虽身处江南的古朴山乡,陈望道的内心却在时代变换的世界风云中激荡。手中的端午粽子蘸在黑色的墨汁中,那“真理的味道”却比红糖还甜。即将在他手中诞生的,正是第一部《共产党宣言》中译本。
在陈望道译本《共产党宣言》出版一年多后的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复兴、救亡图存的历史大潮中应运而生。陈望道的《共产党宣言》译本在中国共产党的建党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深刻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革命领袖理想信念的形成。正是在学习、讨论《共产党宣言》的过程中,各地共产主义小组逐渐凝聚了共识。从译介西方马列主义经典作为建党的理论基础,到结合中国革命斗争的实际,中国共产党人将《共产党宣言》中的理念、逻辑与中华民族最深切的苦难、最现实的需求相结合,洞察到了来自理论的曙光,感受到了来自信仰的力量。
继陈望道之后,众多后继者接棒《共产党宣言》的翻译与传播之路。1930年华岗译本出版;1938年,成仿吾和徐冰译本发行,这是首次从德文直接翻译的版本;1943年,博古推出新的译本,这是新中国成立前印数最多的版本;1945年,非党内人士陈瘦石在翻译出版《比较经济制度》时,将附录的《共产党宣言》等辅助文献一并译出;1948年,莫斯科外文书籍出版局印行中译本,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00周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央编译局先后五次修订《共产党宣言》中译本……历数这些译者译本,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对经典著作精益求精、追求卓越、鞠躬尽瘁的翻译家全体。他们用手中的译笔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系统、完整、坚实的文本基础,在不同的历史转折时期,擎举理论的火炬为我们的民族照亮不断前行、发展的路径。
我刊2020年第7期特别策划“真理的味道——纪念《共产党宣言》中译本出版100周年”专题,邀请郭海龙、徐红霞、张亮、徐强、吴亚丹、张珞珈、张远航、冷川八位作者,将我们带回《共产党宣言》诞生的历史现场,在世界大潮的奔涌浩荡下,经过了一番对《共产党宣言》在中国译介、出版以及传播实况的庄重巡礼。
从《共产党宣言》发表至今,172年过去了,人类社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马克思主义学说依然闪烁着耀眼的真理光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党宣言》精神的忠实传人”,“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在近日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的回信中,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共产党宣言》作为一个内容丰富的理论宝库,值得今天的我们反复学习、深入研究,不断从中汲取新的思想营养。
1851年的那个秋日,马克思在大英博物馆孜孜不倦地借助英文报刊写作“中国与世界”系列文章,他曾经设想的人类社会的美好情景,在近170年后的今天,正不断地在中国的大地上生动展现。而他在17岁时写下的“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的价值理想,也正在被无数新时代中国人所践行。这正如马克思所说:“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