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名将吴玠、吴璘闽北崇安五夫里人考
2020-11-17刘涛
刘 涛
(龙岩学院闽台客家研究院 福建 龙岩 364400)
南宋名将吴玠、吴璘是福建建宁府崇安县五夫里(今福建省武夷山市五夫镇)人的说法见载1994年《武夷山市志》、2004 年《南平地区志》,学术界对此未有研究。陈支平《福建族谱》一书对闽北族谱也有系统考述,却未发现吴玠、吴璘写进五夫里吴氏族谱,被新编方志视为先贤。郑振满《明清福建家族组织与社会变迁》一书认为闽北宗族多为血缘关系,却忽视了朱子文化对闽北宗族的形塑。本文将运用历史人类学研究方法,围绕吴玠、吴璘的五夫里人说法进行翔实考辨,揭示这一说法的形成过程,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以期为地方志人物志撰写提供新的研究路径。
一、史实考辨
(一)与正史记载相抵牾
《宋史》明确记载吴玠是“德顺军陇干人”[1],因“其父葬水洛城,因徙焉”[2]。虽然《宋史》吴璘传未载其籍贯,但是从吴玠迁居水洛城,吴璘作为“玠弟”[3],自然也是如此。吴玠、吴璘不仅是迁居水洛城的第一代,其原籍来自德顺军陇干应是毋庸置疑的。
无避讳。《宋史》记载吴玠“字晋卿”[4],吴璘“字唐卿”[5],五夫里吴谱却分别称之为“玠公”“璘公”,而非古人以字号尊称祖先,如“晋卿公”“唐卿公”,可见实际上并无避讳。
漏载子嗣。五夫里吴谱记载,吴玠仅有一子吴拱,《宋史》吴玠传却记载:“子五人:拱、扶、捴、 扩、揔。”[6]应以较早出现的史料《宋史》所载为是。吴璘在世时撰写的《吴武顺王璘安民保蜀定功同德之碑》称其有十二子,五夫里吴谱仅载吴璘“生子二:挺、抟”,可见五夫里吴谱均出现漏载。
谱系颠倒。吴玠、吴璘的曾祖母李氏,五夫里吴谱却以李氏作为吴玠、吴璘的高祖母,即崇安吴氏的开基祖妈。吴玠、吴璘的祖母齐氏,五夫里吴谱却称为梁氏。吴玠、吴璘之母刘氏,五夫里吴谱却称其母为蔡氏。
(二)朝代混淆与擅自增加谱系
增加祖先谱系。《宋史》未见其父名字,也无记载吴玠、吴璘之父以上的谱系。五夫里吴谱却声称吴玠、吴璘的高祖吴源“南唐末,由河南光州固始县偕弟从王潮来闽”而开基崇安县。王潮是唐末人,王审知的兄长。五夫里吴谱误将“南唐”与“唐末”混淆。
吴玠生于北宋元祐八年(1093 年),以平均30岁为一代由此逆推其祖先的大致出生时间,可得其父生于1063年、祖父生于1033年、曾祖父生于1003年、高祖父生于973 年。按973 年是北宋乾德六年,显然与“南唐”记载不符。若以吴源生活在南唐,则成为平均40 岁为一代,即吴玠之父生于1053 年、祖父生于1013 年、曾祖父生于973 年、高祖父生于933 年,显然不符合人口发展规律。若以吴源是“唐末”人来算,却由此出现平均50 岁为一代,即其父生于1043年、祖父生于993 年、曾祖父生于943 年、高祖父生于893 年,王潮卒于898 年,即使吴玠自高祖以降每代老来得子也无法赶到跟随王潮入闽。
福建人祖溯光州固始县(今属河南省信阳市),始见苏颂在元丰七年(1084 年)为其叔苏绎所撰《叔父卫尉寺丞景陵府君墓志铭》记载:
谨案家谱...许公之曾孙曰奕,元和中终光州刺史,子孙因家于固始,光州之四世孙赠隰州刺史讳益,自固始从王潮入闽,又为泉州同安人。[7]
苏颂原籍泉州同安县(今厦门市同安区)人,其宗族早在北宋就追溯祖先来自固始,声称先祖苏奕因卒于唐代光州刺史任上,其子孙由此开基固始。苏奕四世孙苏益追随王潮入闽,成为泉州同安人。苏益称苏奕是高祖父,按古人以五世而斩,实则也是谱系建构的结果。可见早在郑樵、方大琮批驳闽人祖溯光州固始现象之前的北宋,福建人就为了证明出身清白,纷纷标榜自己的祖先随王潮入闽。吴源并非追随王潮入闽。
(三)不符合历史背景
五夫里吴谱记载朱熹谱序落款“大宋庆元三年岁在丁巳桂月中秋吉旦”,按朱熹在庆元二年(1196年)被打成“伪学”,其怎会在翌年为吴玠、吴璘族谱歌功颂德呢?可见此序实为伪托。
二、闽北新编方志的史料来源
(一)源自清代族谱记载
吴玠、吴璘是崇安五夫里人的说法始见翰林蓝瑛在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 年)所修的建宁府崇安县五夫里(今福建省武夷山市五夫镇)《吴氏宗谱》(以下简称“五夫里吴谱”)。查《宋史》吴玠、吴璘、吴挺、吴曦传均无崇安县五夫里的记载。
蓝瑛序文所云:“自明代彦良公一修,迄乾隆年间再修,今历数十岁”,此“今”即“大清嘉庆二十有四年岁次己卯正月吉旦”,五夫里吴谱声称嘉庆二十四年(1819 年)此前曾多次修谱。
按明代未记载其具体时间,可知早已无人得知。从明世宗在嘉靖十五年(1536 年)准许天下庶民祭祀始祖来看,五夫里吴谱于此创修似乎合理。然而查阅明崇祯四年(1631 年)何乔远《闽书》并无吴玠、吴璘是崇安五夫里人的记载,可见吴玠、吴璘是五夫里人的说法在明末仍未出现。声称明代已有族谱,实则为了与所谓的朱熹谱序相呼应。
乾隆年间也未载具体时间,福建从康熙二十九年(1690 年)开始推行粮户归宗运动。五夫里吴氏宗族应据此参与联宗造族。
蓝瑛谱序记载:吴玠、吴璘在五夫里的后裔“志切修谱已久”,修谱难以成功的原因有二:粮户归宗运动联宗造族的困难、面对《宋史》记载吴玠、吴璘的问题。由于蓝瑛来自翰林院,对国史较为熟悉,因此由蓝瑛的“表弟占三”即吴占三出面。
(二)吴玠、吴璘是五夫里人之说的文本书写过程
“参议军事刘子羽诵玠兄弟才勇”,刘子羽曾居五夫里,朱松临终时将朱熹托付给刘子羽,吴玠、吴璘曾获朱熹义父刘子羽的称颂,此为五夫里与吴玠、吴璘仅有的渊源。蓝瑛应据此阐发。
五夫里吴谱以李氏作为吴玠、吴璘的高祖母。按崇安李氏有宋人李华,曾获朱熹高足真德秀的赏识[8]。五夫里谱称吴玠、吴璘之母为蔡氏,蔡元定曾到五夫里求教朱熹,为其大弟子,称“朱门领袖”。五夫里吴谱应由此援引。
三、反映了地方社会的历史变迁
(一)反映了朱子文化在五夫里的影响
吴玠(1093—1139),在朱熹10 岁时去世,其时朱熹(1130—1200)尚未成名。吴璘(1102—1167),在朱熹38 岁时去世,其时朱熹虽在崇安,却辞职归里,地位未显。表面上看,吴玠、吴璘的五夫里说法与朱熹无关。
五夫里吴谱声称朱熹曾为其撰写谱序并题有诗文,流传至今,实则朱子文化的产物。
(二)反映了吴屯历史上尚武之风盛行
五夫里吴谱记载吴玠、吴璘的曾祖父曾居崇安县吴屯里(今福建省武夷山市吴屯乡)。吴屯虽然目前是吴氏单姓村,但是从吴屯古刹瑞岩寺供奉的“护法神唐、葛、周、宋四大将军的神像”[9]来看,上述神明的姓氏应是吴屯历史上的原住民,吴屯曾是杂姓村。按神明均是“将军”,历史上的信众在迎接扣冰古佛巡游活动中常为“抢佛子”大打出手,可见吴屯尚武之风盛行。
吴屯吴氏采取形塑同姓保护神的策略,针对上述“护法将军”名不见经传,选择正史立传、获封王爵的名将吴玠、吴璘作为保护神。五夫里吴谱所云开基祖从军入闽并非仅是攀附之举,又反映了地方社会历史上曾出现激烈互动。
(三)反映了元朝在崇安县政绩斐然
嘉靖《建宁府志》记载:崇安县在元代就有任德用、邹伯颜、杨靓、夹谷山寿、彭好古、彭庭坚、唐兀氏伯颜等7 位名宦之多。[10]
任德用在“至元十四年从宰相唆都入闽留镇崇安。时兵后,极力摩抚,还俘掠甚众。德用诸军前锋释归男女五百余口。草寇骚动五夫里,率军平之。民感更生,呼为‘任佛’。郡上其功,升昭信校尉,领银符兼县事。”[11]按“至元十四年”,指元世祖至元十四年,即南宋景炎二年(1277 年)。任德用追随名将唆都入闽镇守崇安,与元军协商,归还俘虏的男女五百多人。五夫里社会动荡,任德用领兵平定,百姓获得新生,尊称其为“任佛”,即活菩萨。此“郡”指建宁路。为此建宁路上报其功劳,仍兼管崇安。任德用在元朝尚未统一全国之际,随元军进军崇安,就地留守,却深得百姓爱戴。
邹伯颜,《元史》称其在任期间“崇安赋役之均,遂四方最”[12],可见此举确实影响巨大。
彭庭坚,“为崇安尹,属铅山寇周艮犯闽关,庭坚御之,寇不能侵。”[13]至元十二年“冬,寇坠建宁县。十三年,统建阳、浦城、崇安三县民兵次泰宁。寇惧,请降,复建宁县”[14],遇害后,其“故吏张桌等奉柩还崇安。民哀泣如丧父母,立祠岁时政祭。数降灵,响傍邑,立祠亦如之”[15],此“至元十二年”有误,应作“至正十二年”,即元顺帝至正十二年(1352 年)。建宁县是建宁路治所。彭庭坚在翌年率领崇安县在内的民兵进军泰宁县。敌军惶恐而降,由此和平解决建宁县。彭庭坚遇害时已是“节制建宁、邵武二郡诸军”[16],其灵柩却运到崇安县。百姓如丧考妣,为之建立祠堂按时祭祀。声称其多次显灵,从崇安辐射周边诸县,附近县民也纷纷立祠。彭庭坚虽是文人,却战功赫赫,崇安成为彭庭坚祠堂的“祖庙”。彭庭坚在崇安任职期间,“暇日重新县学,立胡文定公书院”[17],“胡文定公”即宋代名贤胡安国,谥号安定。彭庭坚重新崇安县官学,兴建书院,积极发展儒学,深得士心。是崇安士子的楷模。
夹谷山寿,女真人,延祐四年任崇安县尹,县西五里有梨岭路险隘,行者苦之,山寿凿为坦途,修建县学左庑,士民颂之。[18]
夹谷山寿是女真人,却在山区开辟险隘,大力发展崇安县儒学,获得士人、百姓歌颂。
唐兀氏伯颜,名请斋,山西大同路人,以省镇抚调尹崇安。至正末,江西红军猖狂,伯颜理军治民,红军自戢。国朝征至京师,以老乞归崇安,清慎如故,老稚爱敬之。[19]
“唐兀氏”,女真、党项均有此姓,“伯颜”是蒙古名。此“江西红军”指元末红巾军。在红巾军影响福建时,其治理军民有方,由此保境安民。“国朝”指明朝。此“京师”,按明朝建立后定都应天府(今江苏省南京市),其到南京后,竟以年迈乞求返回崇安,作为来自北方的元末县尹,却将地处东南山区的崇安视为终老之地,在此期间,老少均爱戴他,其汉名“请斋”应在此间所取。吴玠、吴璘以抗金著称,可见吴玠、吴璘后裔并未在崇安。
嘉靖《建宁府志》又云:“义阡一所,在西门外二里,延祐间达鲁花赤完者秃建,以葬民死不能葬者。”[20]
吴按摊不花“侄完者秃”[21],即完者秃是吴按摊不花之侄。吴按摊不花是建宁路将乐县(今属福建省三明市)人,彭庭坚在“十二年摄佥都元帅府事,与邵武路总管吴按摊不花攻邵武”[22],其时完者秃随吴按摊不花起兵,与之商议收复失地,有军功。吴按摊不花姓吴,名“按摊不花”;“完者秃”也姓吴,名“完者秃”,均取蒙古名,是蒙古化南人。
五夫里吴谱的吴玠、吴璘原型应是吴按摊不花、完者秃叔侄。五夫里吴氏宗族的祖先曾是彭庭坚率领的崇安县民兵,最初将其视为保护神,后来援引吴玠、吴璘,攀附朱熹进行形塑。
五夫里吴谱所称吴玠、吴璘的曾祖吴永泰“由吴屯移居内五夫里双峰下”,吴玠、吴璘由此成为五夫里人。按《八闽通志》记载:“双峰,两山并立,夜或有光见其上”[23],五夫里吴谱可据此将此“双峰”与吴玠、吴璘二王相对应。按明清时期参加科举考试需要上溯三代,五夫里吴谱所载吴玠、吴璘的曾祖母彭氏,虽未记载其与彭庭坚的关系,却可由此管窥五夫里吴氏宗族祖先与彭庭坚之间关系密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取得了以下三点结论:
第一,吴玠、吴璘是五夫里人的说法出自清代儒生之手,在清代福建粮户归宗运动中形成,是五夫里吴氏宗族将吴按摊不花、完者秃叔侄奉为保护神的演变。五夫里吴氏宗族沿用光州固始的文本叙事,结合朱子文化进行建构与重构。此说虽与史实不符,却反映了文本记载背后的地方社会历史变迁与文化特征。
第二,吴玠、吴璘虽是西北人,却在东南山区被奉为当地人的祖先,又被视为当地先民的后裔。既然五夫里吴谱最初尊奉吴按摊不花、完者秃为保护神,实则与吴按摊不花、完者秃的生平有关。吴按摊不花、完者秃虽是闽北人,却是蒙古化南人,蒙古草原地处西北,此为五夫里吴谱援引吴玠、吴璘的历史文化基础。吴玠、吴璘是五夫里人的说法表面上看虽是向壁虚构,却有其原因。五夫里吴谱虽有应对赋役、维护利益、整合族众的需要,而重塑祖先形象的问题,却有其存在的“合情合理”性。吴玠、吴璘虽是武将,在五夫里吴谱的形塑中却尽显儒雅,反映了五夫里与朱熹文化的渊源。
第三,吴玠、吴璘是五夫里人的说法虽有崇安五夫里地方社会历史文化的合理性,但是闽北新修方志重述这一文本记载的方式,无法达到地方志的“存史”目的。新时期地方志人物志撰写要引以为鉴,既不能迷信正史记载,又不能一味加以否定,置之不理,两说并存,而是要善于从文本记载中发现问题,不能形成相对完整的文本内容,不能停留在重述文本层面,而是要从较完整的文本记载中揭示其文本记载的变迁。要致力于反问何以有此与史实不同、自相矛盾、似是而非的说法?围绕追求历史的真实性原则,关键要在还原其文本书写过程的基础上,揭示其产生的原因及其书写目的,将这一说法作为地方历史文化现象写进新修方志,从而达到地方志的“存史、资政、教化”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