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构建策略
2020-11-17周荣卉
文_周荣卉
教育领域常常更多地关注中学阶段,但其实小学阶段的教学内容也尤为重要,因为小学是连接幼儿以及中学阶段的环节,是学生身心发展以及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的教学内容更要关注素质教育的实施。因为学生刚从幼儿园升上来,对于小学的学习内容方式和模式还不习惯,所以教师应当吸收幼儿园的情景化教学模式,让学生对于教学内容始终保持一定的好奇心和兴趣,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乐于参与课堂,更好地和教师进行互动。
加入表演形式,提高学习兴趣
小学是学生心智发展的初级阶段,各方面的认知能力和感受能力不及初中生和高中生,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关注学生的兴趣,以兴趣推动学生对相应的知识进行学习和了解。如果不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对数学知识的好奇心,教师就难以将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会阻碍教学目标的良好实现,甚至会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对数学学习产生一个不好的印象,难以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纠正过来,这是最可怕的结果。因为在小学阶段学生刚刚接触数学,不能因为一些教学方法的不科学而导致学生在这个阶段对数学丧失了学习的兴趣。
基于学生所处的生理阶段和心理特点,在这一时期,学生对一些能够表现自己,形式多样有趣的活动更加感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一些表演环节,使学生对课程内容有更加具体、形象的印象。加入表演的形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好奇心,使其积极参与课堂,树立自信。
例如,在教学“比一比”的课程时,因为此节课的内容较为广泛,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对于动物的喜爱和兴趣来设计和开展课程,可以结合学生经常观看的与大自然的动物相关的纪录片或者节目,让学生进行情景化的表演,让他们以动物的口吻进行对话或者自己创设一个关于动物的生活情景,并将这些生活情景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通过这些情景表演,学生能够学习到数学中比较大小的知识,能够提升对于数学的兴趣。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促使其相互合作,完成情景表演,也让他们对该节课的内容印象深刻,实现教学目标,对学生数学科目的学习以及自身的综合发展都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加入音乐,将情感代入
让学生理解并认识到课堂的教学内容,只是教学初级阶段的目标,是传授知识的第一任务,但是教师不能拘泥于这个阶段的任务,忽视了对更高阶段和更高学习目标的追求。教师在设计课程的时候,应当注重学生同理心的培养,必须将学生的情感与课堂的内容进行融合,这样才能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能更好地感知知识与生活的结合,更好地将自己的学习思维、知识内容与生活相结合。
在这里不得不提到音乐的作用,音乐更适合对相应的学习情景进行烘托和渲染,能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反应能力得到提升,丰富了课堂,也弥补了视觉环境上的一些局限性,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学生产生相关情景的联想,活跃大脑思维,更加积极地加入课堂。
学习歌曲就是一种比较经典而有用的教学模式,一些励志歌曲、大众歌曲、学生比较喜爱的歌曲都能成为教学的手段和内容。教师可以选取一些歌词简单的歌曲,歌曲需符合学生自身的情况以及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可以对歌曲的难度和歌词进行一些调整,选取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和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融合,这样能让学生在学习数字的过程中发挥主动性,在学习过程中有强烈的情感代入感。在歌曲教学的同时,将课程的内容重点放在对数字的理解上,是教师应当着重注意的教学板块。教师不能仅注意教学歌词而忘了教学目标,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歌曲教学,不仅能加强学生对于数字含义的理解,还能全方位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也会变得更加主动和积极,更容易提高数学素养。
总之,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不仅要使学生对课程的内容进行学习和吸收,还要注重调动学生的感官对课堂内容进行认识和感受,教师必须掌握数学课堂教学目标,以此为基础和导向融入相应的情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